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音樂隨筆——永遠的JamesBlunt1(3 / 3)

辛辛苦苦去探討的,終究會是一場空;所驕傲自豪的,可能隻是別人手裏的玩偶;真

相決不溫和,了解得越多,說不定就越殘酷。人類本來就是造物主的一個玩笑?宇宙是趨向無序化的,而人類致力於一個有序社會。會不會如滔天巨浪淹沒一隻螞蟻?或者是主的一塊小小試驗田?完全的次序,豈不又把人拖如徹底的單調乏味?或者我們的邂逅,也隻是一個遠超人腦的超級智腦的小小程序?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非真實。

新奇·感觸·夢想

——我的學農體驗 □文/附高0502班吳獨醒 汽車駛出校門,奔馳在去往瀏陽文家市十一中的路上。車窗外,雨點飛揚。我安靜的看著它們舞蹈,心裏卻有些茫然。 今天是五天學農生活的伊始,踏上異鄉的我們,不知前方是怎樣的曆程? 一、 新奇 懷著緊張而興奮的心情,我們見到了與我們結對的十一中同學——湯水平。帶著農村女孩的羞澀,她跟我們打了招呼。我們很快熟了起來,她家住在梅樹村——一個山坳裏,父親和姐姐都在廣東打工,家裏隻有她和她母親。 離開十一中,我們跨上摩托車後座。風馳電掣的感覺立刻讓我們拋開了所有的忐忑,即使是泥濘的山路也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經過二十分鍾的顛簸,水平帶我們推開了她家緊閉的大門。寬敞的門廳空空如也,隻有牆角放了幾張破板凳和一個枝椏參差不齊的掃帚頭。看著毫無裝飾的散發著潮氣的水泥地板,我極力把已到嘴邊的“啊?!”吞了回去(我的脖子當時一定鼓起了一個雞蛋大的包),轉而問道:“呃~你們家的地在哪裏啊?”水平靦腆地笑著說:“地早種完了,現在是閑時,我們這裏呀大多種單季稻。”“為什麼不種雙季稻呢?”我很好奇。“因為這裏的人都要去做花炮。”享譽世界的瀏陽花炮有一部分就來自這裏的家庭作坊。作坊分布在山坡上不高的地方,十幾座白色的小房子,像小豆腐塊一樣,又像梯田一般錯落有致。兩兩之間隔著幾十米,以保證安全。但時不時傳來輕微的爆炸聲提醒著我們,這裏的人們是在用生命掙生活。 放下背包,湯水平帶我們參觀了一下她家。跟所有農村的房子一樣,房屋空間很大,卻沒有什麼擺設,也沒有什麼現代化的家電,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不過,在陽台屋簷下,我發現了兩個在城裏絕對看不到的燕窩,這可是大自然送給農村的最好“裝飾”。我們三個住在二樓水平住的房間。一張大床,兩個大立櫃,一張寫字台,一張堆滿書的矮桌子,還有兩個木箱,看得出這些應該是她家最好的家具。水平怕我們覺得單調,特意在寫字台上擺了許多裝飾品和相框,還在床頭櫃上放了空氣清新劑和假花,這讓我們心裏很感動。

初到農村,心裏有一股十足的新鮮感,張家的鴨子,李家的凶狗,都會引起我極大的興趣。傍晚,搬個小凳子坐在陽台上乘涼,眼前青山綠水,耳邊鳥語嚶鳴,簡直是神仙的

生活,好不愜意! 第二天上午,水平帶我們去菜地摘菜。菜地在山上,離她家大約500米的距離。頂著升得老高老高的太陽,經過“跋山涉水”,與擋道的惡狗“搏鬥”,曆盡劫難後我們方才到達菜地。水平家的菜地種的主要是辣椒,還有一點茄子。低矮的辣椒樹像一叢叢小灌木,掛著或青或紅的果,水平告訴我們,隻能摘紅辣椒和大的青辣椒。土地帶來的蒸人的高溫烤得我們洗了個日光下的“浴”,汗水突破眉毛和睫毛的“雙重防線”,刺得眼睛生疼,卻隻能甩甩頭而不敢擦——手裏抓滿了辣椒。最令人頭疼的是不計其數的蟲子:會飛的、亂竄的、從樹上吊絲下來的、從土裏鑽出來的、還有在你摘辣椒時爬到你手上把你嚇得辣椒撒了一地的..但克服了這些,摘辣椒的工作還是很輕鬆和愉快的。我們很快便投入其中,時不時有尖叫聲傳來——“這個好大!”“快來看這個滿株紅!”..沒多久,裝辣椒的袋子就已經鼓鼓囊囊了。“順手牽羊”了幾個茄子,我們懷揣著沉甸甸的成果和豐收的喜悅心情,凱旋而歸。 中午,吃著自己摘的辣椒,心裏默念道:回去以後一定要自己種點菜——這味兒就是比菜市場買的香。 二、 感觸 在學農的5天裏,印象最深的是農村的熱情好客。在去湯水平家的路上,她便說了好幾次“你們別嫌棄”。吃飯時,她和她媽媽也總是說:“比不上你們在家吃的好吧!”“多吃些,是不是不和你們口味啊?”,就連來水平家串門的親戚也會問我們:“到鄉下來住得習慣啵?”這些,都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鄉村純樸的民風。 然而,這裏落後的經濟、教育水平和衛生條件令人憂心。瀏陽人因為攬了做花炮這獨門的“瓷器活”,生活水平比其他農村地區應該要高些。然而這裏也沒有通自來水,農民用的水都來自幾家聯合起來打井蓄的水。廁所也沒有改造,仍然是簡陋的茅坑。即便是鎮上,唯一的一家超市,也沒有收銀機,店主依然用計算器緩慢地一件件計算著商品價格。雖然這裏大部分家庭都有電視機、電話,但他們對信息的獲取和接受顯然與城市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絕非僅僅是經濟上的,還包括眼界和思想。迷信、重男輕女、多子多福的思想依然在鄉村蔓延。水平的大多數同學家都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她自己家也有“三朵金花”。“政府不管的嗎?”我問。“管啊,都罰了款,沒用的。”水平說。接下來便是一陣沉默。 三、 夢想 湯水平有一次和我們談起她的理想,她說她很想走遍全世界,所以想當一名導遊。這讓我陷入沉思:在這裏,像她這樣想走出這大山去看看外麵的世界的人有多少呢?水平不是很自信:“我同學都說,當導遊要有一米七的身高,要長得漂亮,還要普通話說得很好,她們說..說..我不可能..”她眼裏閃著光,“不過,我才不管他們呢!”她倔強地抬了抬頭。

對於導遊這個職業,我不敢胡亂評說其好壞,但對城裏的孩子來說,恐怕沒有多少人

會把它作為理想。我問她,不想考大學嗎?她回答說:“想..但肯定考不上。”那麼,對於這樣的女孩,一旦沒有考上大學,她將何去何從?她還會留在這山裏當一輩子農民嗎?水平有很多表親都在一些職業、技術類學校,比如廚校。我很想知道,她是否羨慕這些人呢?她想去過他們的那種生活嗎? 那天下午的雨後,一道彩虹飛架南北,七條彩帶閃著柔和的光芒,我們四人站在二樓的陽台上,仰頭望者這難得一見的美景。一隻雨燕啾啾地叫著回巢。我默念:希望我們都能有如此刻一般美好的未來。

另一種生活 另一個世界

不像由鋼筋水泥調和成的城市,這裏是真正的自然風光,淳樸的民俗風情,一切都那麼自然、清新,一切都那麼祥和、寧靜,絕無半點矯柔造作之感。這次體驗農村生活之行,不僅讓我們過於勞累的身體接受了大自然的調養,更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我們體驗到了與城市快節奏生活截然相反的農村生活,仿佛走進了另一個世界裏。 我們乘車到達瀏陽文家市時,天上已是傾盆大雨,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對農村的好奇以及想見到結對朋友的急切心情。同學們爭先恐後地下了車,隔著雨簾,我們用好奇的眼光觀賞著不遠處一片片翠綠的稻田,一個個古老的房子,甚至於路旁的樹,都覺得與城市的不同。長期生活在城市的我們,怎會有機會如此親密地接觸農村的生活環境。見到結對朋友後,聽完了學校領導的講話,就懷著無比激動與好奇的心情來到了結對朋友的家裏——在大山深處自然風光最美的地方。他們的家是一棟兩層樓的小樓房,家裏幾乎沒怎麼裝修,與城市富麗堂皇的室內裝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家唯一值錢的電器就是一台並不大的彩電,可以看出他家並不富有。但他家裏人把最好的東西全部給我們用——最好的臥室、小電扇等,把我們當貴賓對待,每天的飯菜都十分豐富。我被感動了,因為他們那一顆顆淳樸的心,一份份真摯的情。 我覺得,在農村裏生活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每天都感受著大自然的美麗,體會著淳樸的民風,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的原始的社會,回到了多年以前最美麗的生活環境裏,回到了人類充滿野性的時代。我們赤著腳在小路上奔跑,歡笑著在小溪旁戲水,或者跑到山上盡情地大叫,然後躺在地上玩小蟲子,甚至坐在泥巴裏麵,把泥巴往臉上、手上、腳上抹,然後再去洗掉,瘋狂到了極點。一切都那麼自然、那麼自由、那麼放縱,我們盡情地享受著這室外桃源般美好的生活,體會著回歸人類本性的快樂。碧綠的稻田,強烈地刺激著我們缺乏綠色的雙眼;曲折回繞的山路,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夜晚星星點點的燈光,留給我們溫馨的回憶,銀白色的月光,引出我們無盡的思緒。多少時光飛逝,驀然回首,才覺得農村竟是如此美麗,它是我們疲憊的心靈的寄托。農村的每一處——稻田、小溪、青山、藍天、月光,無一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長埋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情感在那一刻突然釋放,我們緊繃的神經也鬆弛下來,一起感受著這一份美好。

我一直以為,隻有高科技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從來沒有想到,淳樸、自然的農村生活

也會如此美好,它讓我們漸漸麻木的心靈,在那些快樂而美好的時光裏,輕舞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