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紙張

全美國再生利用的紙不到總量的30%,餘下的便運往垃圾場或幹脆燒掉了,與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相比,紙的再生利用率很低,隻有其他國家的一半。部分原因是美國的紙廠太舊了,沒有設備來處理廢紙,到1985年還隻有25%的紙廠可以處理廢紙。除此而外,別國對美國廢紙需求的不斷增長也是一個原因。如墨西哥就從美國進口大量廢紙,中國大陸和台灣、朝鮮對廢紙的需求量也很大。如前所述,除非有市場,否則廢紙再生工程就難以啟動。有時可以通過立法來促進,如加拿大多倫多市議會就通過一條法律,凡報紙必須含有50%的再生纖維,否則將不許啟用街上的銷售報箱。美國的馬裏蘭州則采用了另一種辦法,對那些再生紙纖維達不到12%的報紙實行征稅,每噸10美元。

(2)玻璃

玻璃是固體廢棄物中的另一類成分,適宜於再利用。再利用的玻璃製品要比原裝的便宜。玻璃的食品和飲料容器可先加以粉碎,然後再熔化以製成新產品,對工廠來說不需添加任何新的設備就可以完全此項任務。雖然分開的單色廢碎玻璃更值錢,但混色的碎廢玻璃可與瀝青一起來製造瀝青玻璃,這種玻璃可用來裝飾地麵。

(3)鋁

鋁的回收是最成功的,主要是由於經濟上的因素,從再生鋁罐製造新的鋁罐要消耗能量,由於消耗的能量很大,回收鋁對經濟有強烈的刺激。如1988年美國約有55%的鋁罐是用回收鋁製造的。

(4)其他非鋁金屬

包括鉛、金、鐵、鋼、銀和鋅。回收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對一些廢棄金屬製品的成分一無所知。另外從一些物品中抽提金屬也很困難,因為它們還含有一些非金屬物質,如一個爐子就含有塑料、橡膠和玻璃等多種物質。反之,工廠中產生的廢舊金屬就比較容易回收,因為它們的組成成分是已知的。國家經濟狀況對金屬的回收與否也有很大的影響,當經濟強勁時,回收得也較多,所以,雖然逐年廢金屬的提供量基本上保持穩定,但每年的回收量卻不盡相同。其中鋼是一個例外,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鋼幾乎都是從礦石中提煉出來的,而今天以廢鋼鐵為原料來生產鋼鐵的小廠越來越多,而且它們所遭遇的經濟困難要比傳統的大廠小,所以以廢舊鋼鐵為原料生產鋼的產量越來越大。

(5)塑料

以美國為例,在1988年,再生的塑料不足1%,但社會上要求循環利用塑料的呼聲很高,所以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塑料被循環再利用。雖然再生塑料的量還不算多,但對環境和經濟上的好處卻已十分明顯。再生塑料的成本僅為一般塑料的2/3,某些廢塑料每磅值6美分,而廢紙每磅才1.5美分。再生塑料產業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PET塑料用來做蘇打瓶,其循環利用做得最好,工業上PET的重利用率為12%,像地毯、汽車零部件、網球毛布中都含有PET。聚苯乙烯也有很大的再利用潛力,如水杯、餐具和包裝材料都可以用來再生成各種產品,如帽勾、塑料花盆、泡沫防震材料及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