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別的是,作者一生從未踏進過這家書店,沒能看看這個書店和跟她通信的人。這本通信集有喜悅,有微笑,充滿文學跟書的愛以及一些漂亮的記載和思考,同時也帶著淡淡的憂傷。
海蓮·漢芙是典型的美國女子,寫東西非常直接,她迷上這家書店緣於她朋友曾去倫敦看過,並描述給她:“這是一間活脫從狄更斯書裏頭蹦出來的可愛鋪子,如果讓你見到了,不愛死了才怪。……極目所見全是書架,高聳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書架,橡木架麵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雖已褪色仍徑放光芒。”
在書裏我們看到她是如何跟對方通信的,她罵這家書店的經理弗蘭克·德爾,說你們竟然忍心用一本古書拆出來的紙來包書,這不是很不像話嗎?後來德爾回信給她解釋說那本書是早就散掉的,我們也沒辦法。後來海蓮·漢芙又罵他們,因為這家書店的店員感激她,給她送了一本書當聖誕禮物,上麵還寫了一張卡片。她回信說:“你們另外寫了一張卡片,而不直接題簽在扉頁上,我真希望你們不要這樣過分拘謹。如果我猜得沒錯,這一定是你們的‘書商本性’作祟使然吧,你們擔心一旦寫了字在書上,將會折損了它的價值。差矣,你們如果真能這麼做,不僅對我而言,對未來的書主,都增添了無可估算的價值。我喜歡扉頁上有題簽、頁邊寫滿注記的舊書;我愛極了那種與心有靈犀的前人冥冥共讀,時而戚戚於胸、時而被耳提事麵命的感覺。”
海蓮·漢芙雖然是二流的作者,但絕對是一流的愛書人。她說“我從來不買沒讀過的書”,換言之,買的書一定是讀過的,那還買來幹嗎?她形容說:“否則,不就像買了一件沒試穿過的衣服同樣下場嗎?”
弗蘭克·德爾則讓我們看出了典型英國書店人的感覺,有點拘謹,有點幽默,但非常有意思。他在第一封給她的信裏說:敝店能夠滿足您三分之二的要求,解決您三分之二的困惑,那些您要的書,我們能夠找到三分之二。《查令十字街84號》被搬上大銀幕時,弗蘭克·德爾由老牌英國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真是惟妙惟肖,演出了書店人該有的博學、溫文爾雅,有一點拘謹,又有點冷嘲熱諷的幽默。
每當看到這樣的書店,這樣的店員,就覺得應該向所有明智的女士們提出一個謙卑而且大膽的建議:與其選擇一個富翁,不如選擇這樣一個書店的店員。或許不是很有錢,但是你想象一下,在那樣的環境下,他們會點一根煙,有一個水壺的水正在燒著,準備煮咖啡,你會看到他正在優雅地跟客人談論著最近進了哪一本狄更斯的絕版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