湊字:兵法三十六計與實況足球(二)(1 / 3)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①。少陰、太陰、太陽②。

【注釋】

①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誑,欺詐、誑騙。實,實在,真實,此處作意動詞。句意為:運用假象欺騙對 方,但並非一假到底,而是讓對方把受騙的假象當成 真象。

②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象,“陽”指真象。 句意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護真象。

【按語】

無而示有,誑也。誑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則由誑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

【解析】

此計的關鍵在於真假要有變化,虛實必須結合,一假到底,易被敵人發覺,難以製敵。先假後真,先虛後實,無中必須生有。指揮者必須抓住敵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時機,迅速地以“真”、以“實”、以“有”,也就是以出奇製勝的速度,攻擊敵方,等敵人頭腦還來不及清醒時,即被擊潰。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這個“有”,指的是“真”,是“實”。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擾亂敵人,使敵方造成判斷失誤,行動失誤。此計可分解為三部曲:第一步,示敵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第二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第三步,我方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這樣,敵方思想已被擾亂,主動權就被我方掌握。使用此計有兩點應予注意:第一:敵方指揮官性格多疑,過於謹慎的,此計特別奏效。第二.要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機,迅速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

【應用】

無中生有之計謀在WE中的運用之道一樣的非常廣泛,例如角球戰術中,先發幾個威脅比較小的點球點外的球,這樣對手出門將也拿不到,卻又不至於破門得分,於是幾次後,對手鬆懈,不出門將,這時候發近點角球高概率破門得分;例如下底傳中,幾次長傳伴幾次突破;例如左路進攻幾次突然打右路;再例如過人、真假二過一…………

此計謀的關鍵在幾次假後的那一次真。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①,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②”。

【注釋】

①示之以動:示,給人看。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麵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事行動。

②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益,卦名。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震,震為雷。意即風雷激蕩,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麼,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軍事上的出奇製勝。

【按語】

奇出於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

【解析】

這則按語講出了“奇”、“正”的辯證關係。奇正相互對立,又相互聯係。孫子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謂“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規原則;所謂“奇”,指的是與常規原則相對而言的靈活用兵之法。其實,奇正也可以互相轉化。比如說,“明修找通,暗渡陳倉”,寫入兵書,此法可以說由奇變為正,而適時的正麵強攻又可能轉化為奇了。鄧艾識破薑維“暗渡陳倉” 之計,認定薑維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過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襲取洪城,等薑淮偷襲洪城時,鄧艾已嚴陣已待了。鄧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變的道理,識破薑維之計。由此可見,對於熟悉兵法的人來說,戰場上千變萬化,使用各種計謀,必須審時度勢,機械搬用某種計謀,是難以成功的。暗渡陳倉,意思是采取正麵佯攻,當敵軍被我牽刺而集結固守時,我軍悄悄派出一支部隊迂回到敵後,乘虛而入,進行決定性的突襲。

此計與聲東擊西計有相似之處,都有迷惑敵人、隱蔽進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處是:聲東擊西,隱蔽的是攻擊點;暗渡陳倉,隱蔽的是攻擊路線。此計是漢大將軍韓信創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成功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