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更是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在人生巔峰的時候更是作《春秋》。而在《春秋》一書出世的時候,天下各處可見鳳凰鳴山,金龍戲水。到處都是一片祥和,各國更是約定在這一年內禁止征戰。
天降才氣灌頂於孔丘之體,而孔丘更是憑借這一次的才氣灌頂,立地成聖。
成為聖人的孔丘被人尊稱為孔子,孔子一生的誌願就是為官為民,但是他沒有成聖之前卻是仕途不得意。成為聖人之後,孔子的誌向就變得遠大了,他開始收門徒,教化民眾。
漸漸地,孔子門下的門人已達百萬,其中親傳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人。這些人被稱為士人,跟著孔子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才氣。
就在人類慶幸有孔子這個聖人傳授才氣之時,逃盾數百年的妖族聖人申公豹修成大聖前來複仇。這個大聖的層次比人族的聖人實力要強,但是孔子卻是乘坐文寶‘列國車’手持門人所著其生平語錄《論語》出現在東海之上與申公豹對峙。
申公豹在逃走之後帶領了無數的妖魔前來複仇,可是這些妖魔一看到孔子出現之後都是害怕的不敢前進。
東海之上,孔子乘坐‘列國車’,隻手就把囂張的申公豹給捏的恢複了原型,現出了他的本體原來是一條犬妖。最後大神楊戩現世帶走了它,更是取名哮天犬。
而這無數的妖魔見首領被輕鬆打敗,都想要逃走。可是孔子卻是不會輕易的放過他們,隻見得孔子手中的《論語》飛向天空,《論語》頓時化作遮天的竹簡蓋向眾妖魔。這竹簡卻是沒有傷害這些妖魔,而是從他們的體表透過,再次出現的時候就已經回到了孔子的手中。
而反觀那些妖魔卻已經雙眼澄明,眼中閃著善良的光芒。一些妖魔更是有著智慧的光芒閃過眼眸。
孔子竟然把這些妖魔都給教化了。
之後這些妖魔退去,而孔子也是登三山踏五湖,尋遍千山萬水,找尋世界各地的妖魔,與四海之內的妖魔定下了千年不犯的條約,最後開始閉關,三百年過後,孔子坐化,靈魂升到了神界,但是他的人格實在太偉大了,導致神界與人間界出現了漏洞,天降雷火。善良的孔子不忍心看到人類受難,故此把《論語》扔向了漏洞。《論語》上有著孔子全部的才氣,最後才氣灌入世人身上,而《論語》則補了天。
至此,人間絕了通往神界的路,而世人也是可以修煉才氣。
百家爭鳴終歸儒,沒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悲哀。
人族興旺發達。
自從孔子封神之後,人族漸漸地開始完善才氣,在後世被封為亞聖的孟子、曾子和荀子吸收百家之長,唯才是舉,設立了文位製度,一共分為九個,分別是: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學士、大學士、大儒、亞聖、聖人。
讀書人的才氣越多,文位越高,能夠吸納的天地靈氣也是越多。
這一切的一切在獨孤棄這個人想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這是這個世界真實的事情。
“我現在是童生,已經有了文位天賜‘夜視’,也就是能夠在夜晚看到東西,憑借這個以後都可以不用花錢買煤油就可以再晚上讀書了。隻要我再進一步成為秀才的話,我就能夠真正的成為學院的老師,而且還能夠利用才氣使出‘躍然紙上’,這可真的是躍然紙上了,因為憑借才氣的話,寫出來的戰詩詞是能夠真實呈現的。”
獨孤棄又整理了一下思緒,現在的世界主要是在古代的隋朝以前,而在隋朝以前有的東西與文化,在這個世界裏都出現了,隻是有些變化罷了。
而隋朝之後卻是一片空白,也就是說隋唐的文化以及宋、明、清和現代的文化都沒有出現在這裏。
而在之前有不少人憑借自己的著作成功封為亞聖,
比如,司馬遷憑借《史記》成功登位亞聖,
諸葛亮憑借《出師表》成功封為亞聖!
諸如此類還有許多人封聖,但是卻是完全沒有隋唐以後的人物,也沒有他們的著作出現。
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
“這真的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是無論如何,從現在開始,這是我的時代了。”
獨孤棄感覺憑借自己對古文化的研究肯定能夠在這個世界裏很吃香。
他要在這個世界裏當先生,還是要成為另外一個至聖先師。
但是,獨孤棄卻是發現現在恐怕不是他開心的時候,因為他記得今天是縣裏舉辦縣試的時間。
如果錯過的話就要再等一年了,但是那個時候他已經不是學院的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