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產婦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克製,可以試著從可愛的寶寶身上尋找快樂。
(3)家人尤其是丈夫應多體諒產婦的心理變化,多陪伴,關心其生活起居,飲食上細心照顧,避免精神刺激,這樣有助於減少或減輕產後抑鬱的發生。
26產褥期膳食宜掌握營養特點
(1)補充高熱量飲食: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消耗大量熱能,這必須由產褥期的膳食予以補充。此外,產褥期各組織器官的修複和退行性變化以及乳汁分泌也需要熱能,因而產婦較妊娠婦女需用的熱能高,必須由飲食供給。一般認為,產婦每日需熱能約12522千焦,較正常婦女增加20%。產婦補充高熱能的湯汁,在以後哺乳期都宜飲用,以利身體恢複和乳汁分泌。
(2)高蛋白質飲食:蛋白質可以促進妊娠和分娩過程中身體疲勞的恢複和創傷修複,同時,又可提高和增加乳汁分泌的質和量,一般認為產婦飲食中的蛋白質應高於平常飲食的50%,產婦每日需要蛋白質95克,而且以動物蛋白質為主。
的膳食予以補充。此外,產褥期各組織器官的修複和退行性變化以及乳汁分泌也需要熱能,因而產婦較妊娠婦女需用的熱能高,必須由飲食供給。一般認為,產婦每日需熱能約12522千焦,較正常婦女增加20%。產婦補充高熱能的湯汁,在以後哺乳期都宜飲用,以利身體恢複和乳汁分泌。
(2)高蛋白質飲食:蛋白質可以促進妊娠和分娩過程中身體疲勞的恢複和創傷修複,同時,又可提高和增加乳汁分泌的質和量。一般認為,產婦飲食中的蛋白質應高於平常飲食的50%,產婦每日需要蛋白質95克,而且以動物蛋白質為主。
(3)維生素及無機鹽的補充:產褥期機體代謝旺盛,需要大量維生素和無機鹽。維生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產婦除維生素A需要量增加較少外,其餘各種維生素需要量均較非孕產婦增加1倍以上。因此,產婦膳食中各種維生素必須相應增加,以維持產婦的自身健康,促進乳汁分泌,保證供給嬰兒營養成分穩定。產婦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並吃些粗糧。妊娠期許多孕婦患有貧血症,同時加之分娩時失血,因而許多產婦有貧血的趨勢,故飲食中適量補充鐵是很有必要的。含鐵較多的食物有蛋類、動物肝、豆製品、黑木耳以及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另外,雖然也有缺鐵的危險,實際上,許多孕產婦和乳母常有骨質疏鬆和牙齒鬆脫,腰酸腿痛等情況。含鈣豐富的食物有海帶、蝦皮、鮮牛奶、紫菜、芝麻醬等。為了鈣的吸收,還需多吃含維生素D的食物,多曬太陽等。
27產褥期的飲食安排宜得當
產婦在正常分娩後,略加休息,即有食欲。由於分娩出血和惡露,損失相當量的蛋白質;產後排尿增加,產時大量出汗,使機體有輕度脫水,再加之食欲減退、胃液酸度低、胃腸蠕動減弱以及產婦分娩後體虛等情況,產後1~2天內應進食易消化的、清淡的流質和半流質食品,如牛奶、豆漿、蛋花湯、水煮雞蛋、蒸蛋羹、甜藕粉等,以後隨著消化能力的恢複,可逐漸進熱能高,且含有豐富蛋白質、糖類及適量脂肪的食物,如蛋、雞、魚、瘦肉、包子、水餃、排骨湯、雞湯、桂圓紅棗湯等,不但容易吸收,而且可促進乳汁分泌。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調節。但不可過飽,1個月內可1日多餐。
產褥期膳食應具備熱能充足、生理價值較高的蛋白質、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以及充足的水分。產後1個月內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食物品種應多樣化,少食多餐,每日不可缺少新鮮蔬菜,做到葷菜和素菜兼用,粗糧細糧搭配、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混合著吃,飯後適當吃些水果。有條件喝些牛奶(表31)。
表31產褥期每日攝入食物量
牛奶250克雞蛋2~3個(100~150克)瘦肉150~200克(包括雞、鴨、魚、蝦)豆類及豆製品100克蔬菜500~750克(其中水果100~250克)糧穀類500~600克動物內髒50~100克植物油25克
28產婦飲食調養宜注意的事項
產婦在產褥期(月子裏)不注意忌口和飲食調節,都會損傷脾胃,引起各種病症。
(1)注意飲食禁忌:產婦在產褥期,體質比較虛弱,應忌食一些不利於健康的食品。①忌食積冷寒涼食品,如李子、西瓜、田螺、蚌、蟹以及雪糕、汽水和其他飲料。因這些食品,有些可加重產婦的虛寒體質,有些對牙齒不利,給消化係統帶來麻煩。②忌食辛辣食品,如辣椒、芥末、蒜、酒、煙等,由於辛辣之品刺激性大,易影響產婦胃腸功能,並可造成便秘,對嬰兒生長發育也不利。尤其是煙、酒危害性更大。③忌食過鹹的食品,如醃製品,其含鹽分多,其中的鈉離子可引起水、鈉瀦留,嚴重時會造成水腫。④忌食過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堅硬和油炸的食品,不利於消化、吸收,往往還會導致消化不良。過硬食物還易使牙齒鬆動。⑤不要飲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消化道內極易和食物中的鐵質相結合,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從而妨礙產婦對鐵質的吸收,久之可發生缺鐵性貧血。當產婦因體內缺水而感到口渴時,以飲用開水或開水衝淡的新鮮果汁為宜。
(2)注意節製飲食:古代婦科專家指出,分娩後產婦應禁食肥甘食物,若不節製,必然損傷腸胃,以致引起腹痛、腹瀉等,因此產婦宜節製煎炒、肥膩飲食。肥甘厚味,還易使人滋生瘡瘍,因為產婦本來陰血虛弱,體內多虛熱,如果再進食過多肥膩厚味飲食,容易引起乳結、口舌生瘡等。一般來說,產後3天內應進食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品,如小米粥、豆漿、牛奶、蛋花湯、雞蛋掛麵、甜藕粉、蒸蛋羹等,先少量,後逐漸遞增,吃7分飽即可,要少吃多餐。3~7天內,可吃些麵食軟飯、米粥為主,輔以燉雞、肉、豬蹄等食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7天以後,胃納正常舌苔無異,可進補些魚、肉、蛋、雞等,但不能吃得太飽,以8~9分飽為宜。飲食次數要逐漸減少,至產褥期以後,飲食便同常人。
(3)注意食物多樣化,忌營養單一。產婦不要挑食、偏食,做到食物多樣化,粗細、葷素搭配,廣而食之,合理營養。
(4)少食多餐,忌食過飽。由於產婦胃腸功能較弱,過飽不僅會影響胃口,還會妨礙消化功能,因此,要少吃多餐,每日由平時3餐可增至5~6餐,每餐應吃八九分飽。
29產婦宜常吃的食物
(1)雞蛋:雞蛋為優質蛋白食物,還含有脂肪和鐵等,有壯身和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有利於嬰兒生長發育,每天產婦可食二三個就可以,千萬不要多食。
從營養角度講,剛剛分娩的產婦,由於體內消耗大,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此時應該吃些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如果吃大量的雞蛋,很難被吸收,相反還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在整個產褥期間,產婦每天需要蛋白質100克左右就夠了,也就是吃3、4個雞蛋就行。吃雞蛋過多,會影響產婦對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因此,產婦不宜多吃雞蛋。(2)雞肉:產婦哺乳可多食用大公雞,因為公雞的睾丸中含有雄激素,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的作用,減少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從而有利於發揮催乳素的泌乳作用,使產婦的乳汁增加,達到催乳的目的。又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產婦吃燉母雞,能增加營養,滋補身體,但不能催乳,反而減少了乳汁的分泌量。哺乳的產婦多吃公雞肉,不哺乳的產婦可多吃母雞肉。
(3)芝麻:芝麻是產婦的一種很好的滋補品,每百克芝麻中含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產婦所需的鈣、磷、鐵等元素的含量都非常高,尤其是鐵,每100克芝麻中含鐵可達50毫克之多,另含油酸、亞油酸、花生酸等甘油酯,這不僅滿足產婦對蛋白質、脂肪的需要,而且還可以補充大量的鐵,以彌補因失血而造成的缺鐵現象。另外含鈣每100克芝麻中高達564毫克,也是補鈣佳品。
(4)豆類及豆製品:豆類及豆製品,這是植物中最好的蛋白質來源,特別是黃豆,是肉類最好的互代,互補食物,含鈣、磷、鐵、維生素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均較高。俗話說“要長壽,多吃豆”,可見豆類的營養價值高。產婦吃些豆類及豆製品好。以補充產婦對蛋白質等各種營養素的需求。
(5)小米:產婦要多吃些小米。與大米相比小米的蛋白質、粗纖維、鈣、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均高於大米。因此產婦適量吃些小米粥對於恢複體力極為有益。但它不是獲得全麵營養的食物,因此主食要堅持多樣化,不可偏食。
(6)蔬菜、水果:在我國一些地方,受舊觀念的影響,認為產婦產後不能吃蔬菜、水果,認為水果屬於生冷食物,吃了會導致乳汁減少,腰酸腿痛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由於母體分娩時體力大量消耗和大量失血,子宮內有較大的創傷麵,加上生殖器官要逐漸恢複和哺乳嬰兒,產後應盡可能吃些容易消化、富含營養、水分充足的食物。醫學研究表明,魚肉、雞蛋中含有高蛋白、高脂肪以及高脂溶性的維生素,但其水溶性維生素、纖維素及一些有機酸、微量元素的含量卻很低。水果、蔬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纖維素等,它能彌補進食魚肉、蛋類的不足,如能搭配食用,能使產婦獲得充足全麵的營養,對促進產婦的身體恢複、乳汁分泌大有益處。
(7)牛奶:牛奶含蛋白質很高,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同時,牛奶含鈣較多,是良好的鈣源,還含有膽堿、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6、維生素B12以及葉酸、煙酸等等。對產婦身體的恢複和乳汁的分泌大有好處。產婦每日用量250~500毫克。
(8)紅糖:紅糖含豐富的維生素及鈣、鋅、鐵等微量元素,有益氣養血。紅糖既能補血,又能供應熱量。另外,紅糖還含有益母草成分,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後子宮腔內瘀血,促進子宮早日複原。產婦分娩後體質虛弱,吃些紅糖能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散風寒、活血化瘀。但是,產婦切不可一味多吃紅糖,久喝紅糖水對產婦子宮複原不利。因為產後10天惡露逐漸減少,子宮收縮也逐漸恢複正常,如果無限量地無限時喝紅糖水,紅糖的活血作用會使惡露的血量增多,造成產婦繼續失血。因此,喝紅糖水的時間,一般以7~10天為宜。
此外,喝紅糖水應將其煮沸後,除去雜質再飲用,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
30產褥期產婦宜喝些黃酒
產婦在產褥期(月子裏)喝些黃酒是有科學道理的。婦女坐月子要喝黃酒的說法在中醫書中有記載。因黃酒(也稱米酒)能“通血脈、厚腸胃、散風寒”,又能“通行十二經脈”,所以產後服用最為適宜。產婦喝黃酒避風寒,不但可以預防產後關節痛等諸病,而且黃酒能通經活血,溫補脾胃,對乳汁有促進作用。黃酒雖好,但飲用黃酒要適時適量。黃酒過量,因其可助內熱,會使產婦上火,口舌生瘡,且由於母體內熱,可通過乳汁影響嬰兒,也會使嬰兒內熱。飲用時間以產後1周內為宜。因其有活血作用,飲用時間過長,可使惡露排出量過多或持續時間長,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恢複。
31產婦忌喝湯不吃肉
產婦隻喝肉湯不吃肉的習俗在民間流傳很廣。認為營養成分全在湯裏,且容易消化吸收。有利於下奶,而肉則營養不多。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肉湯(包括雞湯、魚湯、排骨湯等)富有營養尚有催奶作用,但肉湯的營養並不全,隻是含脂肪較多,而蛋白質大部分還在肉裏。產婦的飲食,一要營養豐富,數量充足;二要品種多樣,營養全麵,相互補充。因此,產婦光喝湯不吃肉,對身體是不利的,應加以糾正,做到既喝湯,又吃肉,當然還要多吃蔬菜。
還應注意的是,產婦不要喝濃湯,因為湯越濃,脂肪越多,產婦多喝高脂肪湯,會使身體發胖,同時嬰兒對這種高脂肪乳汁不能很好吸收,容易引起腹瀉。喝的湯應是清淡的,應把湯上麵的油脂去掉。
另外,產婦分娩後也不要馬上大量喝湯。因為嬰兒剛剛出世不久,胃的容量小、活動少,吸吮母乳的能力較差,吃的乳汁較少。如過早喝大量湯,過早催乳,使乳汁分泌增多,如有過多的乳汁淤滯,會導致乳房脹痛。此時產婦乳頭比較嬌嫩,很容易發生破損,一旦被細菌感染,就是引起急性乳腺炎,不僅增加產婦的痛苦,還會影響哺乳。因此,產婦喝湯應在分娩1周後逐漸增加。
32產褥期不可忌鹽
在某些地區流傳並盛行著,產婦產褥期要禁鹽或吃低鹽飲食,其道理是產褥期吃鹽會發舊病,奶水少。這樣產婦吃的許多食物中都不放鹽,結果使產婦倒了胃口,食欲缺乏,影響大量營養物質的攝入,造成營養缺乏。
鹽吃多了不好,這是人們都知道的,但也不能不吃鹽或吃鹽過少。成人每日需攝入鹽量5~6克,方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需要。更何況產後消耗大,需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鹽中含鈉離子,鈉離子是人體必需的物質,如果人體缺鈉就會出現低血壓、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無食欲、乏力等,所以在人體內應有一定量的鈉。如果產後限製鹽的攝入,影響體內電解質的平衡,不但會影響食欲,攝入營養物質受到嚴重影響,並使乳量減少,而且也會造成嬰兒體內缺鈉,對身體發育不利。由此可見產褥期(月子裏)禁鹽對母嬰健康均不利。在產褥期(月子裏)應和平常一樣,吃菜都應放鹽為宜。
33產婦宜吃龍眼肉、山楂
產婦吃些龍眼肉、山楂,對身體恢複有益。因為龍眼肉營養豐富,有補心安神,益血之功效,產婦分娩後身體偏虛,陽氣不足,氣血、脾胃虛弱,宜溫熱,所以吃龍眼肉最好,對產後恢複有益。山楂有消食破氣、散瘀作用,含維生素C較多。產婦食後,可幫助子宮收縮,子宮複原,有利於惡露排出,減輕疼痛,並且有助於產後消化,增加食欲,補充維生素C,因此對母體和嬰兒均有利。
34施剖宮產術的產婦飲食的宜與忌
剖宮產術後6小時內,產婦應平臥、禁食。6小時後產婦可以翻身、側臥,進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如稀飯、麵條、蘿卜湯等。因為尚未恢複排氣,所以產婦不要吃不易消化、易脹氣的食物,如牛奶、甜豆漿、雞蛋等。當排氣後,產婦就可以像正常產婦一樣進食,但注意飲食不要太油膩,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證營養均衡,促使大便通暢。不必為了讓乳汁充足而一個頸兒地喝湯,因為乳汁量的多少並不與喝湯的多少成正比。為了促進傷口的愈合,產婦已經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魚湯,特別是烏魚湯,對剖宮產的產婦更為適宜。
35產婦忌急於節食
女性生育後,體重會增加不少,跟懷孕前大不相同。因此,很多女性為了恢複生育前的苗條體形,分娩後便立即節食,這樣做對身體恢複與健康非常不利。這是因為產婦在生產後,元氣已經有所損傷,需要更多的營養補充,同時又增加了哺乳嬰兒的重任,如果不全麵補充必要的營養,單靠自身的能量是很難應付的,否則,會導致嬰兒的營養不良,出現貧血、佝僂病等一些病症;同時產婦出現恢複慢、抵抗力下降等。因此,產後不僅不可立即節食減肥,而且應該多吃一些富有營養的食物,如含鐵、鈣、維生素多的食物等。
哺乳期女性保持身材的最好方法是堅持母乳喂養,增加活動量,做產後健美操。
36正常產婦宜選用一些促進身體健康的藥膳
孕婦分娩後,身體健康、產後無病,僅屬於一般產後損傷者,宜選用保健類藥膳。這類藥膳性味平和,有健脾開胃、補益氣血、促進生殖器官恢複的作用。下列藥膳凡是產婦身體無異常情況者,均可選用,但必須遵守製法和服法。
(1)淮藥粥:淮山藥100克洗淨切片,大米200克淘洗幹淨,加水煮粥,熟爛為宜。功效:健脾開胃,固腸止瀉。產後均可食用。
(2)薏仁米粥:薏苡仁150克,糯米250克,淘洗幹淨,加水適量煮成粥。食用時加紅糖少許。功效:健脾益氣除濕。產後可服者,產前曾患水腫者尤佳。
(3)小麥糯米粥:小麥60克,大棗15克(去核),糯米30克,均洗淨,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煮粥,以熟爛為宜。食用時加紅糖,分數次服完。功效:健脾益氣、斂汗安神。凡產後均可服用,以產後多汗心煩者尤宜。
(4)花生當歸豬蹄湯:豬蹄4隻洗淨、切開,當歸頭50克洗淨,生花生米250克洗淨,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燉食。功效:滋陰養血,潤腸通便,下乳汁。此湯性味平和,凡產後均宜選用,乳少及便秘者尤宜。產後3日內食湯,3日以後湯、肉、花生、當歸同食。如出現大便稀溏時,則可停服。
37產婦不宜滋補過度
孕婦在分娩後,適當進行營養滋補是有益的,這樣可以補充產婦的營養,有利身體的恢複,同時可以有充足的奶水哺乳嬰兒。但是,如果滋補過量卻是無益有害的。滋補過量的產婦天天進食膏粱厚味,喝高脂肪的濃湯,吃大魚大肉等。這種大補特補的做法,不僅浪費了錢財,而且有害於產婦身體健康。這是因為:滋補過度,很容易導致產婦肥胖,產後婦女肥胖能使體內糖和脂肪代謝失調,引發各種疾病,增加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危險。調查表明,肥胖者冠心病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的發生率可高出5倍。這對產婦以後的健康非常不利。過度滋補,還會使產婦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高,易造成嬰兒肥胖或導致出現脂肪瀉——長期慢性腹瀉,影響嬰兒的健康成長。因此,產婦的飲食應以保證營養全麵、平衡,滿足身體和嬰兒的需要為宜。
38產婦產後不宜立即服用人參
人參是大補之品,能滋補身體,但是不能濫用。尤其是產婦不能立即服用人參進行大補。因為人參含有可作用於中樞神經及心髒、血管的“人參皂苷”,含有降低血壓的成分,還含有可作用於內分泌係統的多糖類成分等,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興奮作用,可能使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症狀。而產婦分娩後,精力和體力都消耗很大,需要臥床休息,如果馬上服用人參,就會因興奮而難以入睡,休息不好,不利於盡快恢複健康。另外,人參是大補元氣之品,產婦服用過多,會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的流動,這對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很不利,婦女在生產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而服用人參,有礙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反而會造成陰道出血不止,甚至大出血。有資料表明,由於產後即服用人參使陰道流血過多而導致產婦貧血,有的產婦出現產後煩躁綜合征。那麼,產婦服用人參宜選擇什麼時間呢?
一般說,約在產後3周以後惡露已盡,傷口已愈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以利恢複體力,但1次不宜服用過多,宜掌握在3克左右,服用的時間也不要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