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北角大海戰(2 / 3)

2月5日,呂特晏斯在格陵蘭以南又加了一次油之後,徑直南下,開始捕獵英國運輸船隊。8日晨,南方海麵出現大隊船隻,正自西向東緩緩前進。盡管英軍艦隊的一艘戰列護航艦“拉米尼斯”號是一戰前建造的老朽軍艦,但呂特晏斯為保存實力根本無意與英國交戰,遂放棄了攻擊計劃。呂特晏斯料定“沙恩霍斯特”號的出現必然會招致更多的英艦,於是西行駛入格陵蘭和加拿大之間的戴維斯海峽,與一艘德國補給船會合後,整整避了10天的風頭才繼續南下捕獵。一支從英國駛來的空船隊,在加拿大近海解散,準備分頭駛往各自的目的地,護航戰列艦恰巧為接送其他船隊而先行離去。也許注定了它們該遭此劫,呂特晏斯剛剛南下就逮住了這支船隊。德軍兩艦如狼入羊群,很快就將5艘貨船送入了海底。英國海軍部自此方知他們一直防範的兩艦已經跑到了北大西洋航線的中間,於是急忙組織圍捕。但呂特晏斯如此狡猾之人豈會坐以待斃?他假裝要在這片大海繼續圍獵,一天後卻掉頭轉向西南,直奔非洲海岸的弗裏敦。

3月8日,在弗得角群島以西350海裏處為SL67船隊護航的英國“馬來亞”號巡洋艦的水上偵察機正好從“沙恩霍斯特”號艦頭頂上飛過,呂特晏斯立刻掉頭向北繞了一圈,最後向西北方向轉移。在途中,他還順手吃掉了一艘單獨航行的商船。而此時英國情報部門通過無線電監聽,認為這兩艘德艦可能會逃回德國,於是英國海軍部和本土艦隊出動了所有的艦隻,在德艦返航路線上層層設防,占領有利的截擊部位。非常可惜的是,英軍的這些行動對德艦已經構不成嚴重的威脅。

“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並沒打算回國,而是出人意料地再次返回繁忙的北大西洋航線。3月15日和16日,它們竟一舉擊沉16艘商船,總噸位達8.2萬噸,再次在其功績冊上寫下了一筆。16日傍晚,兩艦偶遇正為HX-114船隊護航的英“羅德尼”號戰列艦,呂特晏斯立即開足馬力,居然順利地從英軍的眼皮底下鑽過去。

英國海軍部雖然曆經多次失敗,但仍未吸取教訓。他們又憑經驗推測“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接下來會向北航行,通過丹麥海峽去法羅群島與冰島之間的洋麵,再折回德國,因此加強了這兩個海域的巡邏。他們又錯了!呂特晏斯此次的目的地是法國的布勒斯特而並非德國,因為他要讓兩艘德艦開入這個淪陷的法國港口,以吸引英國海軍,借以掩護“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通過北方航線返回德國。

3月17日下午5時30分,“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偵察機發現了德軍姊妹艦。但在關鍵時刻電台卻失靈了,飛行員隻得飛回母艦報告。呂特晏斯一見被發現,就立刻將航向由東北改為正北,作出要從設得蘭群島以北折返德國的架勢,但盤旋的偵察機一走,兩艦又直奔布勒斯特。

18日,比斯開灣連續大霧,能見度極低。德艦欲駛向法國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眼看著即將成為漏網之魚。英國海軍部於是急令還在冰島海域守候的3艘戰列艦全速南返,駐防直布羅陀的21艦隊則迅速北上攔敵。但英軍又撲了空,惡劣的天氣加上德艦超常的速度,使英軍再次成為這場角逐中的敗將。

21日19時55分,英國岸防司令部的巡邏機在布勒斯特以西的320公裏處眼睜睜地看著兩艘巨艦駛入德國空軍的保護圈之內。次日,兩艦靠港,結束了它們在1941年春曆時兩個月的大洋遊獵生涯。但令德軍沒想到的是,這對姊妹艦一生的光輝歲月也隨之走到盡頭。

3.被困布勒斯特

1941年5月24日清晨,“俾斯麥”號戰列艦一陣排炮把英國“胡德”號戰列艦炸斷成兩截後,馬上遭到整個英國海軍的圍捕。5月27日,“俾斯麥”號一沉沒,“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就成了英國海空軍關注的焦點,再想闖入大西洋耀武揚威已經不可能了。駛入布勒斯特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以及原停泊在港內的“歐根親王”號很快就成為籠中之獸。英軍駐直布羅陀的H艦隊和駐蘇格蘭的本土艦隊早已做好了一切準備,隨時可以出發截擊妄圖出港的“沙恩霍斯特”號艦。盡管德軍有數百門高射炮時刻對空警戒著,上百架戰鬥機晝夜在港口上空巡邏,還讓發煙船布下重重灰色煙幕,但對蜂擁而至的英國轟炸機仍然防不勝防。

德國3艘重型艦被困布勒斯特,令希特勒非常惱火,他給了雷德爾及其艦隊兩條路,讓其自行選擇,目的當然隻有一個:要讓3艘德艦重返德國。“三頭狗”欺敵計劃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7月23日,加裝完高射炮,重新換了新型發動機的“沙恩霍斯特”號開出船塢準備試航,立即遭到英軍的轟炸。5枚炸彈鑽進船艙,盡管兩枚未炸,但另三枚卻造成嚴重破壞,船艙進水300噸。“沙恩霍斯特”號帶著這300噸海水,慌忙返航,途中又遭轟炸,不過,時運不錯,這次沒被一枚炸彈命中,最後,它如一頭受傷的野獸狼狽地返回船塢。

希特勒對三艦的所為非常不滿。而此時,德軍已大舉入侵蘇聯,希特勒憑直覺判斷盟軍可能會在挪威登陸,策應蘇聯戰場。為此,他打算將所有的海軍力量都集中在那裏。於是首先命令3艘德艦衝破封鎖,返回德國本土基地。

1942年1月12日,希特勒給了雷德爾和戰列巡洋艦隊司令西裏阿克斯海軍中將兩種可供選擇的北上航行方案:一是繞過英國、愛爾蘭的西航線,一是穿越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的東航線。實際上,選擇其中任何一種方案都需要足夠的勇氣和膽量。西航線航渡時間長,而且得不到德國空軍的掩護,易受英國H艦隊和本土艦隊的全力圍捕,很可能會落得與“俾斯麥”號相同的下場。而東航線也並不保險,盡管有空軍掩護,但是狹長的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遍布地雷,英國一側的海岸炮台、海空軍基地比比皆是,強大的本土艦隊又卡在北海出口,風險大得難以設想。但是希特勒隻提供了這兩種方案,就是風險再大也得擇其一而行之。更何況希特勒還送給他們一句鼓勵:“我一生中大多數決定都是冒險的,好運隻跟冒險者走。”軍令如山,將領們敢不執行?

一番推敲之後,雷德爾和西裏阿克斯選擇了東航線,打算從英國海軍的鼻子底下突破海峽封鎖——也許是那次從英國人眼皮底下逃走的經曆給了他們無比的勇氣。德國海軍將此次行動的代號定為“三頭狗”,意即一個人幹成眾人認為根本做不到的事。

“三頭狗”成功的關鍵在於行動的突然性。德軍為了嚴格保密,製訂了欺敵計劃。他們首先散布消息說,布雷斯特的艦隊要開往大西洋甚至太平洋。德軍電台不斷拍發假電報,西裏阿克斯故意在巴黎預定了大批熱帶軍服和低緯度遮陽眼鏡。德國空軍也做了大量的空中支援準備,將整個航線劃分為三個區段,第2和26兩個航空大隊全部投入作戰。各區段的機場配備了相應的地勤人員和設施,以保證飛機在著陸後半小時內加油掛彈重新起飛。

1942年的1月底和2月初,三艦和戰鬥機部隊進行了8天小規模的配合訓練。為掃清航線上的障礙,80艘德國掃雷艇1個月內共掃出98枚錨雷和21枚磁性水雷。鑒於氣象情況的重要性,西裏阿克斯還專門派出了氣象潛艇收集海峽區的天氣、水文和潮汐資料。最後,“三頭狗”計劃定於2月11日付諸實施。那麼也就意味著北角海區內將會再次掀起軒然大波。

4.拚死逃回德境

盡管德軍的這次行動布置得甚為周密,但英國皇家海軍也並不是好惹的。所以德國的“三頭狗”行動最終是以姊妹艦受創逃離而宣告結束,德國仍然沒有占到便宜。

1942年2月11日,在戒備森嚴的布勒斯特,淡水、燃油、彈藥和食品被悄悄送上軍艦。一大批法國卡車奉命開動發動機,在震耳欲聾的馬達聲中三艦開始試艦。德國海軍軍官同時還向布勒斯特市社會名流發出12日舉行盛大宴會的請柬。黃昏時分,一大群水兵還在大街小巷裝成醉鬼,井大聲講著酒話。夜幕降臨,西裏阿克斯向設在巴黎、基爾、李托奎特、克恩、西弗爾的海軍和空軍區段司令部發出密碼電報“一切準備就緒。”晚上8時30分,“沙恩霍斯特”號起錨緩緩開出港口,“格奈森瑙”號尾隨其後。“歐根親王”號因多日臥港,錨鏈起了一半就卡住了,性急的艦長林克曼海軍上校下令砍斷錨鏈。由於霧重天又黑,“沙恩霍斯特”號艦出港不久就迷失了方位,也找不到特設的燈標船。艦長霍夫曼海軍上校隻好靠耳朵聽鄰艦的發動機聲和海岸回聲來進行編隊。此時,英國轟炸機又來到布勒斯特進行每天例行的轟炸。德艦隊立即返回港口,集中大小炮進行對空射擊。他們還故意打開探照燈,造成三艦仍在港內的假象。拖延了兩個小時之後,艦隊才重新出港。經過一番努力,艦隊總算克服了初期的混亂,三艦均達到了31節的最高航速。艦隊的上空和旁側,都有德國事先設置的護航隊。所有的電台一時間全部保持靜默。艦隊悄悄航行了一夜,英國人卻什麼都沒發現。

2月12日晨8時50分,德艦隊繞過了科湯坦半島的阿格角。順風順潮,竟讓艦隊把拖延了的2個半小時航程追了回來。德國空軍通訊技術部隊成功地組織了對英國沿海雷達站網的大規模幹擾,致使英軍雷達兵對熒光屏上的大片耀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10時14分,艦隊駛過塞納河口,接近多佛爾海峽。10時14分,一架英國偵察機發現了艦隊的行蹤,並馬上向基地拍了電報。但是那些愚蠢的英國高級指揮官竟一致以為是偵察員看花了眼睛,他們根本就不相信德艦居然會冒險走這條絕路。德國人可是占了大便宜,西裏阿克斯本以為好運到頭了的,誰知在這緊要關頭,英軍又給了他們絕好的機會。行到海峽水淺處,德艦隊被迫減速行進。11時25分,艦隊進入多佛爾海峽最窄處,此時天又下起了小雨。途經布格涅附近時,又有15艘魚雷艇編入艦隊。德軍的電子對抗也達到了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