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如果真的認真從第一章看到現在,就可以看到我的變化。
最開始的二十多章第一人稱,是我,【喝茶軍】人生中第一本書的一點嚐試,然後我發現自己功力不足,選擇了正常的寫法,到了後來,我動搖的地方,就是那個主角第一次遇見掘地蟲的時候,我的作品撲街撲的很死,我不甘心,那個時候我真的想按套路往後走,然後我開始思考最開始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是寫出一本受許多人歡迎,能夠拿到簽約,能賺錢的書嗎?
當然不,我就是因為從八歲開始看書看到現在整整九年,再也受不了千篇一律的套路,才打算自己動手的,堅持到現在還是努力構建自己的世界觀,大概已經是一種執念了吧。
我已經不怎麼看收藏數了,反正,也就那樣,最多時不時逛逛書評區,看看評論,興致來了,就在讀者評論下麵回複幾句話,我的一天作家生涯就過的差不多了。
那麼總結一下,現代網絡小說總體趨勢差不多是這樣子的:
衝量化,模板化,數據化,商業化,撲街化。
有感而發,你們說水字數也行吧,這些話也是寫給我自己看的。
主角兩人已經到了小鎮,哦,說是小鎮恐怕有點委屈它,那應該叫做一個小城,道路上的小城入口沒有衛兵,隻有三五個坐著椅子在兩個亭子裏不斷抬頭看的夜班警察,類似的情形此時此刻各地都有發生,他們的工作還是挺辛苦的,所以在從警察眼前經過時,阿爾伯特微微一笑,和他們打了個招呼。
深夜裏,大部分人都已經安然入睡,道路上也非常安靜,能聽見的,隻有路邊水溝裏清澈的水流行過的聲音,行道樹隨風搖曳的颯颯聲,夜行動物的細微叫聲,還有掃帚擦過路麵的聲音,最後的聲音源於兩個清潔工。
偶有兩個行人,都是力量抵達二環或者二環以上,已經不需要睡眠的職業者。
店鋪都已經關門,但還是能看出幾分白日的忙碌。
路兩邊自然還有其他小路,以及其他方向的大路,但他們還是選擇就在這條路上繼續走,那些一到五層的石質方形建築都似乎已經入睡,異常的安靜,相對的,所有細微的響聲都好像放大了。
從一樓的各式商店和它們的招牌,大致就能對本地的基本狀況有個了解。
這裏有,雜貨店,食品店,服裝店,餐館,五金店,木製品店,附魔店,魔能器械售賣場,最後一個地方主要賣的東西都是些附魔的實用物品,比如【魔能便攜式放映器】,【魔能風扇】,【魔能熱水壺】諸如此類,差不多是用魔能完成和電器差不多的事情的東西,隻不過都是大型工坊作品,價格很貴,但是買回家很實惠,正常情況下附魔物件可以使用數十年。
數十年後符文毀壞,物品就會失去作用。
一般來說任何物品都是有使用壽命的,所以我不是很理解那些所謂的“古老遺跡”裏挖出來的老古董為什麼還能用,那些很誇張的一放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年的東西不是早就該成化石了嗎?應該放進博物館陳列玻璃櫃裏了吧?而且居然還都是“神器”,一般來說技術不都會隨著時代推進不停的發展嗎?
就算是文明因不可違逆災難斷代,那麼多年都該超越前輩了吧?那個世界的修行者傳承得沒落成什麼鬼樣子?
眼前是一個商業比較發達的鎮子,看起來是最近幾年一下子發展起來了,估摸著再過幾年,在政府登記處,本地名稱就會升級成三級城市,然後再指派些許工作人員,把體製的架子撐起來,在限製下自然發展,如果還能往上發展,還會繼續把流程循環一遍。
到現在,隨著社會發展,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興職業,社會分工會越來越複雜,整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會出現更多職業,這個城市裏,不同種類的店麵也會越來越多,巫師國走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卡,數十年上百後應該就會進入下一階段。
符文師,附魔師,藥劑師,占星師,各個科目學者,研究員,專家,教師,基礎工人,秩序工作維護者,手工藝者,傳統藝人,搏擊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職業,沒人敢說自己無所不知。
就算是我,這個世界的創作者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