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本待開言招呼,轉念一想:“歐陽鋒窺伺在旁,周大哥所追的也是個勁敵,我且不表露身分,俟機助他的為是。”
周伯通一步一步走近門邊,低聲道:“看來老頑童捉人不到,反要讓人捉了去。”心下計議已定,一覺局勢不妙,立時奪門而出。
就在此時,遠處喊聲大作,蹄聲轟轟隆隆,有如秋潮夜至,千軍萬馬,殺奔前來。
周伯通叫道:“你們幫手越來越多,老頑童可要失陪了。”伸手去搬門後大石,似要出門逃走,突然雙手舉起大石,往他所追之人站身處擲去。這塊大石份量著實不輕,歐陽鋒每晚搬來撐在門後,郭靖如移石開門,他在睡夢中必可醒覺。
歐陽鋒耳聽得風聲猛勁,心想老頑童擲石之際,右側必然防禦不到,我先將他斃了,眼前少了禍患,日後華山二次論劍更去了個勁敵。心念甫動,身子已然蹲下,雙手齊推,運“蛤蟆功”直擊過去。他蹲在西端,這一推自西而東,勢道淩厲之極。郭靖與他連鬥數十日,於他一舉一動都已了然於胸,雖在黑夜之中,一聽得這股勁風,已知他忽向周伯通施襲,當即跨步上前,一招“亢龍有悔”急拍而出。站在北首那人聽到大石擲來,彎腿站定馬步,雙掌外翻,要以掌力將大石反推出去傷敵。
四人分站四方,勁力發出雖有先後,力道卻幾乎不分上下。大石為四股力道從東南西北一逼,飛到屋子中心落下,砰的一聲大響,將一張桌子壓得粉碎。
這一聲巨響震耳欲聾,周伯通覺得有趣,不禁縱聲大笑。但他的笑聲到後來竟連自己也聽不見了,原來成千成萬的軍馬已奔進村子。但聽得戰馬嘶叫聲丶兵器撞擊聲丶士卒呼喊聲亂成一團。郭靖聽了軍士的口音,知是花剌子模軍隊敗入村中,意圖負隅固守。但布陣未定,蒙古軍已隨後趕到,隻聽馬蹄擊地聲丶大旗展風聲丶呐喊衝殺聲丶羽箭破空聲自遠而近。跟著短兵相接,肉搏廝殺,四下裏不知有多少軍馬在大呼酣鬥。
突然有人推門,衝了進來。周伯通一把抓起,摔了出去,捧起大石,又擋在門後。
歐陽鋒一擊不中,心想反正已為他發現蹤跡,叫道:“老頑童,你知我是誰?”周伯通隱約聽到人聲,但分辨不出說話,左手護身,右手伸出去便抓。歐陽鋒右手勾住他手腕,左手反掌拍出。周伯通接了一招,驚叫:“老毒物,你在這裏?”身形微晃,搶向左首,身子已側了過來,就在那時,北首那人乘隙而上,發掌向他背後猛擊。周伯通右手向歐陽鋒攻去,左拳回擋身後來掌,心想自在桃花島上練得左右互搏之術,迄今未有機緣分鬥兩位高手,今日正是試招良機,拳頭剛與敵掌相接,突然郭靖從東撲至,右手架開周伯通的拳頭,左手代他接了這一掌。
三人同聲驚呼,周伯通叫的是“郭兄弟”,那人叫的是“郭靖”,郭靖叫的卻是“裘千仞”!
周伯通那日在煙雨樓前比武,他最怕毒蛇,眼見無路可走,便橫臥樓頂,將屋麵瓦片一片片蓋在身上,遮得密密層層,官兵的羽箭固射他不著,歐陽鋒的青蛇也沒遊上屋頂來咬他。待得日出霧散,蛇陣已收,眾人也都走得不知去向。
他百無聊賴,四下閑逛,過了數月,丐幫的一名弟子送了一封黃蓉的信來,信中說道:他曾親口答應,不論她有何所求,必當遵命,現下要他去殺了鐵掌幫幫主裘千仞;此人與段皇爺的劉貴妃有深仇大怨,殺了他後,劉貴妃就不會再來找他,否則的話,劉貴妃便尋到天涯海角,也非嫁給他不可。信中還書明鐵掌峰的所在。
周伯通心想“不論何事,必當遵命”這句話,確對黃蓉說過。裘千仞那老兒與金國勾結,原本不是好人,殺了他也是應該。至於自己和劉貴妃這番孽緣,更一生耿耿於懷,自覺虧負她實多,她既與裘千仞有仇,自當代她出力,而她能不來跟自己糾纏,更加上上大吉,當下便找到鐵掌峰上。
裘千仞與他一動手,初時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搏之術,登時不敵,隻得退避。高手比武,若有一人認輸,勝負已決,本應了結,那知周伯通竟窮追不舍。裘千仞數次問他為了何事,周伯通卻又瞠目結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要知“劉貴妃”三字,那是殺他頭也不肯出口的。
兩人打打停停,逃逃追追,越走越遠。周伯通的武功雖比裘千仞略勝一籌,但要傷他性命,卻也大非易事。裘千仞千方百計難以擺脫,心想:“我如逃到絕西苦寒之地,難道你仍窮追不舍?”周伯通心想:“倒要瞧你逃到那裏才走回頭路子。”
一到了塞外大漠,平野莽莽,追蹤極易,裘千仞更無所遁形。好在周伯通極顧信義,遵守口頭約定,裘千仞隻須躺下睡覺,坐下吃飯,或大便小解,他決不上前侵犯,自己也就跟著照做。但不論裘千仞如何行奸使詐,老頑童始終陰魂不散,糾纏不休。
周伯通一路與裘千仞鬥智鬥力,越來越興味盎然,幾次製住了他,竟不舍得下手殺卻,少了一個難逢難得的玩物。這一日也真湊巧,兩人亂逃亂追,誤打誤撞的闖進了郭靖與歐陽鋒所在的石屋。
此時周郭兩人已知其餘三人是誰,但三人的呼聲為門外廝殺激鬥之聲淹沒,歐陽鋒與裘千仞卻還認不出對方。歐陽鋒尚知此人是周伯通的對頭,裘千仞卻認定屋中兩人必是一路。周丶裘丶歐陽三人武功卓絕,而郭靖與歐陽鋒鬥了這數十日後,刻苦磨練,駸駸然已可與三人並駕齊驅。這四大高手密閉在這漆黑一團丶兩丈見方的鬥室之中,目不見物,耳不聽聞,言語不通,四人都似突然變成又聾又啞又瞎。
郭靖心想:“我擋住歐陽鋒,讓周大哥先結果了裘千仞。那時咱兩人合力,殺歐陽鋒不難。”算計已定,雙掌虛劈出去,右掌打空,左掌卻與一人的手掌碰到。郭靖在桃花島上與周伯通拆解有素,雙手一交,已知是他,當即縱上前去,待要拉他手臂示意,那知周伯通童心忽起,左臂疾縮,右手鬥然出拳,一下擊在郭靖肩頭,這一拳並沒使上內勁,但郭靖絕無提防,倒給他打得隱隱作痛。周伯通道:“好兄弟,你要試試大哥的功夫來著?小心了!”左手跟著一掌。郭靖雖未聽到他的話聲,卻已有備,當下揮臂格開。
這時歐陽鋒與裘千仞也已拆了數招,均已從武功中認出對方。他兩人倒無仇怨,但想到日後華山論劍,勢須拚個你死我活,此時相逢,若能傷了對手,自是大妙,是以手上竟也毫不放鬆。鬥了片刻,隻覺麵上背後疾風掠來掠去,一愕之下,立時悟到周伯通在與郭靖過招。兩人心中奇怪,但想周伯通行事顛三倒四,人所難測,有此良機,如何不喜?不約而同的攻了上去。
周伯通與郭靖拆了十餘招,覺他武功已大非昔比,又驚又喜,連問:“兄弟,你從那裏學來的功夫?”但門外廝殺正酣,郭靖怎能聽見?周伯通怒道:“好啊,你不肯說,賣什麼關子?”隻覺勁風撲麵,歐陽丶裘兩人同時攻到,足下一點,躍上屋梁,叫道:“讓你一人鬥鬥他們兩個。”
歐陽鋒與裘千仞從他袍袖拂風之勢中,察覺周伯通上梁暫息,心想正好合力斃了這傻小子,一左一右,分進合擊。郭靖先前給周伯通纏住了,連變四五般拳法始終無法抽身,好容易待他退開,兩個強敵卻又攻上,不禁暗暗叫苦,隻得打起精神,以左右互搏術分擋二人。鬥得片刻,歐陽鋒與裘千仞暗暗稱奇。均知以郭靖功力,單就歐裘一人便能勝他,那知兩人聯手,他竟左擋西毒丶右拒鐵掌,兩人一時竟奈何他不得。
周伯通在梁上坐了一陣,心想再不下去,隻怕郭靖受傷,悄悄從牆壁溜下,雙手亂抓,一下子恰好抓到歐陽鋒後心。他蹲在地下,正以蛤蟆功向郭靖猛攻,突覺背後有人,急忙回掌抵擋。郭靖乘機向裘千仞踢出一腿,躍入屋角,不住喘氣,倘若周伯通到來稍遲,歐陽鋒這一推他多半擋架不住。
四人在黑暗中倏分倏合,一時周伯通與裘千仞鬥,一時郭靖與裘千仞鬥,一時歐陽鋒與裘千仞鬥,一時周伯通與歐陽鋒鬥,一時郭靖又和周伯通交手數招。四人這一場混戰,就中周伯通最為興高采烈,但覺得生平大小數千戰,好玩莫逾於此。鬥到分際,他忽然纏住郭靖不放,說道:“我兩隻手算是兩個敵人,歐陽鋒丶裘千仞兩個臭賊自然也是兩個敵人。你以一敵四,試試成不成?這新鮮玩意兒你可從來沒玩過罷?”
郭靖聽不到他說話,忽覺三人同時向自己猛攻,隻得拚命閃躲。周伯通不住鼓勵:“別怕,別怕。危險時我會幫你。”但在這漆黑一團之中,隻要著了任誰的一拳一足,都有性命之憂,周伯通縱然事後相救,又怎來得及?
再拆數十招,郭靖累得筋疲力盡,但覺歐裘兩人的拳招越來越沉,隻得邊架邊退,要待躍到梁上暫避,卻始終給周伯通的掌力罩住了無法脫身,驚怒交集之下,再也忍耐不住,破口罵道:“周大哥你這傻老頭,盡纏住我幹什麼?”
但苦於屋外殺聲震天,說出來的話別人一句也聽不見。郭靖又退幾步,忽在地下的大石上一絆,險些跌倒。他彎著腰尚未挺直,裘千仞的鐵掌已拍了過來。郭靖百忙之中不及變招,順手抱起大石擋在胸前。裘千仞一掌擊在石上,郭靖雙臂運勁,往外推出,接了他這一掌。隻覺左側風響,歐陽鋒掌力又到,郭靖力透雙臂,大喝一聲,將大石往頭頂擲了上去,跟著側身避過來掌。
大石穿破屋頂飛出,磚石泥沙如雨而下,天空星星微光登時從屋頂射了進來。周伯通怒道:“瞧得見了,還有什麼好玩?”
郭靖疲累已極,雙足力登,從屋頂的破洞中穿了出去。歐陽鋒急忙飛身追出。周伯通大叫:“別走,別走,陪我玩兒。”長臂抓他左足。歐陽鋒一驚,忙右足回踢,破解了他這一抓,身子不能留空,又複落下。裘千仞不待他著地,飛足往他胸間踢去。歐陽鋒胸口微縮,伸指點他足踝。三人連環邀擊,又惡鬥起來。此時人影已隱約可辨,門外殺聲也漸消減,遠不如適才黑戰胡鬥時的驚險。周伯通大為掃興,一口惡氣都出在兩人身上,拳法陡變,向兩敵連下殺手。
郭靖逃出石屋,眼裏見人馬來去奔馳,耳中聽金鐵鏗鏘撞擊,不時夾著一聲雙方士卒著刀中箭時的慘呼號叫。他衝過人叢,飛奔出村,在一處小樹林裏躺下休息。惡鬥了這半夜,這一躺下來,隻覺全身筋骨酸痛欲裂,雖然記掛周伯通的安危,但想以他武功,至不濟時也可脫身逃走,躺了一陣,便即沉沉睡去。
睡到第二日清晨,忽覺臉上冰涼,有物蠕蠕而動。他不及睜開眼睛,立即躍起,隻聽一聲歡嘶,原來適才是小紅馬在舐他的臉。郭靖大喜,抱住紅馬,一人一馬劫後重逢,親熱了一陣。他為歐陽鋒囚在石屋之時,這馬自行在草地覓食,昨晚大軍激戰,它仗著捷足機敏,居然逃過了禍殃,此刻又把主人找到。
郭靖牽了紅馬走回村子,隻見遍地折弓斷箭,人馬屍骸枕藉,偶而有幾個受傷未死的士兵發出幾聲慘呼。他久經戰陣,見慣死傷,但這時想起黃蓉,不禁傷痛欲絕。悄悄回到石屋,在屋外側耳聽去,寂無人聲,再從門縫向內張望,屋中早已無人。推門入內前後察看,周伯通丶歐陽鋒丶裘千仞三人早已不知去向。
他呆立半晌,上馬東行。小紅馬奔跑迅速,不久就追上了成吉思汗大軍。
此時花剌子模各城或降或破,數十萬雄師如土崩瓦解。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素來傲慢暴虐,眾叛親離之餘,帶了一群殘兵敗將,狼狽西遁。成吉思汗令大將速不台與哲別統帶兩個萬人隊窮追,自己率領大軍班師。速不台與哲別直追到今日莫斯科以西丶第聶伯河畔基輔城附近,大破俄羅斯和欽察聯軍數十萬人,將投降的基輔大公及十一個俄羅斯王公盡數以車轅壓死。這一戰史稱“迦勒迦河之役”,俄羅斯大片草原自此長期呻吟於蒙古軍鐵蹄之下。摩訶末日暮途窮,後來病死於裏海中的一個荒島之上。
成吉思汗那日在撒麻爾罕城忽然不見了郭靖,什是憂急,擔心他孤身落單,死於亂軍之中,見他歸來,不禁大喜。華箏公主自更歡喜。
丘處機隨大軍東歸,一路上力勸大汗恤民少殺。成吉思汗雖和他話不投機,但知他是有道之士,也不便過拂其意,因是戰亂之中,百姓憑丘處機一言而全活的不計其數。
花剌子模與蒙古相距數萬裏,成吉思汗大軍東還,曆時什久,回到斡難河畔後大宴祝捷,休養士卒。丘處機與魯有腳等丐幫幫眾先後告辭南歸。又過數月,眼見金風肅殺,士飽馬騰,成吉思汗又興南征之念,這一日大集諸將,計議伐金。
郭靖自黃蓉死後,忽忽神傷,常自一個兒騎著小紅馬,攜了雙雕,在蒙古草原上信步漫遊,癡癡呆呆,每常接連數日不說一句話。華箏公主溫言勸慰,他就似沒有聽見。眾人得悉情由,知他心中悲苦,無人敢提婚姻之事。成吉思汗忙於籌劃伐金,自也無暇理會。這日在大汗金帳之中計議南征,諸將各獻策略,郭靖卻始終不發一言。
成吉思汗遣退諸將,獨自在山岡上沉思了半天,次日傳下將令,遣兵三路伐金。其時他長子術赤丶次子察合台均在西方統轄新征服諸國,伐金的中路軍由三子窩闊台統率,左軍由四子拖雷統率,右軍由郭靖統率。
成吉思汗宣召三軍統帥進帳,命親衛暫避,對窩闊台丶拖雷丶郭靖三人說道:“金國精兵都在潼關,南據連山丶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諸將所獻方策雖各有見地,但正麵強攻,不免曠日持久。現下我蒙古和大宋聯盟,我軍取了金國中都之後,最妙之策,莫如借道宋境,自唐州丶鄧州進兵,直搗金國都城大梁。”
窩闊台丶拖雷丶郭靖三人聽到此處,同時跳了起來,互相擁抱,大叫:“妙計!”成吉思汗向郭靖微笑道:“你善能用兵,深得我心。我問你,攻下大梁之後怎樣?”郭靖沉思良久,搖頭道:“不攻大梁。”
窩闊台與拖雷明明聽父王說直搗大梁,怎地郭靖卻又說不攻,心下疑惑,一齊怔怔的望著他。成吉思汗仍臉露微笑,問道:“不攻大梁便怎樣?”郭靖道:“既不是攻,也不是不攻;是攻而不攻,不攻而攻。”這幾句話把窩闊台與拖雷聽得更加胡塗了。成吉思汗笑道:“『攻而不攻,不攻而攻。』這八個字說得很好,你跟兩位兄長說說明白。”
郭靖道:“我猜測大汗用兵之策,是佯攻金都,殲敵城下。大梁乃金國皇帝所居之地,可是駐兵不多,一見我師迫近,金國自必從潼關急調精兵回師相救。中華的兵法上說:『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百裏疾趨,士卒尚且隻能趕到十分之一。從潼關到大梁,千裏赴援,精兵銳卒,十停中到不了一停,加之人馬疲敝,雖至而弗能戰。我軍在大梁城外休兵養銳,以逸待勞,必可大破金兵。金國精銳盡此一役而潰,大梁不攻自下。倘若強攻大梁,急切難拔,反易腹背受敵。”成吉思汗拊掌大笑,叫道:“說得好!”
他取出一幅地圖,攤在案上,三人看後,盡皆驚異。原來那是一幅大梁附近的地圖,圖上畫著敵我兩軍的行軍路線,如何拊敵之背,攻敵腹心,如何誘敵自潼關勞師遠來,如何乘敵之疲,聚殲城下,竟與郭靖所說的全無二致。窩闊台與拖雷瞧瞧父王,又瞧瞧郭靖,又驚又佩。郭靖心下欽服:“我從武穆遺書學得用兵之法,這是彙集中華名將數千年的智慧,不算希奇。大汗不識字不讀書,那是天縱奇才,天生的英明。”
成吉思汗道:“這番南征,破金可必。這裏有三個錦囊,各人收執一個,待攻破大梁之後,你們三人在大金皇帝的金鑾殿上聚會,共同開拆,依計行事。”從懷裏取出錦囊,每人交付一個。郭靖接過一看,見囊口用火漆密封,漆上蓋了大汗的印章。成吉思汗又道:“未入大梁,不得擅自拆開。啟囊之前,三人相互檢驗囊口有無破損。”三人一齊拜道:“大汗之命,豈敢有違?”
成吉思汗問郭靖道:“你平日行事極為遲鈍,何以用兵卻又如此機敏?”郭靖將熟讀《破金要訣》之事說了。成吉思汗問起嶽飛的故事,郭靖將嶽飛如何在朱仙鎮大破金兵丶金兵如何稱他為“嶽爺爺”丶如何說“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等語一一述說。成吉思汗不語,背著手在帳中走來走去,歎道:“恨不早生百年,跟這位大英雄交一交手。今日世間,能有誰是我敵手?”言下竟大有寂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