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薪酬性質福利
一、福利設施
1.生活福利設施
(1)主要項目
職工集體生活福利設施的主要項目有:①職工食堂,包括職工內部食堂、職工營養食堂、民族食堂、上班中食堂和街道職工食堂等;②托幼設施,包括托兒所、幼兒園等;③衛生設施,包括職工醫療和療養設施、浴室、理發室、女工衛生間、休息室等;④文娛體育設施,包括文化宮、俱樂部、圖書館(室)、體育場館等。上述福利設施,在其各自營業範圍內為職工集體免費或者低費提供服務。
(2)資金來源
①職工福利機構
員工福利機構可分為綜合性機構和專門性機構兩種。綜合性機構指員工福利委員會,它是對企業各層次、各部門福利工作實行全麵和統一管理的機構;專門性福利機構,是在員工福利委員會領導下,從事具體福利工作的部門。以一個較為大型和正規的企業為例,可分為:a.員工福利基金管理機構,分管員工福利基金的提取、使用和儲存,以及福利補貼的發放等;b.員工住宅管理機構,分管企業住宅基金的籌集、建設、分配和物業管理等;c.員工生活管理機構,分管食堂、醫務室、托兒所和子弟學校等;d.員工文娛體育管理機構,分管各種文娛、體育活動的組織、節假日聯歡和旅遊等;e.女工福利管理機構,分管女工勞動保護、女工權益和育齡女工的生殖健康等。
②職工福利基金
職工福利基金,即用人單位依法籌集的專門用於職工福利的資金。它是職工福利事業的財力基礎。職工福利基金管理製度,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麵的內容:
第一,職工福利基金的來源。
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職工福利基金的法定來源不盡相同,主要有:a.按國家規定從企業財產和收入中提取;b.企業自籌;c.向職工個人征收;d.福利服務收入。其中,按國家規定提取,是職工福利基金的主要和常規來源;企業自籌職工福利基金,由企業根據需要和可能自主確定,主要是為解決一些較大的職工福利設備的資金不足問題。向職工征收職工福利基金,隻限於直接服務於職工本人或其親屬的某些項目。
第二,職工福利基金的提取。
1993年製定的《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就職工福利基金的提取,作了下述規定:(1)按工資總額的14%計提職工福利費,列入成本,用於職工集體福利設施以外的職工福利支出。(2)稅後利潤在支付被沒收財物損失、違反稅法的滯納金和罰款,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按一定比例(《公司法》規定為5%)計提公益金,用於職工集體福利設施支出,並且在使用後轉為盈餘公積金。
第三,職工福利基金的使用。
職工福利基金的使用應當遵循國家法定的和職工福利委員會規定的使用範圍和程序,實行專款專用。
公益金主要用於職工集體福利設施支出,如興建職工宿舍、職工俱樂部等。
2.生產福利設施——舒適的工作條件
當今,許多公司認為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簡單回顧一下沒有空調的辦公室,就會很快使我們想到它們的重要性。工作條件也是一種薪酬形式的觀點通過這樣一些工資計劃得到了加強,即為那些必須忍受相對較差工作條件的工作增加經濟報償。
3.特殊的福利設施——住宅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福利分房政策,由國家或企業進行住宅建設,低租金分配給員工使用。這種製度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正在實行住宅的商品化改革和企業貨幣化分房製度。例如,在一些外資和合資企業,推行員工住房計劃。基本做法是,公司和員工共同承擔住房公積金,員工將一定比例的基本工資和綜合補貼進入住房基金,存入個人基金賬戶,企業也支付一定住房基金數額,參加住房計劃或為公司服務滿一定年限的員工可使用住房基金購買住房。
4.我國福利設施建設所麵臨的問題
我國的職工集體生活福利設施社會化程度較低,大多為用人單位自辦,使用率低、浪費嚴重,經濟效益差。按照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職工集體生活福利設施應當逐步實現社會化,即改變企業辦社會的局麵,打破用孤立、封閉的小生產方式辦福利的格局,采取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方式辦福利。其具體步驟為:第一步,鼓勵大型企事業單位將利用率不高的生活服務設施向中小企業開放,有條件的也可以向社會開放,開放後合理收取費用;對於小單位,由上級主管部門或社會團體、街道辦事處等牽頭,按社區或係統聯合舉辦集體福利事業,其營業或管理費用,按各單位職工的受益程度,由各單位職工福利費撥交。第二步,由地方政府根據需要與可能,結合發展第三產業,按地區統籌城市福利設施建設規劃,組織專業化的福利服務機構,為本地區所有用人單位的職工服務,所需經費由受益單位按受益程度撥交職工福利費,或者通過征收地方稅予以解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集體生活福利事業應當采取稅收優惠等措施予以扶持。
通過職工集體生活福利設施社會化,集體福利事業中的大部分由用人單位轉為社會承包,職工原在本單位享受的福利待遇轉由社會提供。與此相應,用人單位向職工發放補貼,即由向集體福利設施暗補貼變為職工個人的明補貼。
集體福利設施不論是否實行社會化,都應當實行企業化管理,即進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以提高其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
二、假期
1.帶薪休假
雇主在職工非工作的時間裏,按工作時間發放工資的福利,稱作帶薪休假。其主要內容包括:
(1)帶薪度假,或在職工放棄度假時付給額外的工資。美國私人企業中,職工就業第一年平均可有帶薪假日9天。工作20年以上的職工平均每年可有20天帶薪假日。
(2)節假日按工作日發放工資。美國私人企業一般每年允許有9天這樣的節假日。
(3)病假。職工工作一年後每年大約可以享受15天病假。病假期間工資照發。
(4)在職工參加諸如軍隊預備役、國民警衛隊、陪審團之類的活動時,按工作日付給工資。
(5)工間休息,如吃飯、更換衣服的時間,計入工作時間。大約每天有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