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彩麥穗 太乙收徒(2 / 2)

烈山嚐草選五穀時,隻因他天生肚皮透明,能看到五髒六腑、十二經絡,任何物體到了烈山的肚子中,便能看的一清二楚。

一天,烈山路過一片樹林,看見一隻獐鼠吃了巴豆,腹瀉不止。烈山心善,便把它放在一棵青葉樹下休息,過了一夜,獐鼠奇跡般地康複了,原來是獐鼠*了青樹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烈山摘下青樹的青葉放進嘴裏品嚐,頓感神誌清爽、甘潤止渴。烈山教人們種了這種青樹,它就是現在的茶樹。這就有民間傳唱著“茶樹本是神農栽,朵朵白花葉間開。栽時不畏雲和霧,長時不怕風雨來。嫩葉做茶解百毒,每家每戶都喜愛”的山歌。

這天,烈山路過族人種莊稼之地,忍不住自己動手,便用石片在地裏敲著、走著、喊著;“草死,苗長。”後來,人們變懶了。天熱時,用繩子把石片吊樹上,人們坐在樹下敲著,喊著。草也不死了。沒辦法,人們拿鏟子鏟草。地曬幹了,鏟草費力氣。有的勁使猛了,鏟子也彎了,翻過來扒,比鏟著得勁。從此有了鋤。

就這樣薑姓部落漸漸強大了起來,四周的一些部落,也舉族投向了薑姓部落。薑姓部落的規模也一再擴大。烈山的名氣也傳了出去,一時之間,烈山在人族中的名聲大振。

薑族部落首領少典,也就是烈山的父親,年紀老邁,見神農有勇有謀,是難得的人才,便在部落長者的一致認可下,將薑族首領之位禪讓給了烈山,從此,烈山便改名神農,意為做一名神奇的農夫。

不久之後,遠在陳都的伏羲,也聽聞神農的做為,不由對其大感興趣。此人居然解決了自己都為之頭痛,苦思冥想而不得解決之道的食物問題。看來其必是一位真正的大賢。

此時的伏羲,早已是老邁不堪,在創出八卦之後,伏羲便知曉自己已是功德圓滿,留在人族的時日怕也不多了。於是,伏羲也開始尋找能繼承自己,成為人族共主的人。如今知曉神農氏之後,便決定見見他,看看神農氏是否一心為人族,是否有資格成為新的人族共主。

於是,伏羲從陳都出發,向薑姓部落而去。薑姓部落的人在得知伏羲這位人族共主要來自己部落之時,不由的都有些激動和光榮。畢竟,如今的人族經過這些年的修養,已逐漸恢複元氣,部落眾多,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伏羲這位人族共主去過的部落並不多,所以薑姓部落的人才會感到光榮。

在薑姓部落裏伏羲見到了神農氏,在神農氏向伏羲見完禮後,伏羲將神農氏拉到了一邊。一邊問他一些對治理部落的問題,一邊觀察著他。一番問答下來,伏羲非常滿意,這神農氏果然是一位大賢,在治理部落的見解上,並不在自己之下。甚至還猶有過之。

便將神農留在身邊,幫助自己治理人族,從此時其,華夏大地上最大的兩個部落,陳都和薑氏終於融合到了一起,神農氏幫助伏羲治理人族,熟悉共主之職,積累經驗威望,伏羲教導神農氏如何管理人族,為人族謀福利。

當得知神農拜在太乙門下後,伏羲大喜,忙問道:“師弟,不知老師現在何處?”神農聽的一陣大奇,茫然道:“不知共主所謂老師是何人?”

伏羲答道:“難道師弟不知老師身份?”神農尷尬一笑,問道:“共主,我隻知道師傅名號太乙,不知有何身份,與共主是何關係?”伏羲一臉釋然,道:“老師名號太章天(當初鴻鈞叫眾聖在混沌中開辟道場,太乙自開辟後便一直擱在混沌中,自己領著眾弟子在東海呆著)太乙真尊,乃是聖人至尊,於百年前收下為兄,前段時間,為兄聞聽老師收下師弟,便一直好奇,當聽說師弟造出五穀種植之法,便有幾分肯定你便是師傅新收的弟子。”神農聽完伏羲所言,終是了然。

雖是在繪製八卦圖時,已然恢複前世記憶,明白前塵往事,與太乙師徒緣分已盡,但伏羲仍是記得太乙的大恩,對人族的教導之恩,故而還稱太乙為老師。

自此,神農便輔佐伏羲治理陳都,令人族更加欣欣向榮,更加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