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伸伸他的腿。“用‘如果、隻要’這四個字的問題,”他說,“是因為這幾個字不能改變既成的事實,卻使我們麵對著錯誤的方麵——向後退而不是向前進,並且隻是浪費時間。最後,如果你用這幾個字成了習慣,那就很可能變成真正的障礙,成為不再去努力的借口。”
“現在就拿你自己的例子來說吧。你的計劃沒有成功。為什麼?因為你犯了一些錯誤。那有什麼關係!每個人都犯錯誤,錯誤是讓我們學教訓。但是當你告訴我你犯了錯誤,而為這個遺憾,為那個懊悔的時候,你並沒有從這些錯誤中學到什麼。”
“你怎麼知道?”彼德帶著一點辯護地說。
約翰說:“因為你沒有脫離過去式,你沒有一句話提到未來。從某些方麵來說,你十分誠實,你內心裏還以此為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點不太好的毛病,喜歡一再討論過去的錯誤。因為不論怎麼說,你在述說過去的災難或挫折的時候,你還是主要角色,你還是整個事情的中心人。”
彼德慚愧地搖搖頭。“那麼,有什麼補救方法沒有?”
“轉變重點,”約翰立刻說,“以振奮的詞句取代那些令人退縮的泄氣話。”
“你能提出一些這類的詞句嗎?”
“當然。不要再用‘如果,隻要’,用‘下次’來代替。”
“下次?”
“不錯,就在這個房間裏,我看到這兩個字創造出的奇跡。隻要病人不停地說‘如果,隻要’,他就有不妥當的地方。但是當他看著我的眼睛說‘下次’的時候,我知道他已經走上了克服問題的道路。這表示,他會把懊悔的障礙推到一邊,向前進,采取行動,繼續生活。你自己試試看,你就會明白的。”
約翰不再講下去了。彼德試著從心中除去一個詞句,換上另一個詞句。當然,這是想像,但是彼德卻能夠聽到詞句嵌了進去,還發出“卡嚓”的聲音。“如果、隻要”的態度隻能使人遲鈍而不能使人振奮,但是“下次”卻表示對問題積極的、勇敢的出擊態度。排除“如果、隻要”的觀念,采取“下次”的看法,你就會有把事情做得最好的能力,而且不論什麼挫折都不能夠妨礙你的前進。
在人生拚搏的過程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更多的是挫折、困難,這時我們決不能一味地發愁,而應振作起精神向前看,從而克服暫時的困難,找到事業發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