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垃圾中還常有油漆、顏料,或有彩色圖案的印刷品,在燃燒時就會產生鎘、鉻、鉛、砷等有毒重金屬化合物和砷化合物,它們也附著於煙塵微粒上汙染大氣。
所以,不能隨便焚燒枯枝落葉或其他垃圾。應將它們集中起來,作為城市垃圾,由環境保護部門統一處理。
不提倡燃放煙花爆竹
每年過春節的時候,許多人都愛燃放鞭炮,特別是少年兒童。點燃一串鞭炮,或幾個式樣各異的煙花炮,劈劈啪啪,五彩繽紛,真是熱鬧極了!用燃放煙花爆竹來慶賀新年,這在我國各地早已成為一種習俗,延續了許多年。這種習俗雖然能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卻往往帶來不少危害。
鞭炮的原料是火藥,主要成分為硫磺、炭粉、火硝(硝酸鉀)或氯酸鉀。煙花炮或煙火是在火藥中按一定配比另外加入鎂、鋁、銻等金屬粉末和硝酸鍶等硝酸鹽製成的。燃放煙火時,不同的金屬或金屬離子會產生不同的顏色。鞭炮或煙火點燃後,它一邊迅速燃燒、爆炸,噴射出五顏六色的火焰,一邊產生大量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各種金屬氧化物的粉塵,造成空氣汙染。其中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具有極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它們會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起氣管炎等疾病。
燃放鞭炮和煙花炮時,猛烈的爆炸聲還是一種城市噪聲,甚至成為嚴重的公害。尤其在除夕之夜近午夜時,街頭巷尾,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整個城市硝煙彌漫,仿佛成了戰場。這時,兒童、老人和心髒病人很容易受到驚嚇,其他人也無法好好休息。
此外,鞭炮在製作、運輸和燃放的過程中,隻要稍有不慎,就會爆炸、起火,釀成火災,造成傷亡事故。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這麼多危害,因此,在我國的不少大城市裏,已禁止在一定的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
不濫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
生活中最常見的處理垃圾的方法是填埋、堆肥和焚燒。其中,焚燒固體垃圾由於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數量、可回收熱能、簡便易行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但實際上,垃圾焚燒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汙染。由於焚燒垃圾的成分十分複雜,垃圾焚燒生成的汙染物比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燃燒生成的汙染物更多、更複雜、毒性更大。其汙染物主要是焚燒產生的酸性氣體(如SOx、NOx、HCl、HF等)、有機類汙染物和灰渣中的重金屬。
垃圾焚燒不僅汙染大氣,而且燃燒後灰燼的存放會對土地和地下水造成汙染。即使為了符合空氣排放標準,安裝過濾裝置來收集排放物,同樣也需要處理固體廢料,增加了環境的負擔或危害。我們個人,在沒有廢氣處理條件的前提下更不能輕易濫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
經常查車輛尾氣
汽車尾氣排放的主要汙染物為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鉛等。一氧化碳和人體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有比氧強幾十倍的親和力,親和後生成碳氧血紅蛋白,削弱血液向各組織輸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覺、反應、理解、記憶力等機能障礙,重者危害血液循環係統,導致生命危險。
氮氧化物是對人體,特別是對呼吸係統有害的氣體。目前還不清楚碳氫化合物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但是HC和NOx在大氣環流中受強烈太陽光紫外線照射後,產生一種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生成光化學煙霧。20世紀50年代美國洛杉磯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4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約多4000,45歲以上者約為平時的3倍;1歲以下者約為平時的2倍,一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和心髒衰弱死亡者分別為事件前一周同類死亡人數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
北京現已有近140萬輛機動車,每輛車排放的汙染物濃度比東京、紐約等城市同類機動車多3~10倍。尾氣超標,害人害己,如果家中有汽車,請別忘了定期檢查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