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暴戾之燕王掃北,為祭祖二李尋根(1)(1 / 3)

兩個年輕人狼狽不堪地倒在石碑前,一宿過去,他們仍然沒有醒過來。也許因為他們都身著雨衣並沒有覺得寒冷。但馬二楞說過,山上是有狼的。在山上久留,十分危險。

狼山有狼這件事,不光八卦村的人知道,外人也都聽說過。來自河北的李壽文和李壽武兩個人此刻正向狼山徒步而來。而他們來狼山的主因,就是因為狼山曾經鬧過猛狼,而這件事又與他們的祖上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李氏家族的先祖究竟是誰?現如今國內外不計其數的李氏家族後人在研究探討。李壽文和李壽武目前就正在尋根。

二李是親兄弟,李壽文比李壽武大兩歲。李壽文是河北省作家協會的會員,出版過好幾本小說,但是屬於不在作協機關開工資的那種作家。他的正式工作是K縣中學的語文老師,今年60,剛剛退休。弟弟李壽武是石家莊一家國企的老總,轉業軍人,今年58,剛剛退居二線。可以說,兩個人都有空閑時間。但他們近期打算卻不一樣,哥哥李壽文要尋根祭祖,而弟弟李壽武要約見多年前的老戰友。李壽文要拉著弟弟來尋根的時候,李壽武斷然拒絕道:“耽誤那工夫幹嘛?不尋根你就不是老李家人啦?”哥哥李壽文卻非常固執,不僅自己要尋,還硬把弟弟拉來一起陪綁。他現在有些急不可耐,好像非要把李氏家族的遠祖究竟是誰弄清楚不可。弟弟李壽武非常無奈,難道哥哥到了60歲,在鬧男人的更年期啊?但他還是跟著哥哥來到蘄陽市的狼山原始林區。但他跟哥哥打賭,說:“你要能把老李家遠祖搞清楚,我就輸給你一百萬,把家裏的三室一廳換成兩室。”

哥哥李壽文非常當真:“這話可是你說的!到時候我的兩室一廳就換成三室一廳!”

軍人說話豈有不算數的,弟弟李壽武要立軍令狀,哥哥李壽文道:“立那個沒用,咱簽合同,你要不兌現諾言,就上法庭說話。”

說簽就簽,這親哥倆硬是簽下標的一百萬的輸贏合同。事情悖謬而荒誕,但在二李身上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關於李氏家族的根底,先別說相關書籍,單是從網上查的,會一搜一大堆。很多姓李的人都在尋根。可不是麼,誰讓老李家有個寫了《道德經》開創道家學派的李耳,有個實施貞觀之治創出大唐盛世的彪炳青史的開明皇帝李世民呢?很多李氏家族的人穿鑿附會,甭管找沒找到證據,都說自己就是李耳或李世民的後裔。

有意思的是弟弟李壽武,他堅持說做就做李世民的後裔,絕不做李耳的後裔。李壽文問他為什麼,他說,李耳一名二聲講哲學,說到歸齊是讓人們退讓無為,想想看,人們能退讓無為嗎?社會還怎麼進步?

李壽文道:“我們雖然不能否定與李耳或李世民有關係,但我們不是硬往李耳或李世民身上掛的那類人,我們需要通過調查走訪和查閱資料來確定先祖。”話裏話外,李壽文還是對老子李耳心存敬意的。

李壽武道:“在袁英光所著《唐太宗傳》一書裏,說李世民是漢、鮮卑混血。其祖父和父親在北周時都相繼為唐國公。其祖母獨孤氏為鮮卑八大著姓之一,其母紇豆陵氏,也出身於鮮卑貴族。從血源上來說,在李世民身上鮮卑血源占主要成份。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鮮卑人的小趾甲是分兩瓣的;而我們現在李家的人,包括你、我,小趾甲都分兩瓣。這還不能證明我們是李世民後人嗎?”

李壽文便說:“萬一咱們的祖上是其他鮮卑人,而不是李世民呢?”

李壽武道:“不論如何,李姓人口為萬姓之首,是當今世界第一大姓,這是沒錯的。”

李壽文道:“這個我沒反對。據新華社報道,前兩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姓氏研究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深圳市鼎昌實業有限公司曆時兩年對中國人姓氏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李、王、張繼續位列姓氏三甲。而據我們現在查考,凡李姓人,無論是何房係始祖或已故先祖,無論你是誰,你居住何地,你是何國籍何地區,也無論你使用何種語言,均是李氏血緣始祖皋陶公之後裔。李氏總源流應該表述為:源於曲阜、脈發偃六(固始和六安)、鹿邑為根、隴西望出。其宗族,房係的傳承順序,則以代次關係組成,並以血祖皋陶公為源的係列房族係統而組成一個龐大的、統一的大宗族整體體係,各地、各族、各支以子譜與母譜接軌,形成龐大的母子譜關係。”

李壽武道:“皋陶公?何許人也?我怎麼不知道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