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成功員工的真實寫照。工作輕鬆的人,不管在什麼領域,也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要是把工作僅僅當作賺錢的工具,這肯定是會讓人蔑視的。隻有經曆艱難困苦,才能取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隻有經曆過奮鬥,才能取得成功。懂得這一點有重大的意義:對於打工的人來說,隻有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既為公司創造利潤,又為自己的發展奠定基礎,從而獲得雙贏的結果;對於正在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的人來說,同樣需要自己竭盡全力地去做。許多成功的人士都是這樣的。
“要做就做得更好,否則就不做。”這應該成為每個職場中人的工作原則和態度。你的每一天都在倒計時。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生活的原則。
威廉·埃拉裏·錢寧說:“勞動可以促進人們思考。一個人不管從事哪種職業,他都應該盡心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求得不斷的進步。隻有這樣,追求完美的念頭才會在我們的頭腦中變得根深蒂固。”
葉靈和江吳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裏的兩名優秀職員,在對待工作上,都能夠盡職盡責。但是,他們兩個人的差別就在於,葉靈認為自己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崗位上的工作後,便覺得自己的工作已經努力到家了,而江吳則要求自己在盡職盡責之外,還要力爭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三年後,江吳成為了這家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社交的範圍更廣泛了,而葉靈隻是一名業務主管。
在公司中,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做得已經足夠好了,真的是這樣嗎?你真的已經做到盡善盡美了嗎?你真的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了嗎?
造物主賦予我們每個人一種突出的才能,也許你有管理的才能、繪畫的天賦、寫作的悟性、思考的資質等等。無論你的特色是什麼,都不要把自己藏起來,你應該積極地把你的才能發掘出來並發揮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麵對激烈的競爭,你應該不斷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你需要製定一個高於他人的標準。羅文在送信給加西亞的時候,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比他人更高的標準:不推脫、不敷衍、盡全力。這樣的人是一種異常優秀的人,他們不僅僅會做別人要求他們做的,而且會出人意料地做得非常完美。
無論是個人的生活層麵還是職業到事業生涯上的表現,我們隨時都需要100%的投入才能夠有望傑出。光是投入89%、93%,甚至98%,都無法令人驚歎,頂多隻能夠做到差強人意而僅僅完成工作中規定的任務,並不是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目標,如果你想要別人注意到你的努力,那你可得努力超越自己,達到令大家驚歎的地步才行。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羅素·H·康威爾說,“成功的秘訣無他,不過是凡事都自我要求達到極致的表現而已。”
成功的人絕對不會以平庸的表現自滿,而且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必然都會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齊格·齊格勒說:“成功是能力極致的發揮。”
約翰·伍登也有類似的名言,“成功,”他說,“就是知道自己已經傾注全力,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最極致的境界。”
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紮克有時因為寫一頁小說,會花上一星期的時間,而一些現代的寫作者,還在那裏驚訝巴爾紮克的聲譽是從哪裏來的。許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時間不夠,其實按照各人日常的生活,都有著充分的時間,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如果養成了做事務求完美、善始善終的習慣,人的一輩子必會感到無窮的滿足。而這一點正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地,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做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在美國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車要到某個目的地。這位乘客上了車,發現這輛車不隻是外觀光鮮亮麗而已,司機先生服裝整齊,車內的布置亦十分典雅。車子一發動,司機很熱心的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合?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
車上還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麵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熱咖啡。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上班族大吃一驚,他不禁望了一下這位司機,司機先生愉悅的表情就像車窗外和煦的陽光。不一會兒,司機先生對乘客說:“前麵路段可能會塞車,這個時候高速公路反而不會塞車,我們走高速公路好嗎?”
在乘客同意後,這位司機又體貼地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地開車,不打擾您了。”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出租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也不禁問這位前方的駕駛:“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這位專業的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司機繼續說他那段覺醒的過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經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沒有意義。但在不經意裏,他聽到廣播節目裏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事都會讓你覺得倒黴;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就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麵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名片,說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你服務。”結果,這位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不景氣的影響,他很少會空車在這個城市裏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定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隻是創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從工作中得到自尊。他真的從平庸中走了出來,並且走向了優秀。
主動負起職責
謝青是一家大型企業的質檢員。有一次,他看見公司的一位宣傳員在為公司編撰一本宣傳材料。但是,他發現這位宣傳員文筆生疏,缺乏才情,編出來的東西無法引起別人的閱讀興趣。因為平時喜愛閱讀,有些文采,謝青便主動編出一本幾萬字的宣傳材料,送到了那位宣傳員的麵前。
那位宣傳員發現,謝青所編撰的這一本材料文筆出眾而翔實,遠超過自己的水平。大喜過望,他舍棄了自己所編的東西,把謝青所編的這一本材料交給了的總經理。
總經理詳細地把這本宣傳材料看過了一遍之後。第二天,把那位宣傳員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總經理問那位宣傳員。
“不……是……”那位宣傳有些戰栗地回答。
“是誰做的呢?”經理問道。
“是車間裏的一位質檢員。”宣傳員回答。
“你叫他到我辦公室來一趟。”經理指派宣傳員找來謝青。
“小夥子,你怎麼想到把宣傳材料做成這種樣子。”經理問他。
“我覺得這樣做,既有益於對內部員工進行宣傳,灌輸我們的企業文化、理念和管理製度,更有益於對外擴大我們企業的聲譽,加強我們的企業品牌,有利於產品的銷售。”謝青說。
總經理笑了笑說:“我很喜歡它。”
這次談話沒幾天,謝青被調到了宣傳科任科長,負責對外宣傳自己的企業。不到一年時間,他因為在工作中表現出色,被調到總經理辦公室擔任助理。
雖然我們沒有義務做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事,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隻要事關公司的事務,我們就不應該置身事外,袖手旁觀。盡管做這些職務範圍以外的事務,會占用我們寶貴的時間,但我們的行為,將會為我們贏得良好的聲譽。
社會在發展,公司在成長,個人的職責範圍也在隨之擴大。不要總以這不是我份內的工作為由來逃避責任,推卸責任。當額外的工作降臨到自己頭上時,我們也不妨視為一種機遇。
有人曾經研究機會來臨時為什麼我們無法確認,因為機會總是喬裝成“問題”的樣子,以職責範圍外的形式來到我們的麵前,當我們以主動的心態去麵對它們的時候,我們也就抓住了機遇的手。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這是眾所周知的因果法則。也許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回報,不要氣餒,應該一如繼往地工作,主動多付出一些,回報將會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
[測一測]:
你敬業嗎?計算一下你的敬業程度。以下每題有三個選項,A:不讚成;B:基本讚成/有點不讚成;C:讚成
1.不拿公司的任何物品;
2.在規定的休息時間之後,及時返回工作場所;
3.看到別人有違反公司規定的舉動,及時糾正;
4.對公司的商業秘密絕對守口如瓶;
5.不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6.不做有損公司名譽的任何事情;
7.不管能否得到相應的獎勵都能積極提出有利於公司的意見;
8.關心自己和同事的身心健康;
9.樂於承擔更大的責任,接受更繁重的任務;
10.隻為本公司工作;
11.對外界人士積極宣揚公司;
12.把公司的目標放在個人目標之上;
13.樂於在工作時間之外自動自發的加班;
14.業餘時間注重鑽研與工作有關的技能,加強職業素養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