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嬰幼兒的智力與潛能開發方案7(3 / 3)

脂肪的參考攝入量

關於人體必需脂肪酸的推薦攝入量問題,一般認為至少應占每日熱能推薦攝入量的2%;而嬰兒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大於成人,應相當於其熱能推薦攝入量的3%。這一需要量,在以植物油為主烹調用油的人群中是不難滿足的,因而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病是很少發生的。

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最好食物來源是植物油類,但在常吃的植物油中,菜油和茶油中必需脂肪酸比其他植物油的含量少。海產魚類的脂肪中往往含有長鏈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一般比植物油低,但相對說來,豬油中含的必需脂肪酸比牛、羊油多,禽類脂肪(鴨油、雞油)又比豬油多,雞蛋也較多。肉類中也是雞肉、鴨肉中的必需脂肪酸較豬、牛、羊肉的含量豐富。動物的心、肝、腎和腸等內髒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高於肌肉,而瘦肉中含量比肥肉多。

嬰幼兒對脂肪的特殊需要嬰幼兒的身體處在生長發育階段,需要足夠的類脂質(如磷脂、糖脂、膽固醇等),如缺乏,就要影響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膳食中脂肪的推薦攝入量,受飲食習慣、季節和氣候的影響,因而變動範圍較大。主要原因是,脂肪在體內供給的熱能,亦可由碳水化合物來供給。至於為了供給脂溶性維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保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等作用,所需的脂肪並不多。因此,在我們每日膳食中營養素推薦攝入量的建議中,並未明確規定脂肪的推薦攝入量。一般以脂肪供給的熱能不宜超過30%,以避免油脂食入過多。

人體內脂肪的沉積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這取決於是否適宜或過多。目前在我國,膳食中脂肪的食入量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增多的趨勢,這是值得注意的。脂肪在一天總熱能中的比例過高,會發生熱能過剩,以致使過多的脂肪堆積在體內,引起體重增加,發生肥胖,增加心髒或其他器官的負擔。因此,避免食入過多脂肪或熱量的攝入是目前營養學界所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

碳水化合物(糖)的參考攝入量

一個人每天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合適呢?這要根據年齡、性別、民族飲食習慣、生活水平、環境情況以及活動量來確定。例如,活動量大的孩子,因身體所消耗的熱量多,對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也多,所以推薦攝入量也應該多。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推薦攝入量,目前我國是以其供給的熱量占食物總供給熱量的百分數來衡量。一般認為,嬰兒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占膳食總熱能的50%即可。嬰幼兒在食物選擇上,為了攝取適量的纖維素、維生素和無機鹽,應有適應比例的糧食,並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但是不宜多吃高糖食品和高糖飲料。

碳水化合物的食入不足會造成能量不足,對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嬰兒,會引起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但是,也不能吃過量的碳水化合物,譬如食糖,就不可吃得太多,吃食糖太多可能會損害牙齒,產生齲齒;尤其是嬰幼兒吃食糖或含糖的飲料太多,還會影響食欲,長期下去,將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水的參考攝入量

人體內的水主要來自飲水和食物中含有的水。每日水的需要量按體重計算,隨年齡的增長而遞減,並且與體重、喂養方式、氣候等因素有關。按每千克體重計每日需水量,1歲以內的嬰兒為110~155毫升,1~3歲的幼兒為110~150毫升,4~6歲的學齡前兒童為90~110毫升。

無機鹽的參考攝入量

鈣鈣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無機鹽,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尤為重要。所以處於發育期的兒童應相應增加鈣的攝入量,一般為600~800毫克。

磷廣泛地存在於人類食物中。一般來說如果膳食中鈣和蛋白質的含量充足,那麼磷也就得到滿足。一般國家對此都沒有明確的規定,我國磷的適宜攝入量見表7-16。

鐵在正常情況下,紅細胞衰老解體後由血紅蛋白分解釋放的鐵,又幾乎全部為人體吸收利用,消耗極少。食物攝入的鐵,主要用於補充胃腸道黏膜脫落(失鐵約0.6毫克/天)、皮膚脫屑(失鐵約02毫克/天)及泌尿道(失鐵約01毫克/天)所丟失的鐵。我國提出的學齡前兒童鐵適宜攝入量為10~12毫克。

鋅鋅在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中是不可缺少的。缺乏了不但使生長停滯、創傷愈合不良,還會出現性發育不良。我國建議鋅的推薦攝入量,7~12個月的兒童為8毫克,1~3歲的兒童為9毫克,4~7歲的兒童為12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