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快樂的是,當我媽說起我那遙遙領先的排名時,旁邊一眾大媽羨慕的眼神給我媽帶去的滿足感。我還快樂的是,老師總是會優先考慮到我的特殊情況,並且願意傾聽我的想法。我更快樂的是,家裏從來沒有因為我的學業成績爭吵過,簡單來說就是讓大人省心。
不過,說實話,初中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在別的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上學和小夥伴們玩耍時,我和一幫尖子生在實驗室裏討論競賽題,每晚補習到八點才能回家。
我從前的玩伴都離我而去,身邊的朋友變成了優秀但似乎不愛玩的人,我們在一起探討解題思路,也會在每次考完之後對題目,然後堅稱自己考砸了,還會回去難過一宿,其實不過是這次試卷出難了,大家都一樣。
生活除了“三點一線”,就再沒有驚喜可言。我不能和朋友出去浪,也不能一個人出遠門,更不能長時間跑到鄉下去玩。
我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也不再期盼有什麼意外,甚至晚上開始做噩夢。
我把每一次的考試都看得很重要,因為我是別人家的孩子,要是考砸了,那就會壞名聲。我也把自己的言行看得很重要,因為我代表了一種榜樣,要是幹出什麼偷雞摸狗的事,那就會丟麵子。我更把自己太當一回事,和別人說話帶著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培養的優越感,其實真正遇見比我強的人,卻又無比自卑。
於是,在這種自負和自卑之間,青春期的無助顯露無遺。
並沒有人告訴我,你應該問問自己想要什麼、害怕什麼、恐慌什麼。父母說的永遠都是他們期盼的,老師說的也永遠都是他要求的,朋友說的也永遠都是她想要的。而我,也在這樣的環境下,被驅使得越來越不像兒時的自己。
說來也好笑,我那時候甚至每天思考,人為什麼活著,宇宙是什麼樣的,如果我不是我,那這個人會有什麼行為;為什麼男人會喜歡女人,社會為什麼禁止我們戀愛,人們除了繁衍後代,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明明有錢卻還想要那麼多的錢,有了錢卻也不花錢,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當時我媽覺得我入魔了,所以整夜整夜陪我聊天,足足陪了我三個月。
我在青春期並沒有什麼叛逆,但本質卻一樣,都是因為迷茫和無知,所以在尋找意義。叛逆的孩子找的是存在感,我也一樣。
我很羞於告訴任何人那段經曆,因為我媽說這是不光彩的,可其實並不是。你之所以不敢說出來,因為你還在意,如果你真的不在意甚至已經正視它的存在,那麼就不是什麼大事。
所有的秘密,都是因為遮遮掩掩才讓人充滿好奇。肉體是這樣,心事也是這樣。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能有多美,能有多驚世駭俗?時間久了,還不是被忘在腦後,甚至連飯後談資都不夠格了?那些醜聞,那些隱秘,那些不光彩,都會在時間的發酵下慢慢沉澱,消失,遺忘。
人們太容易憤慨,也太容易原諒,更容易喜歡,情緒總是一時的,來得快,去得也快。能夠在大風大浪中挺下來的,那就是未來的英雄,例如我喜歡的女神湯唯,又例如能上中國TED的伊能靜。
我們都活在一個需要被人認可和尊重的環境中,所以我們才成了需要別人抽動的陀螺。
但現在的我卻不會像青春期那樣,為了別人的期待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我不知道其他“別人家的孩子”是不是和我一樣,曾經並不是出於本心而擔負了無數的期盼和壓力。
有人說,優秀是一種習慣。
我相信這個說法,但我卻覺得,這個習慣背後,是各種高於一般人的壓力和強迫,逼著自己始終走在這條道路上。一些人喜歡,他們蓋過優秀成為卓越;一些人堅持住了,他們付出很多保持優秀;而另一些人則被淘汰,歸於平庸後憤憤不平,卻又無力掙紮。
可無論哪一種,隻要心境平和,認清自己的所需所求所能,都可以在這難得的人生路上走出一番精彩。
並不是所有人都天賦異稟,因此可怕就在於,自己成不了天賦異稟的人,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於是蹉跎啊蹉跎,把遺憾和埋怨留給下一代,代代相傳,連綿不絕。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希望我將來的孩子,可以成為自家的孩子。我也會為你努力,創造這樣的環境。
因為你始終是你,不是我未來希望的延續。
有時沉默更可怕
1.
我從小就很害怕沉默,這比爭吵更讓人絕望。
高中的時候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倆幾乎是形影不離。旁人總是打趣我們,說是連體嬰兒,我們兩個也就這麼肆無忌憚地瘋下去。
當時她是住校生,我家卻離學校很近。她總是嫌棄食堂的早餐很難吃,但住校生不能輕易出門買早餐,所以我每天都會騎車路過包子店,給她帶份早餐。為此我還充當了好多人的早餐快遞員,後來因為實在帶不了那麼多的早餐,就拒絕了其他人的要求,但她的早餐每天必到。
前桌的女孩有次取笑我說:怎麼感覺你像是笑笑的男朋友,你這麼寵她可不行啊!
我很無語地沒反駁,但隻有我知道,她也一樣在寵著我。我是個很情緒化的人,但一般不表露出來,隻有身邊最親的人才能感知到。天氣不好心情就糟糕,事情一不順利就陷入低沉,把學習看得比什麼都重。青春期的我,敏感得就像是一隻刺蝟,她卻願意打開她的盔甲保護我。
當然,這不是愛情,我也不是“蕾絲”。隻是無論什麼樣的感情都會產生占有欲和嫉妒感,這種感覺容易讓人崩潰,尤其是友情,畢竟她不止你一個好朋友。
2.
高一下半學期的時候,我們班裏來了一個轉校生尤米,白白淨淨的一個女孩,很文靜。
笑笑一直是一個陽光活潑的女孩,她就像一個小太陽讓身邊的人充滿笑容。尤米剛來的時候很怕生,平常也是一個人去吃飯,體育課也不大愛和我們玩耍,有什麼集體活動也找不到夥伴當搭檔。因為她也是住校生,和笑笑一個寢室,笑笑晚上回寢室的時候漸漸會和她一起回去,也會開始陪著她去食堂吃早餐。
有次上體育課的時候,笑笑很認真地問我:以後我們玩耍的時候能不能帶著尤米一起?笑笑說看著尤米一個人挺孤單的,況且她還不能適應新環境。我自然讚同,因為我也挺想幫尤米,畢竟一個人是很辛苦的。於是,我們三個開始愉快地玩耍在一塊。
但是,這種關係總是不穩定的,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少女來說。沉默的開端是因為生日禮物。我生日的那天,收到了一份並不滿意的禮物,往年的生日笑笑總是會給我最想要的禮物,比如四葉草項鏈、棒球帽。可是今年我收到了一個玩偶,還是隻bear。我雖然從來不說我討厭玩偶,但是我對有毛的東西都敬而遠之。
最終我還是很高興地收下了。尤米開心地對笑笑說,你看吧,我就說她一定會喜歡的。尤米送給我的是一個玩偶掛墜,笑笑說她們兩個挑了很久。看著她們倆之間的默契,不知道為什麼,我整個人頓時愣住了。
3.
第二天上學的時候,我給笑笑和尤米帶了早餐,因為排隊的人很多,我等了很久才買到,結果光榮地遲到了。進學校的時候,被抓住扣了分,我一上午的心情都很糟糕。
進教室的時候,我把早餐放在了她們兩個的桌上,笑笑湊過來跟我說:“你今天怎麼遲到了?”
“還不是因為那家包子店每周一人都特別多,你趕緊趁熱吃吧!我得寫份檢討書了,鬱悶死了!”
“你以後不用幫我們帶早餐了,尤米說食堂的小米粥挺好喝的,我今天嚐了一下覺得還不錯,以後我們在食堂吃好了,你也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我笑著說好,心裏卻不是滋味。那天後來,我再沒理過笑笑。她坐我的右手邊,下課的時候她會湊過來看我在幹什麼,每次她一靠近我就起身離開,假裝上廁所。次數多了,她覺得尷尬,就和她前桌的尤米聊天。
4.
我們就這樣沒理對方好幾天,我總是會以各種理由避開她們兩個。我用沉默宣泄我的怒氣,而笑笑以為沉默能夠平息我的壞情緒,美其名曰,冷靜一下就好了。
誰想到,事情愈演愈烈。我的回避非但沒有讓笑笑主動靠近我,反而讓笑笑和尤米之間的感情變得更深。
笑笑知道我在生氣,卻不知道我為什麼生氣。她以為我一定是“姨媽”來了,於是那幾天也就正常地和尤米有玩有吃的,還會一起探討作業。可是看在我的眼裏,就是可憐的自己被拋棄了。
因為愛得越深,所以占有欲越強,對天蠍座的我來說,尤甚。
我開始和身邊的其他同學玩耍,也和一些鎮上的孩子一起騎車回家,再也不給笑笑和尤米帶早餐,反而有時會給前後桌帶個早餐改善夥食。中午吃飯的時候會和另一幫人一起,體育課玩遊戲也是和她們一起,晚上也會和她們一起上競賽課。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朋友也越來越多,可心裏卻堵得慌。
5.
我和笑笑之間,就像隔著一堵沉默的牆,逾越不過。
有次我們兩個偶然碰到,麵對麵走過,隻互相看了對方一眼。她有很多疑惑,我也有很多好奇的問題,可時間久得讓人說不出口,仿佛一開口就會向對方認輸一樣。於是,隻能各自擦肩而過,像是互相不認識的陌生人一樣。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半年。
高二的時候,學校分文理班。我考去了理科實驗班,而笑笑和尤米一起去了文科實驗班。高二期末考試結束的時候,全班建議說開個離別聚會。
我沒去。因為不想麵對分別的場景,尤其是當年的三人裏隻有我去了理科實驗班,感覺像是被拋棄了一樣。這該死的自尊心!
6.
聽說,笑笑那天喝醉了,拉著尤米講了很多我和她之間的故事。她一個勁兒地問尤米,為什麼我和她之間會變成這樣,為什麼把她當成透明人,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尤米後來找到我,說她從來沒見過笑笑這麼難過,她也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我和笑笑之間會變成這樣。她說她想了很久,覺得唯一的原因可能是她插足了笑笑和我之間的關係。她還說,如果真的是這個原因的話,希望大家能攤開來說清楚,她是真心把我和笑笑當最好的朋友的,她不想因為自己失去兩個朋友。
我說,不關你的事。有時候一個很小的矛盾拖著不解決,總是以沉默回避的話,時間久了,也就說不出口了。我和笑笑之間其實沒什麼大不了,隻是現在真的不知道該開口說什麼了。
後來,我和笑笑算是和好了,隻是關係再也回不到當年的親密無間了。
有時沉默更可怕,時間越久,越會吞食你們的感情,直到消失殆盡。不光是友情,愛情也是。
如果現在的你正在和你愛的某人賭氣,別總是用沉默回避問題,有時候吵架都比沉默要好,至少這還能證明你們相互在乎。沉默久了,再深的感情都容易瓦解掉。
你那麼努力,為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