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韓生剛好新婚過後,和顧女琴瑟諧好,十分恩愛,然而,常常坐著,對著空中歎息,拿出玉佩來把玩,也時時不禁傷心流淚。
一天,顧女見了,詢問他是怎麼回事,就從他手裏奪過玉佩,想拿去收藏起來,不讓韓生見到,可是不小心,玉佩墜落到地上,碎成了兩半。
韓生惱怒不已,氣憤地走出家門去,忽然遇到了宋媼。
宋媼不屑地看了他幾眼,說:“聽說新人很讓人滿意,你也想聽聽故人的消息嗎?”
韓生急忙向她詢問綺琴的境況,宋媼就一一地給她講述近來的事,還沒說完,韓生已大哭起來,說:“我對不起綺琴,我還有什麼心思活在人世啊?”於是,就出走了。
想到青田去拜訪他的好友,跟著他學習劍術。
走到了括蒼山中,遠遠地看見有兩個風姿綽約的女子,走在前麵,為他們獨自在山中行走而感到驚訝,策馬追上去,再一看,其中一個是綺琴,另外一個就是繡春。
驚駭地問道:“你兩人怎麼到了這裏?”
綺琴抬起頭來,看見了韓生,似乎滿懷怨怒,繡春眼睛微微轉動,更覺得很是惱怒,小聲說:“小姐,我們快走。”相互挽著轉入林子中去了,始終不回頭來看一眼。
韓生跟上去,走了幾裏,到了林子盡頭,就是陡峭的崖壁,直如雲霄,山中煙氣迷蒙,根本無路可走。
綺琴和繡春聯步走上山,到了山腰,崖壁砑地一聲打開,綺琴先進去,繡春也跟著進去了。
韓生攀援著木藤,也上到了山腰處,也不見崖壁上有什麼縫隙,對著呼喊,也沒有什麼回應。
灰暗的月亮升起來了,山穀中發出陣陣呼嘯狼號之聲,韓生從上往下看,見一灣澗泉,流淌在山間,十分清澈,猶如一麵鏡子,仿佛綺琴和繡春就在其中。
韓生也不懼怕,朝著那裏走過去,而已身在平地了。踟躕徘徊,到了天亮,也不再進城去,一心想渡過江,到靈隱寺削發為僧。
到了冷泉亭,遇到了一個僧人,笑著迎麵走來,對他說:“你也想出家修行嗎?但那裏從來沒有色界仙人,況且鴛鴦薄上還有一樁公案,還沒有了卻,怎得妄想升天?”
韓生向他拜了兩拜,說:“隻求懺悔冤孽而已。”
僧人笑著道:“這就足以證明你情根未斷了。”
韓生又拜了兩下,說:“還求解脫。”
僧人叫他仍回山中去找綺琴,韓生感到有些為難。僧人顯得惱怒起來,俯下身拾起一塊磚頭,擲給韓生道:“去,去!拿去敲打石壁,門就開了。”
韓生知道他一定是一個非凡的僧人,就接受返回了。
渡過江,又回到山中,沿著岩壁攀爬上去,才敲了幾下,聽到崖壁中有人感歎道:“負心郎,你既然知道有今天,有何必當初呐!”聽聲音像是繡春。
韓生正側耳傾聽,忽然石門豁然打開了,韓生無比歡喜,一下躍進去。
裏麵琪花瑤草,雲霧繚繞,像是進入廣寒仙宮中,轉過幾折之後,看見綺琴身著華麗的服裝,倚靠在石欄邊,正拿著一隻紅梅插到發髻上,瞥見了韓生,正想要躲避。
韓生上前去,拉住她的衣袖,先向她承認自己負約之罪,然後訴說相思之苦,就解下佩刀,準備自殺而死,綺琴急忙奪過去,說:“我死了之後,因為我是憤恨而死的,冥王準許我們還魂重生,然而,我和繡春都已無意再活在人世了。我也知道負約之罪,不能全怪你,但也不能不讓人耿耿於懷!現今讓郎君拋棄骨肉,艱險跋涉到這裏來,這讓我怎麼安心?然而,自從遭遇劫難之後,回憶起塵世,對人世的一切,已冷如冰霜了,今天當和郎君為世外之交,了卻今生的緣分。要是說什麼兒女之情,那麼就請你回去。”
韓生就請求隻作為知己之友,也不願回去了。
過了一些時間,也漸漸地親近起來,閨房之事,也猶如閨中畫眉,充滿了樂趣。綺琴不堪侵擾,就請繡春來代替。
從此,煮石為糧,采花為釀,過了一年多,繡春也生了一個兒子。
沒多久,刮起了秋風,庭中落葉隨風飄舞,韓生不禁想起家來。綺琴勸他回去看望一下,韓生又不忍心和他們別離。
綺琴拿出一件羽毛織成的衣服,交給韓生,說:“這是飛遊女送的,要是你還能記得我們,穿上它,半天就能飛回來了。”
韓生披在肩上,看自己居然變成一隻鳥了,試著張開翅膀,扇動起來,翩翩直飛入空中去了。
頃刻之間,就回到了家中,四處一看,都已不是原來的樣子了,詢問他的妻子在哪裏,也已死了。隻有父親病重垂危,韓生進去看他,已不能說話了,父親見到了他,一陣哀慟就死去了。
韓生身穿孝服,哀傷不已,等父親葬下之後,他也穿上那件羽毛衣服,飛走了,也沒有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