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塑造良好心態2(3 / 3)

15.為保證工作績效,善於勞逸結合,調節身心;

16.在工作日的任何時間裏,絕對不做一切有礙工作的事;

17.凡是支持本行業和本行業的人,均投票讚成;

18.對公司使命有清晰的認識,認同公司的價值觀;

19.能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20.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業務技能培訓。

評價:

A選項得分為1分;B為3分;C為5分。

得分40分以下:敬業度很低

得分40-60分:敬業度一般

得分60-80分:敬業度上等

得分80分以上:敬業度優異

平凡並不等於平庸。一個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埋下頭去做一個平凡的人,努力從平凡的小事做起。隻有牢牢地把握住了今天,才能迎來明天的成就。生命可以沒有燦爛,但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如果沒有自己的頭腦和判斷,沒有自己的計劃和目標,逃避我們應該負起的責任,那麼我們終將淪入平庸。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可能淪為平庸之輩。

工作態度是衡量一個員工是否敬業的重要標準,假如一個員工連基本的工作態度——熱愛本職工作、積極主動、有責任心、幹事不拖拉都沒有的話,他又如何能對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呢?

一項調查顯示:43%的經理認為工作態度不好最容易被解雇。

現代職場風雲變化,跳槽、兼職等詞成為了職場收聽率最高的幾個詞,另外一個雖然大家並不常說,但它正是體現職場殘酷性的一麵,那就是被炒魷魚。任何一個在職場摸爬滾打的人都想炒老板的魷魚,而不是讓老板炒了自己的魷魚。但是現實中,總有5%-10%的人會遭到解職,傷心地離開公司。

那麼,是什麼讓你失去了這個工作機會?是什麼讓你的公司對你做出這種無情的決定?是績效考核不達標?工作態度不端正?影響團隊的建設?與公司文化不符?還是經常違反公司的規定?在你接到公司要和你解除勞動合同通知的時候,有沒有考慮自己是否盡力了?所以,無論是從公司還是員工來看,懶惰、拖延等消極的工作態度都是不可取的,它們不僅會使工作平庸,有損於公司的利益,而且還會使員工遭到解雇。平凡是工作崗位,平庸是工作態度。

成功與其說是取決於人的才能,不如說取決於人的熱忱。這個世界為那些真正具有責任感和自信心的人大開綠燈,到生命終結的時候,他們依然熱情不減當年。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看起來是多麼的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能夠把心目中的理想圖景變成現實。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可能淪為平庸之輩。你無法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任何印記;做事馬馬虎虎,隻有在平平淡淡中了卻此生。如果是這樣,你的人生結局將和千百萬的平庸之輩一樣。

一個人缺乏熱忱,一定是一個無精打采的人,即使所有的機會都來到身邊,也會稀裏糊塗把它們喪失殆盡。

古希臘寓言家拉·封丹曾經說:“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遵循的原則是:追求高層次。你是第一流的,你應該有第一流的選擇,在工作中加入‘熱情’。”因為有了熱情,你就會主動起來。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所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以後,老板把大門的鑰匙交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地目瞪口呆,羞愧地無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座粗製濫造的房子裏!你的房子是你自己建造的。

我們又何嚐不是這樣。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裏了。自己的生活是個人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隻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地優美、高貴。把自己當成那個木匠,想想自己的房子,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因為牆上的銘牌上始終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對自己的工作熱情的人,不論工作有多少困難,或需要多少的努力,始終會用不急不躁的態度去進行,而且一定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隻要抱著這種態度,任何人都會成功,都會達到目標。愛默生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情而成功的。”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成功之路的路標。

凡事都顯得漠不關心,就連對自己的人生和工作也不關心,這種情形如果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還情有可原,因為他們的精神與肉體都已衰老。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以如此消極的態度來對待人生和工作,這是絕對不能寬恕的。年輕人應該有非同尋常的誌趣和熱情,有比別人更突出、更堅韌的意誌,凡事靈活、敏捷、主動。

同樣一份工作,同樣由你來幹,有熱情和沒有熱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變得有活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使老板對你刮目相看。而後者,使你變得懶散,對工作冷漠處之,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發明創造,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

你不關心工作,老板也不會關心你;你自己垂頭喪氣,老板自然對你喪失信心。你成為企業裏可有可無的人,你也就等於取消了自己繼續從事這份職業的資格。

許多年輕人,工作大多是茫然的。他們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後,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們從不思索關於工作的問題:什麼是工作?工作是為什麼?怎樣才能做好工作?可以想象,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隻是被動地應付工作,為了謀生或薪水而工作,他們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他們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創造性地、充滿熱情地工作。

我們固然是踩著時間的尾巴準時上下班的,可是,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氣沉沉的、被動的。當我們的工作依然被無意識所支配的時候,就不能說我們對工作的熱情、智慧、信仰、創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了,也很難說我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們隻不過是在“過日子”或者“混日子”罷了,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這對於公司或我們自己都是不允許的。

工作不是一個關於幹什麼事和得什麼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工作就是充滿熱情,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為了成就什麼或獲得什麼,我們才專注於什麼,並在那個方麵付出精力。從這個本質的方麵說,工作不是我們為了謀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們用生命做的事,要做好工作,就一定要培養熱情工作的習慣。

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以這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為一種負擔,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當我們發現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並不是份內的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發現了超越他人的機會。因為在熱情工作的背後,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別人多得多的智慧、責任、想象和創造力等。

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充滿熱情地工作。對於發個指令,撳動按鈕,才會動一動的“電腦”員工,沒有人會欣賞,更沒有老板願意接受,這類隻知機械工作的“應聲蟲”,老板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放在升職的考慮之外。對工作熱情的人永遠不會失業——無論未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那麼,你就不會失業,也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的時候,他便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這時候,他的自發性、創造性、專注精神等等對自己工作有利的條件便會在工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他就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

有一位父親告誡他的孩子說:“無論未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那麼,你就不會失業,也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散漫粗心的人到處都有,而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善始善終的人卻很少。”

有許多公司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對工作充滿熱情,並且費盡心機地尋找一些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的人。因為企業的支撐和發展都需要這樣的人。一個對工作缺乏激情的人,根本無法把工作做好。

錢寧像許多對自己的工作不願投入過多的人一樣,雖然才華出眾,卻沒有實現早年的抱負,這一點,讓許多人感到驚訝。

他在哈佛學院以優等成績畢業後,進入一家很大的法律公司,希望專門處理娛樂方麵的法律事務,但是這個希望沒有實現。

究竟他有沒有明確地提出要求呢?“我當然要求過。”他說:“但是人家說我的態度不夠堅決,語氣總是軟弱而缺乏說服力。”

雖然沒有如願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他仍然認為“我走的是中間路線,既不會去找經理算賬,也不會把工作做得非常好。”因此,他白白揮霍了自己的青春,而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