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提筆開篇這天,恰好是2012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我一早趕到辦公室,迫不及待地點開了網站,關注起各州開票的實時戰況。對於美國人民而言,這天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不僅是因為他們行使了民主權力,更是因為在這一天,將驗證他們對這個民族又一個四年的美利堅夢想。
看著候選人一天出現在3個州參加6場集會玩命地拉票,看著選民清晨便在寒冷的投票站前排起的長隊,看著紐約帝國大廈的塔頂用紅藍兩種顏色顯示著選票的實時變化。我明白,這已不單單是一場盛大的活動或曠日持久的籌款競賽,而是一種植根於每個美國人心中的民主文化,這種文化時刻提醒著世界,這裏充滿著夢想。
臨近中午,同事們陸續吃飯散去,我守在電腦前,就像盯著準備換手的股票價格一樣,等待最後的結果。隨著俄亥俄、科羅拉多等關鍵搖擺州計票結果的出爐,塵埃落定,勝者獲得了303張選舉人票,和我頭一天的預測僅差10票。
第一時間,芝加哥民主黨競選總部召開了盛大集會。和四年前唯一不同的是,地點沒有選在露天公園。主角很快到達現場,並發表了獲勝演講,依然是毫無懸念的精彩。我留意到,又一次,直播鏡頭前,很多美國人哭了,這其中既有黑人、白人也有黃種人。雖然已經是美國的深夜,在他們的臉上卻找不到一絲倦意,閃光燈點亮了麥考米克(McCormick)會展中心,民主黨支持者們相互擁抱,歡呼聲響徹著整個會場。在別人當總統的盛宴中,民眾似乎比總統本人還興奮,因為他們意識到,“美國夢”是存在的。此刻,他們離自己選出的總統如此之近,就如同和自己的夢想如此之近一樣。這種距離被拉近的感覺,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世界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敢說你懂營銷管理—
寫書的願望在我,是早就有的。記得小學3年級時,老師問我有什麼夢想,我說想要成為科學家,還要寫自己的書。後來偷看到其他同學的答案,大夥幾乎都一樣。填鴨式的教育,讓我們的頭腦變得缺少創意。由於學習成績不算拔尖,我很早就被告知,根本不是做科學家的料,便也不再去想了。然而,寫作的習慣得到了較好的保持。大學時,幾位誌同道合的朋友對我影響很大,我做了校園記者,由於比較勤快能吃苦,後來居然還當上了記者團團長。畢業後,也給報社雜誌投過稿。不過,寫這本書,是最近方才下定決心的。我決心由此啟程,追尋自己的一個“中國夢”。
謹以本書送給每一個懷揣夢想、努力拚搏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