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鬆下的用人技巧1(2 / 3)

可是就在大軍開拔的時候,廣常帶著兩萬大軍趕到了,他所帶來的兵力總人數超過源賴朝的幾倍,源賴朝的部下看見大股的援軍,軍心大振,就歡呼起來,源賴朝不但不高興,甚至露出不歡迎的態度。當他一看見廣常時,就很不客氣地說:“身為武士,怎能失信?既已失信,還來幹什麼?”

源賴朝的部下看見情勢這麼火爆,都很吃驚,並紛紛出麵打圓場,有的替廣常說情,有的拚命解釋遲到理由,但源賴朝始終不肯原諒廣常。廣常也覺得很委屈,並產生了想帶部隊去投靠源賴朝的敵人平家的想法。可是後來仔細一想,自己確實是失信在先,同時也佩服源賴朝堅守原則的正直人性,所以就很內疚地懇求原諒,發誓終身為源賴朝效命。

人們往往自以為很“科學”,常以表麵的現象,來判斷事物的價值,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事物價值的判斷是多方麵的。領導者應該從內在外在等條件,廣泛考慮,客觀衡量,才能得到正確答案。這一點,有時候還包括自己不可妥協的原則。隻有做到這樣的地步,才能算是一位有見識的人。

對美的事物作似是而非的讚頌,這無異於侮辱。

——[法]安格爾領導者必須靠大家提出的合理建議,作為警惕自己的標準,防止自己做錯事。

名劍道家宮本武藏在豐前小倉隱居時,有一位武士來求見。武藏和他會麵,並且靜靜地聽他說完對劍術的心得後,稱讚道:“你的劍法很好,隨便到哪一個國家去,都可以擔當教練的職務。”

接著,那位武士從腰間拔出自己的木劍給武藏看,說:“我周遊列國這些年,就是靠這把木劍把前來挑戰的人,一個個擊敗了。”可是武藏卻露出懷疑的神色,並問道:“可能嗎?就憑你那幾下功夫,就輕易和人比劃,也未免太不自量力了。”

說完,叫家裏的侍童拿一粒米飯粘在額頭上,取出長劍,隻見刀光一閃就把飯粒切成兩半,而且還沒有傷到皮膚。他用劍尖粘著飯粒,遞到那位武士的麵前,問:“你能做到嗎?”武士說:“很慚愧,我不行。”武藏說:“像我能做到這種程度,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我勸你也別再和人比劍了。假使再碰見有人向你挑戰,最好趕快避開,這樣才稱得上是一位精通兵法的武術家。”

宮本武藏一生中經過六十多次驚心動魄的比武,從來沒有遭遇失敗,除了他本身的劍術已經練到登峰造極外,最大的原因在於,他從不肯輕易和人比武,即使答應了,他也會非常謹慎地與對手交戰,隻有這樣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幹世界上,處處存在著意外和危機,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才能使自己安然渡過難關,粗心大意或自恃自己了不得,都會遭到失敗的。就好像兒子怕父親,學生怕老師,職員怕社長一樣,心裏一定要有所恐懼,才能使自己的行為步入正軌。否則,太過於任性胡為,不但容易失敗,有時還會傷害別人。

尤其是身為企業的經營者或最高負責人,沒有人能直接去責備他或提醒他,所以沒有謹慎恐懼的心理,就避免不了會做錯事。不過,領導者雖然沒有人直接牽製他,還是會被社會大眾批評的,所以領導人仍應該有所畏懼,了解這一點,對領導者是十分重要的。

領導者應客觀地判斷他人的意見,千萬不可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在武田信玄未死之前,武田氏的力量是當時各諸侯國所敬畏的,可是傳到武田勝賴時,逐漸沒落。因為他獨自對抗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聯軍,當戰前幾位老臣向他納諫時,他以祖先的信物拒絕了,結果在長筱會戰中全軍覆沒,不久,武田氏就被消滅了。

根據曆史記載,武田勝賴是一位比他父親信玄更勇敢善戰的將領,一生之中打過好幾場有名的勝仗。但最後竟然遭受這麼悲慘的下場,完全都是因為他太固執己見,不肯采納部下忠言所造成的。因此,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采納多方麵的意見,借用他人的智慧,才能使企業財運亨通。

身為將領,想要順利推動某項政策或統馭部下,首先就應該謙虛地去聽取眾人的意見。一個人的智慧再高,到底比不上眾人的智慧。所以不肯采納別人意見的領導者,一意孤行,是得不到民心支持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博采眾長,萬事皆通。

咒詛使人振奮,讚美使人輕鬆。

——[英l布萊克“千裏堤防,潰於蟻穴”而一張小便條的浪費,可能會形成公司經營危機的開始。

三菱電機公司的創始人岩崎太郎,有一次把某位高級幹部叫到他私人的住所去,交給他一張公司的便條紙寫的請假單,並斥責他說:“你到底在幹什麼?”那位高級幹部突然遭到嚴厲的斥責,完全不知所措,仔細看過字條後,才發現是自己前幾天所寫的一張請假單,而這張請假單是用公司的便條紙寫的。

這時岩崎太郎語氣更為惡劣地說:“你身為公司的高級幹部,都無法公私分明,浪費公司的便條紙寫私人的請假理由,究竟是什麼道理?我要嚴厲地處分你,”於是當場下令罰他減薪一年。這位幹部自己也知道犯了大錯,立刻就向岩崎太郎道歉,並且心甘情願地接受處罰,此後的工作態度變得更積極活躍。

這件事使人們感慨很深,因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如果隻因誤用了一張公司的便條紙,就必須接受減薪一年的處分,可能是太過分了。一般而言,如果現在發現這麼微不足道的過失,可能會看情形放過算了,頂多告誡他“以後要多加小心,或“以後不可以這樣”,把事情交代過去。

岩崎太郎能留意到每件細微的小事,且做適當的處理,使員工知道警覺而改善,他的細心,就是建立龐大的三菱財團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位高級幹部,他能欣然接受處分,並且不改變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無疑的,這個精神更值得我們欽佩。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岩崎彌太郎若不是持有相當的原則和理由,而隻是挑剔部屬的小毛病,那麼這種小氣的作風必定會引起大家的反感。當時他完全基於公私分明的客觀原則,責備的主題是“公私不分”,而不是“浪費公司的一張紙”,這一點值得我們讚成。

就現在的領導方法來說,我們也知道,部屬犯了嚴重錯誤,上司才會嚴格糾正,如果隻是小缺點,提醒他也就夠了。到底是“嚴重錯誤”還是“小缺點”呢?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大的過失,往往是由一個不起眼小錯誤引起的。蟻穴雖小,但它能使千裏堤防崩潰。所以,一個公司領導,不但要顧全大局,還要著眼於小處。

問題是在於鼓勵和安撫絕不可姑息養奸,必須知道小錯誤也好,大過失也好,造成的原因都不外乎本人的意誌鬆懈,在不知不覺中陷入錯誤。在一些被忽視的小錯誤和小失敗中,往往隱藏著經營上的巨大危機,而能不能從中悟出事情的嚴重性和關聯性,往往也正是企業成功和失敗的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