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平行溝通
一、生活中的同級關係
1.同級關係及其特點
(1)同級關係是什麼
同級關係是指在領導活動中發生的,無行政隸屬關係的領導人員之間或領導集團之間的平行關係。在現實的領導生活中,任何一個領導者或領導集團都不能脫離他或他們周圍的社會群體而獨立工作。因為領導者和領導集團與其他人一樣,都是社會的人,都是社會關係總和中的一個分子,脫離賴以存在和進行活動的社會團體,領導行為便無從談起,領導生命也就停止了。我們許多領導者之間雖然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聯係,但他們對於現實領導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同級領導關係,這些關係具有哪些特點等,並不一定了解得十分清楚。下麵,我們就這些問題作一些具體闡述。
(2)同級關係:直接性與頻繁性
一般說來,能夠單獨進行工作、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或團體,其領導班子至少由兩個人以上組成,上至中央領導機關,下至廠礦企業,莫不如此。由於在同一個領導團體內工作,同級關係則成為每一個領導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發生的最頻繁、最密切、最直接的關係。這種關係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直接性。在一個負責具體工作的單位中,領導者首先接觸的就是同一領導班子內的其他領導者。無論是工作、生產計劃的研究、製定,對事物和問題的各種意見、看法的交換,都要與其他領導者麵對麵地商討和解決。而一旦方案或計劃確定之後,又要一起領導所屬人員實施。這種同級領導者中因工作而形成的關係是十分明顯和直接的,而且也是任何一個領導者都不可避免的。同級領導者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和諧,往往是在這種直接性的工作關係中形成並體現出來,因為領導者之間的矛盾,大部分來自於在工作中對某一問題的看法不一致或意見不統一。
二是頻繁性。一個領導者接觸最多的就是同一領導班子內部的其他成員。朝夕相處,頻繁接觸,可以使領導者增進相互了解,求大同,存小異,共同努力實現既定的工作目標。同時,由於頻繁的接觸,領導者之間在一些問題上產生矛盾的機會也隨之增多。如果處理不好,也容易產生隔閡,給工作帶來困難。
(3)部門關係:依存性與差異性
比較大的組織或單位一般都是由若幹個部門構成。這些部門及其領導之間都存在著平行的關係,這種平行關係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依存性。由於組織內的各個部門或單位的性質、作用、功能、目標、運轉方式等均有不同,因而組建的方式或分工布局亦有所不同。為了完成既定的任務和達到統一的工作目標,組織內的各個部門在完成自己特定任務過程中,各部門之間互相聯係和依賴。如果不考慮這種依賴性,就會影響整個組織的正常工作運轉。
二是差異性。一個組織內雖有許多平行的單位或部門,但由於部門的性質不同,在組織內的作用和重要性是明顯不同的。這就使得部門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也存在著差異性。
(4)同級關係中的競爭與協同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需求欲、創造欲、表現欲和成功欲等欲望。要實現這些欲望,他一方麵要努力奮鬥去爭取,另一方麵也要向同行或其他人學習,同他們競爭,以滿足自己的欲望。可以說,欲望的實現過程就是一種競爭過程,通過競爭來達到目的。領導者和領導集團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是這樣。在領導者之間,尤其是同一領導班子和同一組織內的領導者之間,他們除了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外,也在權力、地位、物質利益、人際關係、工作成績、名譽等方麵存在著競爭。許多人往往把這種競爭看成是處理領導間相互關係的不利因素,因為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那麼一些領導者為了權力、地位、金錢而侵公肥私,損人利己;也有些人為了向上爬,而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甚至陷害同行。但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更重要的是,領導者之間在工作、學習、業務、能力、知識等許多方麵存在的競爭,能產生一種動力,促使大多數領導者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自己。
同級領導者之間的競爭往往是通過比較隱晦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而它隻是同級領導關係中比較不引人注目的一個方麵。同級領導關係中表現的大量的、明顯的內容是協同與合作。現代領導群體就像一部機器的起動機或主機,如果其中任何一個部位配合不好,都會影響整個機器的運轉和功能的正常發揮。如何才能協同得好,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者不僅要注意個體創造力的發揮,更要重視領導層的群體創造力的發揮,使每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並用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同級關係中的“向心力”或“離心力”
同級領導之間的關係存在於社會各個領域,它是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製約作用的一種社會關係。在同級領導之間的關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兩種現象:一是相互間密切合作,互相支持,遇到矛盾時求大同存小異,這樣的同級領導關係在工作中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與“合力”;二是相互間關係緊張,互相拆台,遇到問題各不相讓,這樣的同級領導關係在工作中就會產生一種“離心力”或“分力”。
“向心力”和“離心力”原本是物理學上的概念,運用於領導關係學,就是指若幹個領導者的同心協力地做一件事時,他們各自的分力作用到這同一事物上,會形成一股合力,這種合力會比單獨某一個人的力量大得多。之所以會形成合力,是因為這一事物對每一個領導者都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同時,每一個領導者在思想、認識、態度等方麵有著同一性,故而領導者之間的關係會產生一種“向心力”。而離心力則是指若幹個領導者在做同一件事時,由於思想、認識、態度等方麵不一致,相互間的關係不和諧,各自的力量在工作中不能同時作用於一點上,而是各行其是。這樣,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就會產生一種“離心力”或“分力”,使工作不能正常進行。
2.同級關係的重要性
同級之間,盡管職責任務不同,但其工作都是一個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彼此之間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和相互製約。處理好這種關係,有利於得到同級的幫助配合、提高自身工作的成效,有利於增進彼此的團結、獲得良好的周邊關係,有利於產生合力、發揮組織的整體功能。
(1)有利於得到幫助配合,提高自身工作的成效
領導者工作成效的取得,既有賴於上級的指導、下級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同級的幫助和配合。同級之間朝夕相處、接觸直接頻繁,彼此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經常要協同作戰,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其幫助配合更加直接、有力。當然,幫助配合的廣度和力度取決於雙向的關係。如果彼此之間的關係處理得好,就能得到更多的幫助和配合;反之,幫助和配合的程度就會減少,甚至“消失”。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部門、有的領導者在“左鄰右舍”的心目中形象好、聲譽高,能夠得到大家真心實意的幫助和配合,因而工作富有成效;而有的部門、有的領導者則相反,他們不能得到同級之間有效的幫助和配合,即使“得到”也隻是表層的“應付差使”,因而工作缺乏生機。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彼此之間的關係不融洽,特別是同級領導者之間的關係不協調。前者是應當盡力追求的,而後者則是必須防止和避免的。
(2)有利於增進團結,獲得良好的周邊關係
團結是催人奮進的力量,也是人們的共同願望。良好的周邊關係是提高工作成效的“精神”因素和“物質”條件,也是大家的普遍追求的。而“團結”的增進和“良好的周邊關係”的獲得,有賴於彼此之間的關係。領導者處理好同級之間的關係,真心誠意地與同級相處,使雙方不僅成為工作上的“同誌”,而且成為事業上的“夥伴”,就能增進彼此之間的團結和友誼,創造一種融洽、和諧的“周邊”關係。在這種環境中工作,舒心、順手而且富有成效。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者注意和善於處理同級之間的關係,達到了“凡事好說好商量”的境地;而有的領導者則不善於也不注意左鄰右舍的關係,往往成了群眾中的“孤家寡人”。前者既有利於工作,又有利於身心健康;而後者則相反。
(3)有利於產生合力,發揮組織的整體功能
從係統論的角度審視,任何一個組織及其領導者,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又是具有內在聯係的大係統中的子係統。大係統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有賴於各子係統的支撐和協作。基於這種情況,領導者如果能夠處理好同級之間的關係,齊心協力、共同向上,就能產生一種向心的“合力”,達到“1+1=2”的效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由“合力”產生的正效應;相反,如果不能處理好同級之間的關係,離心離德、互相頂牛、各奔東西,就會帶來離心的“排斥力”,造成“1+1<2”的結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由“內耗”導致的負效應。需要指出的是,在有些領導者的身上,單打一、各顧各,隻關注鼻子底下“三畝六分”自留地,而不注意整體利益的現象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著。這是應當忌諱和克服的。
二、橫向溝通的原則
處理好同級領導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每一個領導者都麵臨的現實問題。由於每一個領導者的年齡、資曆、地位、經驗、水平等有所不同,在交往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態度也會有所不同。這樣,在交往過程中就會出現許多分歧點,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相互間的關係。領導者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如何在交往過程中找到最佳的理解點或接觸點,在實踐中是比較難把握的。下麵提出幾條原則,供領導者在處理同級關係時參考。
1.尊重
尊重,一方麵表現為自尊,另一方麵表現為尊重別人。凡是一個人都有自尊心,領導者尤其是如此。當一個領導者在某些方麵落後於他人,或某件事情做錯了的時候,心中會產生一種既不服氣、又自責的情緒或感覺,害怕自己的威信下降,暗下決心要趕上去。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領導者既要熱情地支持、鼓勵,又要善意地指出其不足,不要袖手旁觀。隨著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識、年富力強的中青年進入到領導班子中來。雖然都是同一級別的領導,但由於年齡、資曆、經驗、文化知識的不同,使他們有著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不同的心理。某些年紀大的領導者,他們雖然文化水平、幹勁、精力與年輕幹部相比差一些,但經驗豐富,辦事穩妥,遇事冷靜,有許多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辦法,這是年輕幹部所不能比的。青年幹部要尊重老同誌,尤其要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遇事多征求他們的意見。因為許多年紀大的幹部都有一種怕別人認為自己老了,幹什麼都不行了,被別人冷落的心理。一些年輕的領導者雖然缺乏領導經驗,但他們文化水平較高,幹勁、精力都比較充沛,在工作中具有開拓精神,這也是一些年紀大的幹部所不能比的。因此,年紀大的幹部應尊重年輕幹部的幹勁和首創精神,遇到問題多讓年輕幹部發表意見和看法,自己多提一些參考性的意見,大膽放手讓年輕幹部去多做工作。年輕幹部的自尊心是極強的,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插手過問,就會使他感到不被信任,傷害他的自尊心。如果一個領導者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自以為是,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就會使對方產生一種反感的心理。
互相尊重,還要注意不要越俎代庖,因為每一個領導者都有明確的分工和職權範圍。如果一個領導者擅自超越自己的職權範圍插手別的領導者職權範圍內的工作,就會使他人產生一種被人瞧不起、不被尊重的感覺,甚至會產生一種被人“奪權”的想法,這樣就會使領導者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因此,一個領導者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後,在有能力和有必要幫助他人工作時,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掌握好時機和方法。
2.信任
相互信任,互不猜疑是處理好同級領導者之間相互關係的一個重要原則。信任,一方麵是自己要言必行,行必果,給對方以信任感;另一方麵是要相信對方,遇事不要胡亂猜疑,更不要依據自己的臆想來推測對方如何如何。領導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可以減少許多因猜疑所浪費的時間和精力。信任是在相互間的交往中產生的,一個人隻有自己行得端,立得直,才能有值得別人信任的地方,才能期望得到別人的信任。同時,信任別人,還要正確地看待別人對自己的忠言和直言,千萬不要把這些話當作別人對你不信任的信息加以“反饋”,正是因為別人信任你,才敢於同你講真話,敢於同你傾訴肺腑之言。信任別人和被人信任,這是一個領導者高貴品質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