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事事爭強好勝(1 / 2)

避免事事爭強好勝

永遠想壓別人一頭的人是最可悲的,因為他早已暴露出了自己狹小的心靈空間。爭強好勝的個性特點如果控製得好的話,可以幫助一個人在人生的路上永葆充足的動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麵性,爭強好勝也不例外,如果不能對它加以有效地控製的話,它也很可能會成為影響我們正確發展的一項弱點,成為我們得罪別人的罪惡之源。

有位愛爾蘭人名叫歐·哈裏,上過卡耐基的課。他受的教育不多,可是很愛抬杠。他當過人家的汽車司機,後來因為推銷卡車並不成功,來求助於卡耐基。聽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卡耐基就發現他老是跟顧客爭辯。如果對方挑剔他的車子,他立刻會漲紅臉大聲強辯。歐·哈裏承認,他在口頭上贏得了不少的辯論,但並沒能贏得顧客。他後來對卡耐基說:“在走出人家的辦公室時我總是對自己說,我總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確整了他一次,可是我什麼都沒能賣給他。”

卡耐基的第一個難題不在於怎樣教歐·哈裏說話,而著手要做的是訓練他如何自製,避免爭強好勝。

歐·哈裏後來成了紐約懷德汽車公司的明星推銷員。他是怎麼成功的?這是他的說法:“如果我現在走進顧客的辦公室,而對方說:‘什麼?懷德卡車?不好!你要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賽的卡車。’我會說:‘老兄,何賽的貨色的確不錯,買他們的卡車絕錯不了,何賽的車是優良產品。”

“這樣他就無話可說了,沒有抬杠的餘地。如果他說何賽的車子最好,我說沒錯,他隻有住嘴了。他總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後,還說一下午的‘何賽車子最好’。我們接著不再談何賽,而我就開始介紹懷德的優點。

“當年若是聽到他那種話,我早就氣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了——我就會挑何賽的錯,而我越挑剔別的車子不好,對方就越說它好。爭辯越激烈,對方就越喜歡我競爭對手的產品。

“現在回憶起來,真不知道過去是怎麼幹推銷的!以往我花了不少時間在抬杠上,現在我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正如明智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說的:

“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駁,也許偶而能獲勝,但那隻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寧願要一種字麵上的、表麵上的勝利,還是要別人對你的好感?

你可能有理,但要想在爭論中改變別人的主意,你一切都是徒勞。

威爾遜總統任內的財政部長威廉·麥肯羅以多年政治生涯獲得的經驗,說了一句話:“靠爭強好勝的辨論不可能使無知的人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