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十多天時間,長安發生如此巨變,李來亨怔怔地聽完了老九的彙報。
半晌,他說:“老九,就這麼定了,我們突圍,殺回伏牛山。”
這是他最近苦苦思考的對策之一。
本來,他準備西進和李自成夾擊清兵,但西進的必備條件是李自成有東進的積極準備才行,所以,他苦思多日,唯有一策可以扭轉時局——他領兵填補李岩留下的空白,回伏牛山。
回伏牛山,郝搖旗得心應手,他的老根據地,到了那裏郝搖旗部的戰力會陡然提升許多。其次,伏牛山處在中國核心區,四麵皆可出擊,李自成即使不在陝西而轉移到湖廣,他在伏牛山一帶同樣可以策應李自成。三是隨著事態的發展,萬一清兵進攻江南,李來亨就可以東進斷其後路。當年嶽飛抗金要從南麵北伐,打到朱仙鎮已經是非常艱難了,現在李來亨在河南發展,朱仙鎮還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所以,李來亨準備堅守河南。還有一個原因,李來亨不能跟太多的人講,有個人在熊耳山,他可以成就李來亨的事業。
“如果皇上不同意放棄北京,或者他下旨招我們回援襄陽,那怎麼處理呢?”郝搖旗不得不說出他的顧慮。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九明白李來亨的戰略意圖,所以他代替李來亨回答郝搖旗。
“不是,不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是今後我們不再受李自成節製!”李來亨說。
“啊?!”眾人驚呼。
郝搖旗、穀英、穀可誠都追隨李自成多年,現在李來亨突然說出這種話來,他們雖然對李來亨無比的尊敬和敬仰,但他們還是震驚不已。
“你們,按年齡來說都比我大,跟隨李自成的時間也比我久,你們對李自成的忠心我理解,但是,大順已經完了,大順朝還沒真正建立起來就嘎然而止,錯,不是別人的錯,是李自成的錯。並且,他還在繼續錯下去。我們不能盲目去追隨一個人,這個人往死路裏走時,我們不能跟著也走進他的墳墓。現在,我們應該建立自己的武裝割據了,今後,如果大順朝的人馬還在,我們仍然是一家,李自成沒死,他還做他的皇帝,但現在,我決定自己幹了。”
李來亨說完,犀利的眼神掃視了各位一遍,“你們,我希望還是我李來亨軍團的人。”
這是他在征求他們的意見。問他們選擇誰。
一片死寂的沉默。
這難以決策的選擇,對誰來說都是很痛苦的。
郝搖旗、穀英、穀可誠,他們都是李自成的將軍,現在,李來亨脫離李自成,對他們來說當然是很艱難的。這幾年,他們是李來亨軍團的一份子,隻有在這裏,自己的能力才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對李來亨敬佩加崇拜,他們當然更願意跟隨李來亨幹。可是,突然要他們脫離李自成,心裏是很痛苦的。
李來亨沒有過多地解釋,也沒有太多地動員他們留下,他隻是堅定地說:“滿清,我李來亨哪怕是用一輩子的時間,也要把你們趕出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