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出路後賺錢(1 / 1)

先找出路後賺錢

在哪裏發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能發揮才能的位置。路子都是自己一步步地走出來的。也許,你一無所有,沒有資本,沒有可以依靠的祖蔭,沒有硬朗的文憑,沒有……你正站在十字路口徘徊,你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裏?

但你並不安於現狀,你不願意做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修補地球者,你也不願意永遠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員工,你有一腔熱血,你相信自己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於是你開始尋找自己的出路——怎樣才能出人頭地。

所謂出路,往往是我們處於困境時,為求發展而作出的選擇與判斷。那麼,尋找出路的過程就是選擇與判斷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希望,同時也充滿艱辛與痛苦。

(1)窮則思變,變才是出路

很小的時候,我們常聽大人說人是由猴子變來的。可是為什麼有的猴子到現在還沒有變成人?

讓我們先聽一下卡耐基在他的著作裏講的一則故事:

從前,有兩座山,兩座山裏分別住著一群猴子,他們在那裏幸福地生活著,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猴類也就如此繁衍下來了。

過了不知多少年,突然,其中一座山起了一場大火,這座山的猴子不得不從山裏逃出來,走向了廣闊的田野、山河,為了生存,它們學會了直立行走,學會了使用工具,學會了……它們變成了人。

而那座沒有發生火災的山裏麵的猴子,直到現在還是猴子。

出路就在你的觀念轉變之中,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為了覓得發展的方案,我們必須試圖改變自己的觀念,優化自己的思維。

而我們在“想”的時候,卻經常被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所阻撓,使得無法自已。這種根深蒂固的東西就是傳統的觀念,或者思維的死角。

因此,“出路”的探求,關鍵就在於——突破自己、戰勝自己、解放自己、創造自己。這樣,出路才能在你的腦海裏出現。

(2)轉變觀念關鍵在於尋找一種外力

轉變觀念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完全依靠自己有時是無能為力的,它需要使用一種強化而係統的方法,改善自己的思維結構,需要外力甚至需要近似於災難的挫折,來清除年輕的創業者身上可能出現的諸多“思維蛛網”。

這個時代並不可能出現“大火”,所以隻好借助於彩排”與“模擬”,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隻要你不畏艱險,大膽尋求,你一定能踏上充滿生機的夢想之旅。

(3)尋找自己的位置

老朋友老同學幾年沒見,相逢時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句“你在哪裏發財”了。世界很大,也很小,天南地北,無處不能見到我們青春的身影,無處不能聽到我們匆忙的腳步,無論哪裏都可以是我們“發財”的地方。

與其說是“發財”不如說是“發展”,在這個時代,空間距離變得很短,而機會也越來越多,以前還考慮“單位的性質”、“戶口是否調動”、“人事關係和檔案放哪裏”等似乎很重要的問題,現在,隻要背上你的行李就可以走遍天涯。

而對於更多的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邁出去。

有這樣一段對話:

有一天,小青蟲問蝴蝶:“怎樣才能變成一隻蝴蝶?”

“要成為蝴蝶,首先要有飛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氣衝出安全、溫暖但束縛你的繭。”

“這不就是死亡嗎?”

“看上去是死亡,實際上是新生,在現實生活中,這就是差別,有的成為蝴蝶,有的因逃避而死亡。”

關鍵是衝出去。

前十年甚至更早以前,如果你有勇氣放棄家裏的溫暖和舒適,南下廣州、深圳、海口、三亞等“黃金地帶”,無論你是什麼身份,都可以找到自己發展的位置,“發財”是不難的,那裏由於政策優勢,給予每一個人的就業機會非常多,而且待遇相對於內地來說,是非常豐厚的。但是如果現在要讓你選擇“發財”的地方,“南方”未必是你最佳的選擇。當大家都認為那是好地方時,競爭也會因大量高智商的人加盟而激烈起來,機會也就變得很稀少了,再加之國家經濟形勢的原因,很多行業不景氣,也給就業造成了困難,特別是高報酬高待遇的工作崗位基本上就很難找了。有很多人,當年在那邊發展得很好,現在基本上又回到家鄉了。

路子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從另一個角度說,“在哪裏發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到一個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在自己的位置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付出一分辛苦一分智慧,就會有一分的收獲。

記住:先找出路後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