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資料:關於大理刀(1 / 1)

南詔三寶——大理刀

漢晉時代,在洱海地區的墓葬中,就已發現了鐵器。南詔統一前的初唐時代,洱海地區鐵質武器的製作已很普遍。《西洱河風土記》說洱海地區“有城郭村邑、弓矢矛鋋”,已大量生產鐵質武器。南詔是個軍事奴隸製的國家,經常對外發動擠壓性的軍事力量的增長,武器不僅數量龐大,種類也十分繁多,有弓、箭、弩、矛、刀、槍、劍、甲、胄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稱為“南詔三寶”的鐸鞘、鬱刀、浪劍。

鐸鞘又稱“鐸槊”,形狀像“刀戟殘刃”,柄部飾金,十分鋒利,“所指無不洞也”。白族古語又把它分為六種:“綠婆摩求、虧雲孚、鐸菆、鐸摩那、同鐸、朱苛”。這些古怪的名稱,體現了“鐸鞘劍”的神秘、高貴和持劍者對它的尊敬及喜愛。南詔王出巡時,不但“禁衛軍”人手一柄,南詔王自己也常常隨身攜帶。劍川石鍾山石窟《閣羅鳳議政圖》中,武官手持的“曲柄寶劍”,許多學者認為就是著名的“鐸鞘劍”。

鬱刀又稱“鬱刃”,名貴程度僅次於鐸鞘,鑄造方法秘不示人。根據零星史料記載,隻知鍛造時要用毒藥、蟲魚,淬火時要用白馬血,真是稀奇古怪。鬱刀含有劇毒,刺人見血,即可致死,令人望而生畏。

南詔劍是當時最普遍的一種武器,南詔的一般將士和普通民眾,都攜帶,所謂“不問貴賤,劍不離身”。造劍方法為“鍛生鐵,取迸汁,如是者數次,烹煉之。劍成,即以犀裝頭,飾以金碧”。南詔劍中最著名的是“浪劍”,雙稱“浪川劍”,因原產於“三浪詔”即鄧賧、浪穹、施浪詔(今洱源鄧川一帶)故地而得名。浪劍“石鐵如泥,吹毛透風”,是最犀利的南詔劍之一。

鐸鞘、鬱刀、浪劍三種兵器,南詔王經常作為貢品,獻給唐王朝,足見其鋒利和名貴。如果說針鞘、鬱刀、浪劍是南詔三寶,那麼大理國時期的“大理刀”(又稱“雲南刀”)則更為著名。《桂海虞衡誌·誌器》稱:“雲南刀即大理的所作,鐵青黑,沉沉不鋖,南人最貴之。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畫比花文。一鞘兩室,各函一刀。把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所謂“一鞘兩室,各函一刀”,就是武俠中經常描寫的“龍鳳劍”、“雌雄雙刀”之類,十分名貴。《嶺外代答》的作者在比較了雲南的傜刀、黎刀和大理刀這後說:“以大理所出為佳”,並讚頌道:“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由於大理刀十分鋒利和名貴,名聞全國。當時宋王朝和大理國的商品交易市場上,大理刀成為最暢銷的商品之一,人們都以能買到大理刀為榮。著名的武俠大師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中,更是把大理刀寫得變幻莫測、神乎其神,使“大理刀”更加聲譽遠播、名揚四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