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奉養體內氣血,讓溫陽滾滾奔騰(1)(1 / 3)

西醫說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而對於中醫來說,人體最需要的就是氣和血。生命力需要氣血來供養,氣血也是生發陽氣的能源。氣血充足,運行通暢,男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擔當一夫之責。中醫所推崇的阿膠、紅棗、當歸,流傳千古的四物湯、八珍湯等都是補血的;而氣功、太極拳、六字訣等都是用來調氣的,隻要氣血和順,身體自然不會出問題。所以,男人養生,同樣也要養護氣血。

氣血——能量的源泉,決定男人的活力

中醫講“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壯則可以帥血以運行,又是生血之力,血氣旺則是氣化之物質基礎,隻要氣血充沛,血脈暢行,營衛調和,人體就可以“陰平陽秘”,百病可防,已病可愈。

我常聽到許多男人抱怨頭昏腦漲、腰酸背痛、食欲不振、夜眠不安、困倦乏力,甚至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什麼毛病,要治病也無從下手。其實,導致這種狀況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運動量越來越少,體內血流速度減慢,代謝物不能及時清除而積澱在體內各係統的通道中,致使經絡阻塞。說白了,就是氣血不通。這種狀況,除了通過藥物以暢氣血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放慢生活節奏,適當讓身心放鬆,平時多做一些運動。

中醫講“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壯則可以帥血以運行,又是生血之力,血氣旺則是氣化之物質基礎,隻要氣血充沛,血脈暢行,營衛調和,人體就可以“陰平陽秘”,百病可防,已病可愈。

《素問·至真要大論》有雲:“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意思是說,對疾病的治療,應注重疏通髒腑氣血,使無壅滯之弊,則人體可恢複平和與健康。誠如清代姚止庵在《素問經注節解》中所釋:“疏其壅塞,令上下無礙,血氣通調,則寒熱自和,陰陽調達矣。”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會導致人體氣機失去正常的運動狀態,即氣機出入阻隔,升降失序。

這是中醫病因、病機的基本觀點。朱震亨就曾說過:“氣血衝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矣。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這個觀點強調了氣血鬱滯在發病學上的重要地位。朱震享有氣、血、濕、熱、痰、食“六鬱”之說,認為此六者既可單獨致病,亦可合而為害,但其關鍵則在於氣鬱。因此他治療鬱證,首重調理氣機。

氣血淤滯是導致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已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目前社會上有不少人對補品的作用產生誤解,片麵追求和迷信補品能強身健體,堅持常年服用不懈。誠然,對於體質虛弱者來說,因人製宜地服些補品確有一定益處,但須慎防滋而傷胃,補而壅塞,導致人體氣血阻滯,反生很多不良反應。對此,清代醫家王孟英早就提出告誡,他針對當時“不知療病,但欲補虛,舉國若狂”的局麵,大聲疾呼“一味蠻補,愈閡氣機,重者即危,輕者成錮”,極力反對濫用補劑,時至今日,也應當引起人們的警惕。

中醫氣血養生保健的方法十分豐富,在這裏我給大家介紹幾種有效的方法。

1.飲食調養。平時可常食桑葚、荔枝、鬆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2.加強精神修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聽音樂,欣賞幽默劇,可使精神振奮、排解憂愁。

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經常坐辦公室腦力勞動的男人,應時常參加體育鍛煉,注意運動量不宜大,運動項目的選擇以傳統的健身運動為佳,如太極拳、八段錦、氣功導引等有氧運動,還可以進行郊遊、踏青,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活動筋骨。

5.配合穴道按摩更有效。

合穀穴——位於手背大拇指與食指交會處,用另一隻大拇指按壓30秒後鬆開,重複5次。

足三裏——膝蓋正下緣約4根手指、脛骨凹陷處,利用食指彎曲的骨節來按壓,至少3分鍾。

風池穴——後頭顱骨下緣,在頸椎中線與耳後中間的凹陷處,用大拇指按壓至少3分鍾。

[TP]合穀穴、足三裏、風池穴

神奇紅景天,養血養心兩不誤

紅景天產於“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三江源頭自然保護區,海拔在3000-6000米高寒雪域特殊環境,高海拔,無汙染,天然純淨,為青藏特有的名貴藥材。康熙將紅景天稱為“天賜之草”。

最近一直在研究男性健康這方麵的知識,也走訪了不少男士朋友。為了多掌握些現代男性健康問題的實際材料。走訪的時候,我碰到位國企的中層領導,李先生。李先生已經50有餘了,中年人了,看上去臉色紅潤,膚質細膩,精神飽滿得像個小夥子。而且李先生的精神出奇地好,他每天都是晚上12點睡覺,早上六七點起床,然後從8點開始辦公。這樣的工作強度,就是他手下的小青年也受不了,但他並不感到疲倦。李先生還喜歡旅遊,基本上每年都要出國一兩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