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協助追查(1 / 2)

李隆基被哭得心煩意亂,無奈還要安慰魯國公,“魯國公你且不要著急,先聽完大理寺回話,朕自當為你做主。”

張說見此繼續說道:“雖無直接證據,但王吉嫌疑最大,臣請陛下旨意搜查國舅公府,提審嫌犯王吉。”

李隆基也是為了穩住魯國公,便點頭同意道:“正該如此,國舅想來也沒有異議吧。”

王守一心中打鼓可又不敢拒絕,隻好回話道:“臣不敢。”

“另外,張貼告示全城搜查。”李隆基補充道,轉而麵向魯國公,“魯國公放心,朕定會給你個說法。”

雖然張說並無偏袒王守一,可魯國公擔心他隻是做做表麵文章,便請旨道:“臣請求與大理寺同去搜查。”

“魯國公,你不要逼人太甚,我兒雖有嫌疑但還無定論,國舅府豈容你隨意亂闖。”王守一有些著急,也不顧李隆基在上,馬上回嘴。

不過此話也在理,況且也沒有當事人參與案件偵破的道理,可是魯國公顯然信不過大理寺,李隆基忖度著說:“魯國公此案朕會親自督辦,大理寺偵查,朕會派人監察,你自當放心。”

聽李隆基如此說,魯國公也隻好暫且同意,當天李隆基便下旨任命範秦苑為監察禦史,參與此案偵辦。

話說範秦苑與張說領旨搜查國舅府後卻一無所獲,的確找不到嫌疑犯王吉,這讓魯國公更覺得大理寺也在偏袒,三天兩頭到李隆基麵前鬧一次,弄的他是頭大如鬥。

“你們說,究竟是怎麼回事?”李隆基氣急敗壞的來回踱步質問。

張說拱手說道:“辦案講究雷厲風行,最忌諱拖遝,十六衛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卻無法立刻緝拿嫌疑犯已經失了先機,而後大理寺接手卻被章程牽絆自然給了嫌疑犯轉移的時機。”他這話似有不滿,同時也體現出製度漏洞,十六衛作為門下省機構無權入國舅府拿人這是第一個漏洞,大理寺雖是中書省機構又因涉事雙方是宗室而舉步維艱這是第二個漏洞。

李隆基也知道有些舊製漏洞百出,可當今之際是穩定民生,所以便將禮法整修的工作一直推後,才會生此事端,“如此說來這件案子還查不下去了?”

張說是個嘴硬的人,不會阿諛奉承,否則這樣一件不討好的事情也不會落到他頭上,見他不答話,範秦苑隻能上前一步回話道:“陛下,此事我們雖失了先機也不是沒有辦法追查,張大人已有良策隻需陛下首肯。”

從貞觀殿出來的時候,張說有意請範秦苑過府商討下一步具體措施,二人便一同出宮,剛到宮門口便遇到下學的世子們,隻見一小童迎麵而來,鞠躬行禮道:“先生,父親。”

範秦苑看了看小童,又轉向問道:“他竟是你的兒子?”

張說不明這有何奇怪,細問下才知,那一日弘文館內二人的對話,原本以為範秦苑不過是陛下親信,現在才得知竟是弘文館先生。

“範先生,真是失敬。”到了張府,二人入正廳就座,待下人準備好酒菜張說舉杯賠禮道,“之前不知先生身份,多有得罪。”

“張大人哪裏的話,你為主審,我乃監察,主次分明怎會有得罪之說。”雖然隻與張說接觸幾日,但從他處事風格中也能窺探一二,他為人正直,又善於思考,行事穩健卻不失雷利之勢實在難得。

張說搖搖頭,苦澀的說:“主審?這個案子還需要什麼主審,不過是出力不討好的瞎忙活。”

範秦苑詫異的問:“張大人怎會這麼說呢?”

張說冷靜分析道:“這個案子十六衛送到大理寺的時候我就知道人犯定是王吉,不過也肯定不好歸案,王吉是王守一的獨子,他怎會輕易讓我們帶走,肯定會藏匿起來。”

範秦苑不解的問:“張大人為何這麼肯定犯人就是王吉?”

張說大笑道:“原因有三,其一是在場人證之言,雖未看到行凶過程不過二人同入廂房卻是眾所周知,廂房除了門以外沒有其他出入口,又不見他人入內。其二是王吉逃走,若無心虛為何要逃,現在更是躲藏不出。其三便是這個。”

說著話他從懷中拿出一張皺皺巴巴的信紙,範秦苑上前細瞧,上麵寫著欠條,不過欠款人既不是魏亮也非王吉,倒是借款人寫著王吉的大名。

“這是什麼?”範秦苑一時沒能看懂,便請教張說。

他小心翼翼收好,繼續說道:“這是我從魏亮手中找到,就算是死他還握的緊緊,可是上麵內容又與他無關,你不覺得奇怪嗎?”

範秦苑想了想說道:“借據是王吉的,可為什麼會在魏亮的手上呢。”

“想來這就是他們衝突的原因,為一個普通的借據大打出手?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張說意味深長的看向範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