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習跳繩,先讓孩子雙手抓住繩子的兩端,繩子甩起後跳過去。一開始,孩子很一可能是等甩起的繩子落到地上後,從地上的繩子上跳過去。然後再甩繩,再停下來跳。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應能自然而然地從甩起的繩子上跳過去了。等到孩子掌握了跳繩的技巧後,再教孩子跳花樣。
非常提示:跳繩需要身體各方麵的協調才能完成,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在沒有經過其他訓練之前,先學跳繩是很困難的。必須經過前麵的平衡訓練後,再來學習跳繩就比較容易了。
另外,日常生活中,如遊泳、騎自行車、搬運東西等活動,都可以對本體感覺不良的孩子起到訓練作用。
熱能的參考攝入量
嬰幼兒的能量消耗主要決定其體格大小、生理活動和生長速度。按體重計,嬰幼兒對熱能的需要量高於成年人,年齡越小,每千克體重的每日需要量越多。對嬰幼兒來說,能量的需要存在個體差異,即使是體格、年齡、性別一致的小兒,其能量需要也有所不同。在一般情況下,熱能攝入量與熱能消耗量趨於平衡,即熱能的消耗與機體的食欲相適應。
如果活動時消耗的熱能總量大於攝入的總量,人體可以通過把體內貯存的脂肪轉變成為可利用的熱能來補償這種短缺。如果長期熱能供給不足,其他營養素在體內也不能很好地被利用,這樣就會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身體日漸消瘦,容易生病。當一個人消耗的熱能低於食物所含能量的總和時,過多的熱能將以脂肪的形式貯存起來,長期下去,就會表現為肥胖。輕度肥胖可以無任何症狀,如果不加以控製,則會逐漸發展到身體臃腫、動作緩慢、加重機體的負擔,對健康不利。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膽石症和痛風等的危險性。
對於肥胖兒,不鼓勵通過限製膳食來降低體重。一個安全的方法是吃平衡的低熱能膳食,少吃簡單糖類、甜食和油炸食品,多吃含纖維素和果膠的蔬菜、水果,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應該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充足,每日的餐次安排要適當。同時,要多活動,增加熱能消耗。這樣,使熱能處於負平衡狀態,直到體質增強,體重基本恢複到正常水平。
在人的一天生活中,有學習、娛樂、勞動等活動。影響熱能需要量的因素有:勞動強度、年齡、氣候和身體的大小,其中以勞動強度為主要因素。兒童的熱能需要量與活動量有關,活動量越大,消耗熱能越多,所以必須供給充足的熱能以滿足兒童體力活動的消耗。中國營養學會提出,在滿足人體生理需要量的基礎上,我國居民的熱能推薦攝入量,一般來說是比較充裕的。
蛋白質的參考攝入量
由於蛋白質在人體內不能貯存,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也不能全部由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轉變而成,而且組成人體的蛋白質,又每時每刻不斷地有部分更新,因此,人體必須經常從食物中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不僅是組織蛋白質更新的物質基礎,還是合成一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質的原料。應當指出,蛋白質的需要量與熱能攝入量有密切關係。如果熱能供給不足,那麼膳食中的蛋白質就不能有效地被利用。當不能維持熱能處於平衡狀態時,體內原有的蛋白質就將分解氧化以供給能量,彌補其他能量來源的不足。因此,隻有供給人體充足的能量,才能充分發揮蛋白質應有的作用。
我國居民的膳食特點,是穀類的消化量高,奶類和其他動物來源的食品少。這種特點在農村比城鎮更明顯。由於植物性蛋白質不但在營養價值方麵次於動物性蛋白質,而且其所含蛋白質的量也比較低(豆類除外)。因此,以植物性食物滿足能量需要時,其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可能高。一般要求膳食蛋白質供給的熱能兒童為12%~14%。當膳食蛋白質的數量不夠時,補充蛋白質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動物性食品和豆類中都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因此,改進我國居民的蛋白質營養,隻能是在膳食中增加動物性食品和豆類所占的比例。如能爭取使動物性蛋白質達到占總蛋白質量的20%~30%,即將有助於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除已確定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外,關於人體對各種“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也有不少研究。目前,兒童對各種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係按單位體重計算的(表7-17)。表7-17兒童每日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毫克/千克體重)
必需氨基酸嬰幼兒(3—4個月)學齡前兒童(2歲)纈氨酸9338亮氨酸16173異亮氨酸7031蘇氨酸8737苯丙氨酸+酪氨酸12569色氨酸17125蛋氨酸+胱氨酸5827賴氨酸10364組氨酸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