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一帶著淩祈暄的詔令回去的時候,這些大臣見了他們幾乎是見了救星一般,當下痛哭流涕,紛紛對墨一的吩咐加以應承,如今淩祈暄的一應計劃進行得出奇順利,隻待他們抵達京畿,城中百姓與官員便齊齊反出京畿,將三皇子碎屍萬段。前次淩祈暄放他一馬,想不到他不僅不知悔改,反而借機興風作浪,這樣的人決不能姑息。
還有那京兆府尹,縱容兒子在京畿造孽在先,淩祈暄懲處他的兒子已然是對他最好的處罰了,這狼心狗肺的東西,竟然連同外人妄圖顛覆國本,犯下這樣大的罪孽,當然要定斬不饒了。
及至他們到了京畿外,墨一帶著城中的百姓,將城門打開,迎接淩祈暄歸朝,百官自發相迎,場麵頗為浩大。他們在淩祈暄的帶領下,將皇宮整個包圍起來。彼時三皇子正在宮中褻玩新擄來的女子,聽到這樣的事自然又驚又怒。
淩祈暄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一應禍亂江山的人全部拿下,為了平息百姓的怒火,他命人將這些人在菜市場門口斬首,鮮血橫流,百姓看著這些昔日裏為非作歹的人官員,各個拍手稱好。至此,東淩的朝政才被肅清,曾讓淩祈暄感到頭疼的一些倚老賣老的官員也在經曆了這一次的禍亂之後,紛紛辭官歸隱。
淩祈暄重掌朝政,頒布了一係列的法令。藍珺瑤將自己記憶中五千年傳承的精髓全部告訴他,新政的施行,廢除了舊朝的一些沉珂頑疾,東淩的前景一片光明。另外,淩祈暄依照藍珺瑤的建議,施行科舉選官製度,使得普通百姓也看到了光明,這一政令頒布之後,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都讚新皇與新後是上天派下來拯救他們的仙人。
將東淩的事安排妥當之後,淩祈暄開始著手收複其餘兩國,這兩大帝國的百姓早就聽說了東淩的變化,他們對東淩的百姓豔羨不已。當他們得到淩祈暄要將兩國兼並的消息後,甚至主動歸順,舉國上下一心,打開國門迎接東淩來的官員。
淩祈暄並不打算對北凰有所動作,誰知一封突如其來的信件打破了他的想法,北凰帝國的皇帝語重心長地將北凰托付與了他這位表妹夫,而後帶著一應人等遁入山林,這樣的變化著實讓人始料不及。淩祈暄無奈,隻得派人接手他這位表兄留下來的攤子。
如此忙碌了月餘,淩祈暄才鬆了一口氣,也算是能休息一下了。想不到先前爭得頭破血流的皇位就這樣遞到了他的手中,這讓他著實是哭笑不得,隻是眼下他對這些並不在乎,若是能找到一個接替他的人,相信他會毫不猶豫地將這個位子拱手讓出。
這一個月來,安寧與藍卿月每日裏都陪在藍珺瑤身邊,她的傷勢其實已經沒有大礙了,隻是卻依舊裝作陳疾未愈的模樣。這樣閑適的日子倒是十分合她心意,隻是有時會十分想念故去的人。
這一年對於整個大陸來說都是一個讓人歡欣的年頭,四分了千百年的大陸在這一年合二為一,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麵,從此百姓為一家,再不會有征戰,百姓們不會流離失所,新皇登基後,頒布了一些列的舉措,街頭巷尾到處都是歡笑聲。
南山老人的預言終於成真,他拚著用壽元改掉的天命正按照軌跡緩緩運行,若他真的在天上有靈,大約也當歡顏了。新帝登基時,竟然打破了傳統,攜手新後共登龍位,對此,那些老學究們也難得沒有半分指責。
晨起時,突然有宮人拿來一封書信,說是國舅爺留給皇後娘娘的。藍珺瑤接過信,粗粗看了兩眼,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卿月哥哥還是走了,她一直推著說身子不好,本想以此為借口,多留他兩日,不過多留了他一個月,卿月哥哥便一聲不吭地帶著安寧離開了。
也罷,左右將他強留在宮中也不是個辦法,大約他也覺得這皇宮住得讓人拘束,隻要能常收到他的消息,知道他與安寧平安無虞,那麼自己便也放心了。
枝頭冒出了新芽,又是一年春歸時,藍珺瑤站在樹前,看著枝條上的點點翠綠,再望一眼遠方的方向,撫摸著自己的小腹,爹娘,師父,無憂哥哥,你們放心,我會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