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人選,當然是認為可靠的人,才能委托他。如果他是好人,那一切沒問題,如果不是就不會順利,這就是問題症結所在。
“三頭合議製”的采用,使鬆下電器公司發揮了“三頭六臂”的神力。
所謂的“三頭合議製”就是說,要以三個經營領導階層的商議結果,而去進行每天的工作。在這裏是分別商量而展開工作的,但是在今後決定重大決策時,由這三個人的聯合協議來處理一切事務。
隨著新產品開發而進行的專門化改革實施後。一九五○年的三個企業部,到了一九五九年底,就增加為二十個企業部,使鬆下電器公司的業務陣容快速擴大。
為了使這項細分化的事業能更有效地營運,鬆下公司在一九五六年新設了包括電熱器、洗衣機、暖氣機等三個企業部的電化企業本部。到了一九五九年,又新設了無線電、電池、配電器等各企業本部,將自主責任經營的體製,更加強化。
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
——[蘇]溫·卡維林同時,為了更迅速地達成經營政策的決定,而開始采用了社長、副社長、常董的“三頭合議製”來配合多方麵的事業活動。
對於各企業部長的責任經營,通常是以側麵協助的形式去進行,他們認為這樣才能發揮鬆下電器公司的經營特色,從而使其達到今天的成果。
以往的做法是各企業部負責人,依據自己本身的職責,去經營公司的各部門,然而對於重要的問題,仍然得與社長商量,但由於公司愈來愈擴大,部門也愈來愈增加,社長的事情太忙,沒有辦法也沒有時間跟他們深入探討或商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不但會感覺不太滿意,同時對一個重要的問題,隻憑兩個人匆匆數語,就作出決定,恐怕也不太妥當。
因此社長認為此種情形應該想辦法加以改善,所以在設立經理本部的同時,就決定社長這個職位,要以三個人的綜合意見去決定。這就是他們所謂的“三頭合議製”製度。
鬆下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分秒必爭,有緊要事件,不拘泥於編製或職位,迅速行動。
人員少的公司,會長和員工大概都是在同一場所工作。會長一聲命令,員工都會立刻跑到會長麵前來,員工也可以不時到會長那裏去報告請示。這時,公司上下全體之間會有一種以心傳心,一觸即發的氣氛。效率也將因而提高,大家可以愉快有勁地工作。但當業務擴展、員工增加之後,工作的推進及氣氛,往往就充滿所謂的官僚習氣。
因為公司規模一大,必須有規劃嚴謹的組織去推行工作。但往往因為過分拘泥於組織,以致公司的幹部與一般員工之間的意誌很不容易溝通,而使效率降低。他們通過討論,作出了這樣的建議:積極地提供意見,即使是新進職員也是該說的就毫不客氣地說。該要求的就明確地要求。
這也就是說,真正緊要的工作不可拘泥於編製或職位,務須迅速處理。這樣,社長才能盡快獲知重要的事情,並在適當的時假作適切的處理。這就是所謂的“整體經營”,也是鬆下電器公司的良好傳統。但最近他們自己也覺得這種良好的傳統好像漸漸消失,譬如說,幹部人員告訴職員某些緊急事項,就會有這種問答:“我去報告課長”或“我跟上司商量商量再處理”,這就是一種官僚作風。倘若這時上司不在,緊急事項就遲遲無法解決,而會發生不良後果。
如你正想向頂頭上司課長報告緊急事項,而他正在打電話或不在,這時,部長或廠長碰巧走來,就不要猶豫,立刻向他們報告,才能及時順利解決事情。不過,等課長打完電話,或回到原位時,還是要做事後報告:“因為我認為必須緊急解決,所以先向部長(或廠長)報告了。”課長這時也必須表示:“那很好,謝謝”的態度,這時再請教課長有什麼需要更正的事項,再立刻去找部長或廠長更正即可。
現在同行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稍不注意就會落伍,若對分秒必爭的緊要情況還堅持要先告訴直屬上司,不然就會挨罵,如果這樣的話,就會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打敗仗。
鬆下集團的宗旨是:“對的事要盡快告訴上級”。換句話說,就是千萬不可推動為經營者擁護公司的精神。
好聽的話越講越多,一旦過了頭,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習慣,就上了癮,不說空話,反而日子難過。
——巴金目前鬆下電器公司,經常舉行有關販賣、製造或開發研究方麵的會議,可是總公司則很少召開采購會議。由此可見,鬆下電器公司把最重要的采購業務列在第二位。於是在采購時,也就受此影響,把它視為一種普通業務。當然。也有主動請求供應商配合的采購,但是也有完全受製於供應商的,這一點還是他們的不足之處。
鬆下電器公司每月有四天休假,兩天是公休,兩天是員工的身心修養日。
星期天休假製,早在變更公司組織以前,就成為他們的理想。卻因為受顧鬆下電器的批發商,不敢獨享例假日,他們自稱經營不太理想,才遲遲未實施。到今天,才決定實施星期日休假製。就是每逢星期天休息,也就是說以後每月增加兩天休假。他們也擔心,如果每月增加兩天假日以後,各位同仁無謂地消耗時間,會損害健康。現在他們的想法就是每月四個例假日,其中兩天是公休日,另外兩天是修養身心的假日,已經得到各位同仁的共識。
工會與公司之間,都互相支援,把持均衡地動作,無論公司與工會,或經營者與工會會員之間,好比車輛的兩輪,如果一輪大,一輪小,那麼這部車絕對不能正常地前進。企業也一樣,隻有強弱、大小保持均衡,才能順利發揮應有的功能。
一般而言,工會強大,經營者就會弱小,這樣公司就不能順利經營,而經營者過於強盛的公司,工會又顯得弱小,那麼公司的勞動也不能順暢。因此在工會與經營者之間,必須經常保持均衡的狀態。兩個車輪平衡。不管速度多快,也不會有車輪空轉的現象,更不會左右滑行。如果這兩者不能均衡,必會導致兩敗俱傷。
如果把勞資關係也比作車的兩個輪子的話,那麼輪子一邊大,一邊小,車子就無法順利前行。
勞資關係是經營上極為重要的一個課題,如果處理不好,不僅企業的發展會受阻,甚至會使企業麵臨破產。相反的,勞資關係相處和諧,經營效果將會提高。因此,對經營者來說,如何處理好勞工問題,如何建立彼此良好的關係,實在是很重要的事。
為了維持良好的勞資關係,經營者必須正確地認識勞工組織和其存在的價值,再基於這種認識,來發展彼此間共存共榮的關係。換句話說,必須認為“勞工組織的存在是必要的,也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