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她就從網上傳給了《蘄陽早報》值班編輯。而值班編輯看了文章感覺很好,現在圍繞狼山已經形成一個議論熱點,越是這樣的文章越是有讀者,所以,值班編輯立馬就決定采用這篇文章。
轉過天來,這篇文章就見報了。
一般人讀這篇文章,似乎感覺凡是爬狼山的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意外和阻力,一下子吊起胃口,急於知道下文,而且也會產生爬狼山一試身手的欲望。事情就是這樣,有危險的事情往往更有挑戰性,更刺激,更吸引人,更勾人腮幫子。而且,山上竟有古玉,這件事非同小可。誰運氣撿到一塊,豈不是一下子就發一筆橫財?價值十萬八萬很正常,上了百萬也未可知。天,這件事太有誘惑性了!
關於爬狼山會有阻力這一點,屬於生活常識,爬什麼山也不容易,太容易爬的山也沒什麼意思。但能夠撿到古玉確實是個誘惑。這也是二李讀這篇文章的感受。李壽文是個語文老師兼作家,擅長心理分析;那弟弟李壽武當過部隊幹部和企業老總,也擅長心理分析。看了紀麗妍的文章,他們倆一致得出一個結論:更多的人會湧向狼山。如果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山上石碑的事,最好盡快將石碑毀掉或移走。
而他們兩個都不是體力勞動者,幹這件事非找旁人幫忙不可。他們分析,找八卦村的人最方便,但恐怕不行。八卦村的人把狼山看做聖山,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舍不得動,請他們幫忙把石碑毀掉或移走,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弄不好會被告發,以破壞古文物的罪名被公安局拘留或逮捕。
隻能花錢從老家雇幾個身強力壯的農民來。悄沒聲地上山,悄沒聲地將石碑砸碎或抬走。
二李經過一番爭論,最後決定:帶幾個農民上山,扛著大錘,能砸,則砸碎,然後深埋;砸不碎,便抬下山,用汽車拉走。
想好了,兩個人便離開了蘄陽市,坐火車回河北老家找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