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日語的音節

音節的構造也十分簡單。

日語音節共包括兩大部分,即基本 音節(清音,濁音,半濁音,拗音)和 特殊音節(長音,促音,撥音)。

其中基本音節的構造可分為以下三 種:

(V 表示元音,C 表示輔音,S 表示半元音):

(1)元音音節元音 (V)

例 : あ (a)

(2)標準音節輔音 (C)+ 元音 (V)

例 : か (k+a)

(3)拗音節輔音 (C) + 半元音 (S)

例 : きゃ (k+y+a)

+ 元音 (V)

由上可見,除了幾個特殊音節以外,日語所有的音節都 以元音結尾(即都是開音節)。 這是日語的一大特征,也是為什麼日語悅耳動聽的原因。

日語中隻有五個元音,而且都是單元音,它們的發音相 對簡單。

長音與短音:在漢語中音發得長些或短些一般情況下並 不會產生歧義,在日語中則不然。日語的所有的音拍 ( 包括長 音、促音、撥音等特殊音節 ) 在長度上都是大體相同的。這一 特點被稱為音拍的”等時性“。如果把一個音節裏的元音或 輔音拉長,就會在拉長的部分被感知為增加了一個特殊音拍, 從而造成意義上的對立。

例如:

かど [kado] ( 角 ) → [ka:do] カード ( 卡片 ) → [kado:] かど う ( 花道 )可見,雖然 “ 等時性 “ 是漢語中所不具備的特點,但它起 著辨義的重要作用,對於日語的正確表達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