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二李謀求入縣誌,不遺餘力藏石碑(3)(2 / 2)

兩個人急忙坐了村裏的“二等車”來到縣裏采買。“二等車”是村裏人為客人拉腳的那種水管自行車,在後座上捆著木板,墊上棉墊,讓客人坐在上麵,前麵車主蹬車。因為這個地區經濟落後,既有出租車的“小三馬”,更多的是這種二等車。兩個小夥子用二等把周幼軍和劉萬成拉到了縣裏。周幼軍和劉萬成便趕緊走進百貨商店,買了兩個碩大的早已落伍的帆布提包——也就是經濟落後的K縣吧,換個地方估計是買不到這種提包的。再買幾件不值錢的工藝品擱在裏麵,每人又買了一頂南方人喜歡戴的那種沙眼的太陽帽。然後就走出百貨商店,租了出租車就趕緊奔李家莊了。這次他們就沒有為了省錢而坐二等,因為時間對他們來講是非常寶貴的。尤其是周幼軍,現在兒子的水痘問題如同讓他懷揣25隻耗子,百爪撓心。

坐在車上,劉萬成問司機:“你的車裏有沒有油漬麻花的擦車布?”

司機嗬嗬一笑道:“這還用問,那個司機手底下沒有啊?”

劉萬成道:“借我用用。”司機便從座位底下摸出一團黑黢黢的油漬麻花的擦車布來,遞給劉萬成。劉萬成回手遞給了坐在後排的周幼軍。周幼軍自然是個聰明人,一下子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便用這團擦車布在兩個大提包上亂抹一氣。用古玩行的行話講,這叫做舊。兩個新提包一轉眼就變得髒兮兮、油乎乎了。這時,劉萬成又對司機說:“你的喝水杯挺破舊了,賣給我們吧。”

司機非常不解,說:“我這個玻璃瓶子原來是裝蜂蜜的,使了好幾年了,髒乎乎的,你們要它幹什麼?”

劉萬成說:“我們用它裝一種藥,瓶子越舊越好。”

司機感覺很好笑,說:“好吧,賣給你們,五塊錢。”

劉萬成說:“一個破瓶子要五塊錢?這麼黑?”

司機說:“愛要不要,我本來也沒想賣。”

劉萬成沒再說什麼,掏出五塊錢給了司機,然後回身把玻璃瓶子遞給周幼軍。周幼軍對一切心知肚明,趕緊將玻璃瓶子裝進提包。

劉萬成確實因為年歲大,社會經驗多,肚子裏的彎彎繞也多。出租車還沒進村的時候,劉萬成就讓出租車停車了,等結了帳,出租車走了以後,劉萬成對周幼軍說:“來,用地上的黃土把提包再塗抹一下。”

於是,兩個人的提包就真像用了很多年的了。當然了,眼光老辣的人仔細看的話仍然能夠看出破綻,但他們相信沒有思想準備的村裏人一般是看不出來的。塗抹一陣以後,劉萬成又問:“咱們要裝作無意中走進李家莊的,不能讓人看出咱們是有備而來,你說對不對?”

周幼軍現在對劉萬成挺佩服的,便說:“對對,這個思路對頭。可是,全村上千戶人家,難道咱們非得一家家進嗎?那不是三天也進不完嗎?咱們哪有那麼多時間?”

劉萬成又說:“是,那就隻能好好想想,石碑最有可能藏在誰家?”

周幼軍想了想說:“這得說那天夜裏誰家最有可能看到你們挖坑。”

劉萬成道:“肯定是就是離後河堤最近的人家。”

周幼軍點點頭道:“對,這個思路對頭,咱們就從離後河堤最近的人家開始,一家家進,也許就真的找對路了。”

劉萬成點點頭,抬腳就走。周幼軍緊緊跟上。於是,他們首先來到楊三槐家,敲響了小院的大門。此時楊三槐正在屋裏編柳條筐。楊三槐種地基本不賺錢,家裏有些活錢全靠編筐賣筐。村裏人都知道楊三槐手巧。他的三房兒媳婦也全是靠他編筐賣錢娶進門的。聽到外麵有人敲門,他以為又是來買筐的,就扯著脖子回應了一聲:“筐還沒編完,明天再來吧!”

“怎麼回事?不讓咱們進去?”周幼軍急忙問劉萬成。現在周幼軍的心理已經有些脆弱了,對各種挫折快要承受不住了。

劉萬成卻沒有回答周幼軍的話,而是繼續敲門,一邊高聲喊著:“家裏有人嗎?”

楊三槐的老伴,一個五十多歲的胖女人出來了,本來她正在西廂房做飯,見來人鍥而不舍,便出來打開了大門。劉萬成一進院子,就向胖女人鞠了一躬,用南腔北調的口音說:“我們是從南方來的喝古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