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來亨突然北上是去幹嘛?
李來亨北上是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他必須在建立河南根據地之前,在東北和朝鮮有一支相呼應的戰略援兵。他準備在大雪之前橫掃遼東,打過丹東,跨過鴨綠江,和朝鮮聯盟。
當然,與朝鮮聯盟不是件容易的事,努爾哈赤、皇太極就早已經把朝鮮征服了,現在李來亨要和他們聯盟確實很困難,因為,他沒有和他們聯盟的基本條件。但是,李來亨打算試一試,至少,他要讓朝鮮那邊知道,滿清統治中國還有一道坎需要逾越,那就是李來亨軍團這道坎。
朝鮮民族與中華民族有著不可分割的一種曆史連續,他們倔強、頑強,他們可以屈服於大國,但又不會完全被屈服,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反抗和對立,除非你有足夠的力量震駭他們。
朝鮮是大明的藩國,但現在,或者很多年前他們成了滿清的有力支持者,軍糧、兵員,他們源源不斷地為滿清輸送。
李來亨北上東進速度迅猛,很快就打到了沈陽,滿清鎮守東北的兵力本就已經很薄,突然麵臨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整個沈陽慌作一團。
原本準備去北京住進紫禁城的順治小皇帝已經回到了沈陽,現在李來亨部隊突然劍指沈陽,明擺著就是針對滿清皇帝而來的,所以,沈陽相當緊張。
沈陽已經向南派出了十幾批人馬向多爾袞報告和求救。
鎮守沈陽的親王們連開了好幾次會議,最後一致決定,把皇帝藏秘起來,全城軍民全部守城,死守,等候多爾袞大軍的回援。
李來亨也很有耐心,也很有膽量,他在沈陽城外一連七天按兵不動,既不攻城,也不遠走,他們就在沈陽成外圍轉悠,弄得城內軍民人心惶惶。直到第八天,李來亨收到多爾袞大軍北上增援以後,才突然提兵越過沈陽,繼續東進,直奔丹東。
來到丹東城外,城內本就隻有少量駐軍,用於維護地方治安的,突然發現一支萬人隊伍的軍馬,他們還以為朝鮮出了什麼大事,清廷派兵平亂,所以,他們也不問,趕緊開城門迎接。等他們開了城門一看,才發現,都是些沒有辮子的隊伍,才知道此門開錯了。
李來亨在丹東城沒有殺人,因為城內官員和兵將很配合,殺豬宰羊,好酒好肉招待他們。當晚,李來亨就派出一隊人馬,和丹東知府一道出使朝鮮,請朝鮮國王,或者王子、大臣來丹東議事。
丹東離平壤不遠,直路隻有三百來裏,快馬一天就到。朝鮮國王一見是丹東知府來請,以為是滿清政府派他來傳達什麼重要指示的,等他們說明來意是請他去丹東議事時心裏很是不高興,他還沒弄清使者不是代表滿清的,心想,到滿洲去議事,多半沒有什麼好事,不是要糧就是要兵,肯定不會是為了喝幾碗酒,也不會是為了吃幾塊牛肉。所以,他找借口說,天氣馬上就要變壞,他身子有風濕病,不能受寒,有什麼指示就請知府大人直說了。
丹東知府正不好說什麼時,李來亨的使者說,王爺你這趟丹東必須得去,沒有讓你去北京就是對你天大的照顧了。這次請你去丹東,是要你去見個人,這人,誰想見,也不是說見就能見的,一般人根本就見不到的人。
朝鮮國王一聽,心裏暗暗吃驚,難道滿洲國的福臨小皇帝來丹東了?他來丹東幹什麼?
既然順治皇帝到了丹東,作為藩國的國王就沒有不去見的道理,所以,他帶領朝廷的重要人物一同快馬加鞭往丹東趕。
來到丹東,朝鮮國王李世宇一見坐在主位的年輕人頭上沒有辮子,莫名其妙起來,心想,這人不是漢人嗎?漢人怎麼到這裏來了?這人是誰呢?
正狐疑,李來亨說話了。
李來亨看著狐疑的朝鮮國王,他笑了笑說,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李來亨,大順王朝的李來亨軍團首領,千裏前來丹東,就為了見見你。本來,我到朝鮮來也可以,但我一萬精銳太過顯眼了,突然出現在你們平壤城下,我覺得不禮貌,所以就隻好勞駕您了。這次來的目的隻有一個,告訴你一聲,你們原來是大明的附屬國,現在你們投靠了滿清,我理解,弱國無外交。今後,我李來亨會要把滿清消滅的,所以,在我與滿清交戰期間,你們盡可能的不要資助滿清政權,如果你們能策應我的話,我會記在心裏,對你們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