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奉獻(二)
青春的風鈴
深秋的原野,衰草萋萋。隻有幾株野菊花在風中搖曳。 在大山的一個小村莊裏,有戶人家門口掛了一串用金黃的菊花做成的“土風鈴”。沒有風,那風鈴孤寂的掛在那裏。屋內卻傳出了孕婦分娩時痛苦的呻吟聲。桃花、杏花、茶花三姐妹緊緊地依偎在一起,眼睛卻一直盯住那緊閉的房門。爸爸像一頭被關進籠子的雄獅焦躁不安地在屋內走來走去。終於,那緊閉的門開了。“陳媽,是男是女?”“兄弟,是女的。”陳媽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爸爸衝進了房裏,三姐妹興奮地叫道:“噢!媽媽生妹妹啦!”也跑進去了。大姐桃花看到滿身粉紅的妹妹,對媽媽說:“媽媽讓我抱抱吧!”媽媽臉色蒼白無聲地流著淚。爸爸安慰媽媽道:“女兒好,長大了知道心疼爹娘。這娃兒就叫菊花吧..”話沒說完淚卻流了滿麵。那女娃也像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大聲啼哭起來。大姐像小大人似的把妹妹抱在懷裏哄道:“妹妹乖,別哭別哭啊!”女娃不哭了,她聽到了姐姐的呼喚,她聽到了門外菊花風鈴丁冬、丁冬的響聲。 在大山裏,人們信奉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村裏人無不笑葉家沒男娃,要絕後了。 然而三個姐妹對小菊花卻疼愛有加,大姐、二姐換著抱,三姐茶花抱不動就樂顛顛地在後麵當“跟屁蟲”。還時不時摸摸小妹的小臉、小手,親親她。 等到小菊花會做“土風鈴”時,大姐二姐已能合抬一根木料,三姐能提動一桶豬食了。大山有一句俗話:“窮人的孩子天照應。”桃花、杏花、茶花、菊花一個比一個秀氣,一個比一個聰慧。清貧的家境把樸素、勤勞和善良深深地烙在她們的心中。 村裏的孩子愛玩“狼吃羊”的遊戲。小菊花看到他們玩,她也要參加,大姐就去求二虎兩兄弟,大虎二虎是村支書的兩個兒子,他們說話都不清楚,是結巴。大虎同意了,小菊花好高興。大虎說:“你、你做羊、羊尾、尾巴。”羊尾巴是讓最機靈的小孩擔當的。小菊花感到受寵若驚。等她跑到隊尾時,大虎卻說:“丫頭片、片子,還、還想做、做羊尾巴。”二虎又接著說:“做羊尾、尾巴上的毛。”孩子們都笑起來了。桃花氣紅了臉打了大虎一掌,大虎和桃花便扭打起來了,二虎來幫忙,杏花、茶花也來幫忙。桃花被大虎扭住時把他咬哭了。這場“戰爭”結束後,大姐心愛的發夾被折斷了,二姐的衣服被撕破了,三姐的臉被抓破了。桃花、杏花、茶花像被大雨淋過的花朵。三個姐姐擁著小菊花回家時,小菊花傷心地哭了。 桃花19歲時已發育豐滿,紅潤的臉上時時帶著笑容。有一天她對爸爸說:“菊花已經7歲了,讓她上學吧!家裏的事我多幹一點。”這樣菊花背著大姐做的書包上學了,這件事引起了大山的轟動。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小菊花發現大姐好像病了。她臉色蒼白,牙齒常滲出殷紅的血。爸媽帶她到鄉診所去看,大夫查不出。鎮上醫生也說沒見過這病。爸爸再帶大姐到縣城去看。
小菊花莫名地驚慌起來,她心頭罩了團烏雲。縣醫院醫生說這是“白血病”,需換血、換骨髓,要很多錢。爸爸賣了給大姐做嫁妝的木料,賣了豬。不見大姐好。爸爸又砍了許多樹去賣,還賣了許多東西,大山變禿了,家變空了,大姐還沒好。 學校放秋假,菊花跟爸爸一起去看大姐,大姐更消瘦了,菊花心裏真難受。她背誦“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給大姐聽,大姐淡然地笑了,小菊花卻傷心地哭了。後來,大姐同病房的姨看到可愛懂事的小菊花便給她蘋果吃,對她格外關心。那姨的丈夫很有錢,每天買很多東西來看姨。姨卻不快樂,她結婚十幾年卻一直沒生育,精神很空虛。她很希望有個孩子。 姨有一天對小菊花認真地說:“娃,隻要你答應做我女兒,我給你做衣服,讓你讀大學,還給錢幫你大姐治病。”小菊花無語。 回到家後,小菊花像變了個人似的,上課老走神,吃飯時眼睛卻一直望著“土風鈴”,她陷入了沉思。 幾天後,她終於答應做姨的女兒。小菊花望著霧中的大山,神情很是悲壯。她采了一大把野菊花用它們做了一串風鈴,她拿著風鈴向遠離大山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了歌謠:“野菊花,綠葉子,開黃花,嚴霜寒露不畏懼,冰天雪封獨品它..”
阿Q新態
阿Q老是說自己“先前闊”,現如今他真的闊起來了。這幾年,農村政策落實得很好,阿Q憑一身手藝,起早摸黑,出大力流大汗,手裏的票子一天比一天多,終於當上了萬元戶,蓋起了一座小洋樓,一下子在未莊出人頭地大翻身了。 接踵而至的事情連阿Q自己都沒有想到:先是趙白眼、趙司晨、小D、王胡這些家夥(趙太爺父子土改時被鎮壓了),都爭先恐後地來拍馬屁,“阿Q哥,阿Q哥”地叫個不停,後來,小尼姑從庵裏跑了出來(如今的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硬要嫁給阿Q,理由是阿Q掐過她一把,“男不露膝,女不露皮,男挨女皮,女嫁不移”,阿Q是“貓掉了爪子——巴不得”,春節就結了婚。 如今阿Q是誌得意滿:鈔票有了,洋房有了,女人有了。阿Q摸著口袋裏的鈔票,心裏想:這錢該怎麼花?終於有一天,他想起了那回在土穀祠賭博的往事,那一回,本來阿Q贏了一大把,誰知後來有人打架,一下子全亂了,龜兒子們拿著錢溜了。想到這裏,阿Q“啪”地給了自己一個耳光,下了狠心:“媽媽的,這回闊了,老子一定要把這口氣爭回來。” 阿Q又到土穀祠去了,還是那幾間房子,破破爛爛的,可走進去一看,我的天,裏麵人山人海,圍了個水泄不通。賭徒們一個個賭興正濃,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聲嘶力竭地喊著,脖子上青筋直暴。玩什麼的都有,麻將、牌九、撲克..,有的東西連阿Q這樣的老資格也還是頭一次見過。
“真是玩法越來越多了。”如此熱鬧的景象,像一塊磁鐵,一下子把阿Q吸了進去。
阿Q在人叢中找著了趙白眼、趙司晨、小D、王胡,朝他們走了過去。 “阿Q哥,阿Q哥。”四個人一齊叫了起來。 “怎麼,您也來玩了。”趙白眼向阿Q鞠了一躬。 “啊,是啊”,阿Q注視著賭桌上的一切。 “您老手氣好,一定大發財。”趙司晨向阿Q拱了拱手。 王胡說得更親切,“阿Q哥這一來,我們直怕要輸得脫褲子囉。” 阿Q聽得心花怒放,在賭桌旁正襟危坐,幹了起來。 .. 整整過了一天,阿Q也沒回來。晚上小尼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 忽然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正是阿Q。隻見他身上隻穿著一件三角褲衩,人凍得縮成一團,直打哆嗦。 “你,你怎麼這個樣子回來了?是不是又去偷東西了。”小尼姑想起了他那次到庵裏偷蘿卜。 “我沒有呀,我..”,阿Q“啪”地給自己一耳光,跪了下來,“我去打麻將,輸了一萬八。” “啊?!”小尼姑倒吸一口涼氣。 “媽媽的,趙白眼,趙司晨他們真不是東西,串通起來搞我一個。” “那你為什麼還去?” “我,我憋不住。”阿Q快哭了,“房子,明天要賣了。” “什麼,你?”小尼姑急得直跺腳,“你把我坑苦了,當初,你對我耍流氓,我沒法,隻好跟了你,現在..。”她一聲大嚎,衝出了屋子.. .. 阿Q又搬回原來住的地方去了。 鈔票,洋房,女人,全飛了。 趙司晨、趙白眼、小D、王胡這些家夥,又在他麵前耀武揚威了。 “媽媽的,真太媽媽的了,錢又讓兒子們騙走了。”阿Q一天到晚打自己的耳光。 “先前我比你闊多了。”這回阿Q說的是大實話。
保爾的東妮亞
首先作一個說明,我之所以要將冬妮亞,稱為“保爾的東妮亞”,是因為隻要談起東妮亞,我就不能不提起保爾。一方麵是因為保爾是小說的主人公;而另一方麵,我實在無法將冬妮亞徹底地孤立開來分析,因為冬妮亞在作品中的每一次出場都直截與保爾有關。
冬妮亞與保爾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他們倆的青年時代。作者將這段故事敘述得非常地浪漫,浪漫得樸實。比如保爾為冬妮亞打架,冬妮亞為保爾療傷,又比如保爾從監獄中跑出來不敢回家,就在冬妮亞家躲了一晚等。通過這些情節,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保爾在以後的革命鬥爭中所體現出來的種種氣質。尤其是一句“好鬥的小公雞”,成為了保爾這一形象,在那個年齡段最生動的形容。 無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完美地塑造了保爾這個豐滿的形象。它全麵地描寫了一個工人的孩子是怎樣鍛煉成為一位堅強的無產階級戰士的全過程。如果說,作者通過保爾參軍以後的情節擺在讀者麵前的,是一個令人崇敬的革命先鋒的形象,那麼,保爾與冬妮亞的故事,卻展現出年輕的保爾可愛的一麵——一個16、17歲愛打架的小夥子,在一位美貌的姑娘麵前表現得那樣的羞澀,羞澀得單純,單純得可愛。我認為,保爾的這種可愛,完全是冬妮亞所付與的。回想起那個時候,冬妮亞與保爾的關係是那樣的和諧。以至於讓人對他們倆最後的分別,充滿遺憾。 冬妮亞最為重要的一次出場,是那次她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與保爾在鐵道工地上碰麵。 此時,年輕時的一切都成為了過去,夕日的情人身處在了不同的社會階層。我認為,此刻兩人間的關係即和諧又矛盾,很微妙。大家可以從冬妮亞所說出的兩句話中感受到這一點。她對保爾說:“你怎麼會在這裏?我還以為你成為了黨委書記或者至少是某軍團的團長。”乃後,她對她丈夫說:“我們還是開始幹活吧,他是不會簽字的,我了解他。”冬妮亞的確了解保爾那倔強的性格,但是,她卻了解不了保爾“倔強”地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在情節上,她讓保爾的心冷到極點,但是,隨後還是給讀者帶來了一絲安慰性的補償。作者在這裏,強烈地表現了保爾為公眾的利益勇於獻身而無怨無悔的高尚情操。但是,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感受得更多的,是人世間白衣蒼狗的變化。 作品中,冬妮亞與俐達構築起了保爾那個不完美的感情世界,作者用這個不完美的感情世界來反襯保爾高尚的革命主義理想。冬妮亞與保爾的哥哥同為保爾少年時期最親密的夥伴,但作者卻利用他兩人最終所走的道路,來襯托出保爾那堅強的品格。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冬妮亞成為了一個79%的反麵人物。 但如果我們將冬妮亞的人生單獨提出來,現代社會的人們會發現不能以“悲劇”兩字來概括。在此,我也不願譴責她那作為鐵路工程師的夫人的結局。所有的隻是惋惜。試想夕日最親密的朋友終於在人世的道路上分開,而且終於再也無法結合。當然,這不是冬妮亞的過錯。目前,對於此,我的認識還不能讓我從階級性的觀點來思考這個問題,我所作的還是隻有惋惜,隻有感歎: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相識的人在轉瞬間就有可能會永遠的分離,而在那時,我們隻有彼此珍重。
人魚之淚
在一個遙遠而僻靜的小島上,住著一群人魚,人魚們擁有著人類的智慧和人類的四肢,但是他們的身體卻是魚的軀體,在這群人魚中有一條心地善良的富於冒險精神的小人魚,小魚一天一天的長大了,變成了人魚村裏最漂亮的人魚了,然而她卻每天對著小島外的大海唉聲歎氣的,她看著大海的遠端,不禁的想要越過這藍色的大海,去海的另一端感受新的風土人情。但是她太弱小了,無法穿越這澎湃的大海,所以,她隻能每天默默的在海邊冥想,想象著海的另一端是怎樣的景致。 在一天的黃昏,她依然來到了海邊呆呆的看著遠方,突然之間,她看到了有一個黑影在海濤中一起一浮的飄忽著,於是她叫來了村裏的同類,一些較為強壯的人魚便遊到了海中,向那個黑影遊去.. 過了一段時間後,人魚們拖著黑影慢慢的遊向了岸邊, 在岸上,她終於看清了黑影——一個非常帥氣的男孩。那男孩大約有17,8歲的樣子,但是她從未見過人魚以外的生物,於是害怕的直往後退,這時人魚村裏的長者對著鼓噪的村民說到:“不必害怕,這是人類,在遙遠的海的另一方生活的生物,他對我們沒有危害的。”於是在長者的勸說下,人魚們將他帶到了一間茅草屋裏,進行了細心的照料。 她一聽說他是來自於海的另一端後就不禁的對他起了好奇心,於是她改變了自己每天到海邊冥想的習慣,轉而盡心盡力的照顧著他,在她的細心照料下那男孩慢慢的好轉了起來,在一段時間之後,男孩蘇醒了過來,當他睜開自己的眼睛時,看到了正在照顧他的她,男孩看到了她之後覺得非常害怕,以為她是怪物,便拚命的從茅草屋裏逃了出去,然而當他走出去的時候卻發現了成群的人魚在外麵活動著。這時長者緩緩的走向了男孩,而她也從茅草屋裏走了出來。 長者將男孩遇險獲救的事告訴了他,並且介紹了這幾天不辭辛勞地照顧他的她,麵對著眼前的事物,男孩驚呆了。聽了長者的訴說,男孩又對救了他又細心照料他的她心存感激。 男孩在等待援救的期間天天與她交談著,他天天向她說著人類世界的習俗,行為,生活習慣,建築,風景等等。而她則不停的提問,問這問那,而心中則對那人類的世界充滿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