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接受勸告,命三個兒子進見,引述祖言古語,重重責罵。術赤丶察合台丶窩闊台三人站著,汗流滿麵,又是慚愧,又是害怕。
三名親衛箭筒士勸大汗道:“兒子們打了勝仗,大汗這樣重責,令他們灰心。兒子們已經知錯了。從日出的地方到日落的地方,敵人還很多,讓我們去攻打他們,去攻打巴格達的蘇丹,去搶奪他們的金銀丶綢緞。大汗請息怒罷。”
成吉思汗怒氣平息,重賞勸他的大將和三名親衛箭筒士,與三個兒子和好。
皇後和妃子
成吉思汗的皇後妃子很多,他讓她們分住在五個地方,蒙古人在帳幕裏居住,所以稱為五個斡兒朵,斡兒朵是“宮帳”的意思。
第一斡兒朵的正後是元配蒲兒帖皇後,其下有五個次後,再下麵有許多妃子。各斡兒朵的情形都相同,不過後妃的數目有多有少。蒲兒帖皇後生了術赤丶察合台丶窩闊台丶拖雷四個兒子,五個女兒。
第二斡兒朵的正後是忽蘭皇後。她父親是篾兒乞惕部的一個酋長,本來跟隨乃蠻部的塔陽汗對成吉思汗作戰。塔陽汗敗死後,那個酋長帶了女兒去向成吉思汗投降,要把美麗的女兒獻給他。走在路上,遇到成吉思汗部下的一名將領納牙阿。納牙阿說:“現今戰事激烈,你們父女倆如在路上遇到軍隊,恐怕會遭難,你女兒會受到汙辱。你們留在我這裏,等戰事結束,我護送你們去見大汗。”於是父女倆在納牙阿的帳幕裏住了三天,再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大怒,要殺納牙阿,說他不該將這樣美麗的姑娘在帳幕裏留了三天。忽蘭和納牙阿忙說明經過。成吉思汗後來發覺忽蘭果然仍是處女,對她很寵愛,對忠誠的納牙阿也大加重用,覺得這樣美麗的姑娘在他帳幕裏住了三天,居然仍是處女,這人可以付托大事。
成吉思汗很喜歡忽蘭,稱她為“我那嬌小的美人兒”。忽蘭皇後生了一個兒子,叫做闊列堅。成吉思汗待他如同四個嫡子一樣。後來闊列堅隨拔都西征,在俄羅斯中箭而死。
第二斡兒朵的次後叫做古兒八速,是塔陽汗的後母。當塔陽汗和成吉思汗打仗的時候,古兒八速曾說蒙古人身上很臭。這句話給成吉思汗聽到了,後來將她俘虜了來,就問她:“你說我們蒙古人身上很臭嗎?”當晚就和她同房,大概要她聞聞自己身上臭不臭。古兒八速自然不敢說臭。
第三斡兒朵的正後是也遂皇後。在諸後之中,她和忽蘭皇後兩人最為得寵。成吉思汗出征,有時帶忽蘭同行,有時帶也遂同行。
第四斡兒朵的正後是依速甘皇後。她是也遂皇後的妹妹。由於她舉薦姊姊,成吉思汗才得到也遂皇後。她嫁給成吉思汗較早,但甘心位居姊姊之下。
第四斡兒朵的三後名叫合答安皇後,是四大功臣之一赤老溫的妹妹。成吉思汗少年時為泰亦赤兀惕人俘虜,脫逃後躲在赤老溫家裏的羊毛車中,才得免難。後來成吉思汗滅了泰亦赤兀惕部,合答安的丈夫給亂兵殺死,她給蒙古兵俘虜了。她遠遠望見成吉思汗,大叫:“鐵木真救我。”成吉思汗就收她為妻。
四大斡兒朵之外,又另有一個“公主斡兒朵”,正後是金國的公主。成吉思汗率兵圍困中都燕京,金國皇帝送女兒歧國公主求和。當時金國皇宮中未嫁的公主共有七人,歧國公主最美麗聰明,宮中稱她為“小姐姐”。這位“小姐姐”嫁了成吉思汗後,很受到敬重,蒙古人稱她為“公主皇後”。成吉思汗為她特別成立一個“公主斡兒朵”。8
五個斡兒朵分設在不同地方,相隔很遠。9
死亡
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把西夏百姓殺了一大批,於豬兒年(丁亥,一二二七年)七月十二日在西夏去世,年七十三歲。去世的地方在今甘肅東部清水縣。也遂皇後一直陪伴著他。
車子載著大汗的金棺東歸,走到一個地方,車輪陷入了地裏不動,許多駿馬也拖拉不動。一個善歌的歌手唱道:“大汗啊,你棄掉天下而去了,你的皇後丶皇子丶親族丶故土都在等你回去。你所出生的故鄉,還在遙遠的地方。你的蒲兒帖皇後丶忽蘭皇後,你的夥伴博爾術丶木華黎他們,都在等你回去。由於西夏的姑娘們美麗,你忘了蒙古的親人麼?”
這樣唱了之後,車子動了,把成吉思汗的遺體送回蒙古。諸將嚴守秘密,路上遇到行人,一概殺卻,免得消息泄漏。
大汗的靈柩在各個皇後的斡兒朵中逐一陳列發喪,最後葬在不兒罕山中。
成吉思汗年輕的時候給篾兒乞惕人追逐,避入不兒罕山,躲過了大難。不兒罕山是斡難河和怯綠連河的發源地。成吉思汗曾在山穀中一株大樹下默思多時,說過要葬在這棵大樹的下麵。兒子們遵從他的遺命。葬後不起墳墓,蒙古兵將騎了大群馬匹踐平土地,後來四周長起密林。至今還沒有發現真正的所在地。10
長子術赤
成吉思汗所征服的大帝國,從中心騎馬向四方奔跑,據說東南西北都要奔馳一年才到邊界。他把這個大帝國分給四個兒子。
長子術赤的封地,在今日俄羅斯的鹼海丶頓河丶伏爾加河一帶,稱為“欽察汗國”。因為那時候這些地方叫做欽察。
術赤是長子,但不得繼承大位,封地又遠,所以怏怏不樂,後來就生病了。成吉思汗派他去征討裏海丶黑海北方諸地,術赤沒有很快的出動,成吉思汗很不高興。後來成吉思汗征伐了西域回蒙古,沿途幾次叫術赤來相會。術赤生了病,不能來見。那時有個蒙古人從術赤的領地到來,成吉思汗問起術赤的病況。那人說大王子身體很好,行前還見到他帶了大隊人馬在打獵。成吉思汗大怒,便率兵去征討問罪,派窩闊台與察合台作先鋒。大軍剛要出發,術赤的死訊由快馬傳到。成吉思汗十分悲痛,問起死因,才知他生病已久,那次行獵的其實是術赤的部將。大汗要將傳假訊的人捉來治罪,那人卻已逃走了。
術赤死時四十九歲,有十四個兒子。長子鄂爾達,次子拔都。鄂爾達自知才能不及弟弟,兄弟倆又友愛,所以將繼承父位的權利讓給了拔都。
次子察合台
察合台的長子叫做莫圖根。成吉思汗在他的眾多孫子之中,最鍾愛莫圖根。在攻打花剌子模時,有一次圍城,莫圖根給敵人射死。成吉思汗很悲痛,城破之後,屠殺全城百姓,為孫兒報仇。
那時察合台還不知兒子已死,旁人都不敢告訴他。有一天,成吉思汗和幾個兒子一同吃飯,假裝大發脾氣,說兒子們都不聽話,對察合台尤其惱怒。察合台很惶恐,說道:“我如不聽父王的吩咐,甘願給父王處死。”成吉思汗道:“我不論什麼吩咐你都聽,是嗎?”察合台道:“是。兒子決計不敢違命。”成吉思汗道:“那麼你聽我吩咐:你的兒子莫圖根已經死了,我叫你不可悲傷。”察合台大驚,拚命的忍住眼淚,裝作並不悲傷,安安靜靜的吃完了飯,才獨自到野外去放聲大哭。
察合台脾氣暴躁,但很會辨別是非,軍中如果有什麼爭執,疑難不決,由他來判斷,總十分公平。
窩闊台能繼承大位,察合台擁立的功勳最大。窩闊台繼位後,遇到什麼大事,總派人去徵求二哥的意見,對他十分尊敬。
察合台的封地在今新疆丶阿富汗丶俄羅斯烏茲別克共和國一帶,稱為“察合台汗國”,地域也十分廣大。
三子窩闊台
窩闊台的領地“窩闊台汗國”在今俄羅斯中亞細亞巴爾喀什湖附近。他是蒙古的共主,統治蒙古本部和中國北部,所以作為特別領地的“窩闊台汗國”,地域就很小了。
窩闊台做了十三年大汗,死時五十六歲,因酗酒得病。他個性光明磊落,寬大溫和,曾公開檢討自己,說:“我繼承父皇的大位以來,做了四件好的事情。第一,征服金國;第二,成立了驛站,因而數萬裏之間交通便利;第三,在許多沒有水的地方開掘了水井,使得百姓有豐富的水草,繁殖牲口;第四,在所征服的各城各地設立治民官,讓眾百姓能安居樂業。但我也做了四件錯事,第一,我繼承大位,受命統治萬國,但我時時飲酒大醉;第二,我強娶叔父斡赤斤所屬部眾中的女子,這是不合道理的;第三,我誤信讒言,殺死了父親手下的功臣朵豁勒忽,他是忠義人,我十分後悔;第四,我下令構築圍牆,圈定兄弟們的牧地,以致兄弟們發出怨言。”
他能公開作自我批評,可見性格坦白直率,能分辨是非。
四子拖雷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小兒子,也最得他鍾愛。成吉思汗出征,經常叫拖雷陪在身邊,稱他是“伴當”。成吉思汗死後將大部份精兵猛將都交了給他(據Michel Hoang在《成吉思汗》一書中所說,成吉思汗逝世時有十四萬精兵,將其中十萬人交給拖雷),因此四個兒子中,拖雷這一係兵力最強,勢力最大。拖雷為人英明,很得人心。成吉思汗逝世時,察合台和窩闊台都領兵在外,隻拖雷在蒙古本部,因此軍國大事都由他決定,稱為“監國”。
蒙古習俗,國主由親王大將共同推舉,這個大會叫做“庫裏爾台”。成吉思汗雖有遺命要窩闊台繼承,但根據傳統習慣,還是要召開“庫裏爾台”來正式推舉。
大會中王公丶駙馬丶眾大將都極力推舉拖雷。窩闊台也不敢接任大位。拖雷卻主張尊重父皇遺命。會議一直開了四十幾天,始終不能決定。最後在拖雷堅持之下,斡赤斤和察合台也都讚成擁戴窩闊台,窩闊台才得到庫裏爾台的承認。
兔兒年(辛卯,一二三一年),窩闊台大汗親征金國,攻破居庸關,占領了許多城市,忽然得了病,說不出話。巫師卜占之後,說道:“因為殺害金國百姓太多,所以山川神靈作祟侵害大汗,必須由親族中一個人代死,否則病不能好。”
拖雷說:“我答應過父皇,一心輔助皇兄,我願意代皇兄死。巫師,你念咒罷。”
巫師就念了咒,給拖雷飲了神水。拖雷說:“請皇兄照料我的孤兒和妻子。”不久就死了。拖雷代死之後,窩闊台的病果然就好了。11
蒙古人對拖雷都十分欽佩。窩闊台更加感激,曾說他將來死後,要將大位傳給拖雷的長子蒙哥。
孫子拔都(術赤的次子)
窩闊台做大汗的第七年,俄羅斯諸部起來反抗。窩闊台聽從察合台的意見,命令諸王丶駙馬丶萬戶丶千戶各派長子出征。因為每個長子麾下都兵眾將廣,所以實力特別強大,總兵力大約是十五萬人,已經超過了成吉思汗逝世時的兵力。這次西征稱為“長子遠征”。
拔都是術赤的繼承人,是長子中的長子(其實是次子),由他做統帥。察合台部派長子莫圖根>b>(已死)的長子不裏統軍,窩闊台部由長子貴由統軍,拖雷部由長子蒙哥統軍。統軍的是長子,但別的兒子也有不少參加遠征。
大軍西征,勢如破竹,平定了欽察丶北俄羅斯丶南俄羅斯,攻克莫斯科丶基輔等大城。在征服俄羅斯等十一個國家之後,拔都決定分兵三路西征,於是搭起大帳設宴。在宴會中卻發生了一場大爭吵。
拔都是長兄,又是大軍統帥,宴會還沒有開始,便拿起酒杯來先飲了幾杯。察合台的孫子不裏丶窩闊台的兒子貴由十分不滿,吵嚷起來。不裏罵道:“拔都為什麼先飲酒?他自以為是元帥,其實是個生胡子的婆娘,早就該將他踏在腳底下。”貴由說:“這是個帶弓箭的婆娘,我們二人早就該用棍子狠狠的打他一頓。”還有一個大將附和二人。大吵之後,宴會不歡而散。
他們為什麼罵拔都是“婆娘”?拔都很會打仗,對待部下將士很好,人人叫他為“賽因汗”。“賽因”在蒙古話裏是“好”的意思,說他是“好王子”。不裏和貴由對部下卻很凶,他們覺得拔都婆婆媽媽,不夠威風,像個女人。
更重要的原因,是察合台係和窩闊台係的王子們心中對術赤係的王子都瞧不起,總記得術赤並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子。
拔都派人去稟告了大汗。窩闊台很是惱怒,等貴由回來朝見報告戰況時,痛罵他:“聽說你在出征途中,把有屁股的人都打了屁股,把軍人的臉都丟光了。你自以為征服了俄羅斯,就可對兄長不敬嗎?其實那又不是你的功勞。”把他送去給拔都處分,把不裏交給察合台處分。
拔都自然不敢當真處分大汗的兒子貴由,但這場怨仇互相結得很深。
拔都和貴由丶不裏兩人爭吵後,兵分三路。北路軍察合台部隊,由察合台的另一個兒子貝達爾任統帥,攻打波蘭。中路軍術赤部隊,由拔都自己任統帥,攻打匈牙利。南路軍窩闊台部隊,由大將速不台及窩闊台另一個兒子合丹(貴由的弟弟)共任統帥。
北路軍擊破波蘭大軍,打得波蘭王布萊斯狼狽逃命,渡過奧得河,在莘爾斯達特大平原上和波蘭日耳曼聯軍遭遇,一場大戰,波德聯軍全軍覆沒。貝達爾命部下在戰場上割下敵軍的耳朵,收集在一起,共有九巨捆之多。這是世界史上有名的一個戰役。中路軍和南路軍也都節節勝利。北丶中丶南三路軍隊在多瑙河畔會師,隻殺得歐洲人屍骨如山,藍色多瑙河變成了紅色多瑙河。12
拔都大軍一路打到亞德裏亞海的威尼斯國邊界,一路打到離維也納三十裏的地方,正要征服全歐洲,忽然接到窩闊台大汗逝世的消息,於是拔都下令班師。
這次西征一共打了六年,嚇得歐洲人心驚膽破,稱之為“黃禍”。
拔都班師回到俄羅斯,在自己汗國都城中駐守。從東到西,幾萬裏的大片土地都是他的勢力範圍。他統治的欽察汗國,歐洲人稱為金帳汗國。俄羅斯侯王在金帳前戰栗聽命,達四百年之久。當元朝在中國的統治結束後,金帳汗國仍統治著俄羅斯。直到十六世紀中葉,俄國彼得大帝興起,蒙古人在俄國的統治才衰退而消失。13
拔都的哥哥鄂爾達讓位給拔都,所以拔都將東方錫爾河一帶地方分給哥哥,鄂爾達一係建立了“白帳汗國”。拔都的弟弟昔班(術赤第五個兒子)西征有功,拔都也分給他一片領地,建立的汗國叫做“青帳汗國”。這兩個汗國都遠不及金帳汗國重要。
孫子貴由(窩闊台的長子)
窩闊台死後,皇後和諸王大臣召開“庫裏爾台”。幾次召拔都來參加,拔都始終不來。大會決定立窩闊台的長子貴由接位。
貴由作了大汗,便要統兵去征討拔都,朝中大臣極力勸阻,才打消了這主意。這是聰明的決定,如果出兵,多半打不過拔都。
貴由喜歡喝酒,手足有痙攣病,接位後第三年春天就死了。
孫子蒙哥(拖雷的長子)
短命的貴由死後,王公大將開“庫裏爾台”大會推舉大汗。大會的地點是在拔都所管轄的地方。會中王公大將都推舉拔都。在成吉思汗的許多孫子中,拔都年紀最長,兵力強盛,西征的威名很大,仁慈而得人心,何況大會在他勢力範圍之內舉行。
然而拔都不肯當大汗,極力主張由拖雷的長子蒙哥接位。拔都很精明,知道自己如做大汗,別的三係會聯合起來反對,自己寡不敵眾,一定抵擋不住。
蒙哥在西征之時和拔都很合作,堂兄弟間感情很好。察合台係的不裏丶窩闊台係的貴由聯合起來反對拔都,拖雷係的蒙哥卻一直支持統帥。
庫裏爾台大會尊重拔都的意見,推舉蒙哥當大汗。
這時朝中大權是在貴由的皇後海迷失手裏。她想叫自己的兒子做大汗,派人去對拔都說:“大會議向來是在東方蒙古本部舉行的,這次在西方開,不合祖宗規矩,而且許多王公大將都沒有參加,會議的決定不能算數。”拔都說:“那麼明年在東方再開大會好了。”
到了明年,拔都派自己的弟弟統領大軍,護送蒙哥到蒙古本部開會,自己駐在西方作後援。開大會之時,窩闊台與察合台兩個係統的王公知道爭不過拔都和蒙哥,都不到會。拔都傳下命令:那一個不遵大會決定,國法從事。術赤和拖雷兩個係統的兵力很強,兩係聯合,窩闊台係和察合台係的力量及不上。蒙哥做大汗的決定,在東方的大會中又通過了。國家大權於是從窩闊台係轉移到了拖雷係的手裏。
窩闊台曾經說過將來要讓蒙哥做大汗。但窩闊台的性子隨隨便便,說過的話不大放在心上。他養了幾頭小獵豹,沒有奶吃,就叫人牽了一頭母牛來,讓小獵豹吃母牛的奶。窩闊台有一個小孫子,名叫失烈門,就說:“爺爺,你叫小豹吃母牛的奶,這頭母牛自己的小牛就沒有奶吃了,不是要餓死麼?”14窩闊台很感動,說道:“失烈門這話很對。你很有仁愛心腸,將來可以繼我的位做大汗。”所以失烈門一直認為自己有權繼承大汗的位子。失烈門不是貴由的兒子,是他的侄兒。
蒙哥做了大汗,失烈門和貴由的兩個兒子都不服。貴由的兩個兒子在車中藏了兵器,想發動政變,結果被破獲了。蒙哥把這三人送到荒僻地方去監禁起來,後來都殺了他們。
察合台的孫子不裏和貴由交好,曾在宴會中一起罵過拔都,也參與了貴由兒子侄兒的政變密謀。政變失敗後,蒙哥將不裏送去交給拔都。拔都就把他殺了。
蒙哥英明果毅,善於處理政務,他滅了大理,征服今西康丶西藏丶印度支那一帶土地,派兵遠征,攻克今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遣兵攻朝鮮丶印度,擄掠了大批百姓和財物回來。他做了九年大汗,在攻打四川重慶時去世。15
孫子忽必烈(拖雷的第四子)
蒙哥的胞弟忽必烈接任大汗,滅了南宋,統一全中國,是元朝的開國皇帝。16
忽必烈做了二十年大汗後征服中國,統治了十五年,到八十歲才死。他治理國家的本事,是蒙古所有大汗之中最好的。17他曾派兵去攻打日本丶緬甸丶越南等國。
攻打日本的大軍十餘萬人,乘船在海中遇到颶風,全軍覆沒。蒙古兵天下無敵,但不懂海戰。征日本的大軍在陰曆八月初一出發,那正是颶風季節,隻要遲得兩個月出發,日本人一定也給蒙古人征服了。18蒙古兵從成吉思汗興起到忽必烈去世,一百年中隻打了一個大敗仗。不是敗在敵人的手裏,而是敗給了颶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
元朝在中國統治了八十九年,一共十個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孫。
孫子旭烈兀(拖雷的第六子)
拖雷有十一個兒子,其中兩個做皇帝,那是長子蒙哥丶四子忽必烈。第六子旭烈兀也是大大有名之人,他比忽必烈小兩歲。
蒙古人有三次大西征。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親自率領,第二次是術赤的次子拔都率領,第三次西征的統帥是旭烈兀。
忽必烈九歲時,成吉思汗從西域凱旋回來,忽必烈和七歲的弟弟同去迎接祖父。成吉思汗率眾打獵,忽必烈射死一隻兔子,旭烈兀射死一隻野山羊。蒙古人的習俗,兒童第一次射殺禽獸,要將獵物的血塗在長輩的手指上表示敬意。旭烈兀握住成吉思汗的手塗血,出力很重,成吉思汗怪他太粗魯。忽必烈卻捧住祖父的手輕輕塗拂,成吉思汗很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