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資源戰略價值
一、人才資源的地位
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在現代化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要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知識分子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努力成為先進思想的傳播者、科學技術的開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優秀精神產品的生產者,同廣大工人、農民一起,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建功立業。”這一段話非常精彩、精辟,全麵而深刻地闡述了知識分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我國人才資源的地位
1、人才資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人才資源,在我國是指知識分子,通常是那些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以及獲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他們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自然是先進生產力的掌握者——工人階級中的一部分。由於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工人階級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因此,講人才資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實質上就是講知識分子在國家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地位。正如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所明確指出的那樣。
2、人才資源是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的一部分
人才資源不僅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而且是工人階級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的那部分群體。這就說明了人才資源在社會文化層次中的地位。由於在社會的文化層次中所處地位較高,這就決定了在依靠文化科學知識發展經濟的今天,人才資源要遠比那些文化層次較低的普通人更具價值。
3、人才資源是科學技術的開拓者
生產力是人們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兩大要素,其中,後者又可分為勞動資源(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兩大要素。勞動者如何運用勞動資料在勞動中更有效地改造勞動對象,就成了生產力中的變革性力量。這一變革性的力量就直接表現為體現在生產工具上的科學技術,即第一生產力。而人才資源正是科學技術這不斷變革的第一生產力的掌握者和載體,因此,人才資源是科學技術的開拓者。
(二)人才資源是未來社會中最寶貴的資源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正在從工業社會邁向以科學技術為主體、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會。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發生的一場極為深刻的變革。其主要標誌,就是社會賴以發展的戰略資源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工業社會,主要戰略資源是物質資本,體現在以鋼鐵、汽車為標誌的傳統工業上。在信息社會裏,主要是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航天技術、新能源、自動化技術能力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類產業的主要戰略資源是人力資本,即掌握和運用科技知識的人才資源。
在信息社會中,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所說:“空間、能源和耕地並不能決定人類的前途,人類的前途將由人類的才智的進化來決定。”一個國家的強大或經濟實力的增長,往往與其人才資源,特別是科技人才資源在世界上占有極大的優勢是分不開的。德國、日本之所以能從戰後的廢墟上發展成當今世界經濟大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才優勢。據一項研究成果指出: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是與其經濟效益的增長成正比的。其中,一般工人的建議能使產品成本降低5%;經過培訓的工人的建議能使產品成本降低10%—15%;而受過良好教育的工人的建議能使產品成本降低30%以上。
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中,產品的價值將主要取決於其科學技術的含量。因此,作為科學技術的載體,掌握科技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人才將是人力資源中的精華,是未來社會中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