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國外研究資料還顯示,不僅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對心力衰竭有顯著療效,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對治療心力衰竭的效果更顯著。所以,目前許多國家將β受體阻滯劑列為繼強心、利尿、擴張血管治療心力衰竭之後第Ⅳ類重要藥物。
總之,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心髒收縮功能,逆轉心室重塑,並具有抗氧化和抗細胞凋亡的作用。
用於治療心力衰竭的β受體阻滯劑如何分類
目前主要有四類:
(1)第一類選擇性阻滯β1受體,如美托洛爾和比索洛爾。
(2)第二類非選擇性阻滯β1和β2受體,如普萘洛爾。
(3)第三類非選擇性阻滯β1、β2和α受體,如卡維地洛。
(4)第四類是有內在抑交感活性的β受體阻滯劑,如紮莫特羅。
第二類和第四類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的經驗有限,臨床試驗已證實,第一類和第三類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治療中具有很強的作用。
心力衰竭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時應注意什麼
(1)β受體阻滯劑有負性肌力作用,單獨用於心力衰竭患者可引起心功能和血流動力學惡化。因此,必須在強心、利尿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治療的基礎上,病情相對穩定時才可應用。
(2)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用藥反應逐漸緩慢調整劑量,如比索洛爾從每日125毫克開始,在6個月以內逐漸增加,最大劑量為每日10毫克;美托洛爾開始每日625毫克,若耐受性好,可改為每次625毫克,每日2次,5~7日增量1次,逐漸增至每次125毫克,375~500毫克,每日2次,一般需經4~6周才能達到維持劑量;卡維地洛開始2周,每次3125毫克,每日3次,若能耐受,2周後劑量加倍,依次逐漸增至每次625毫克、125毫克、25毫克,每日3次,劑量必須增加到患者能耐受的最高限量(體重<85千克,最大推薦量為每次25毫克,每日3次。體重>85千克,最大推薦量為每次50毫克,每日3次)。每次增量前須評估患者有無心衰加重或血管擴張症狀。
(3)患者應無β受體阻滯劑禁忌證。
(4)除比索洛爾、美托洛爾和卡維地洛外,其他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及耐受性有待觀察。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衷竭的適應證有哪些
心功能Ⅱ、Ⅲ級患者,病情穩定,伴收縮性功能障礙,左室射血分數<40%者,均必須應用<受體阻滯劑,除非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上述患者應盡早開始使用,不要等到其他療法無效時才用。因患者可能在延遲用藥期間死亡,而β受體阻滯劑如能早期應用,有可能防止死亡。並應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和利尿劑的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也可應用。
由於β受體阻滯劑具有負性肌力作用,使用初期對心功能有抑製作用,所以對於病情不穩定或心功能Ⅳ級的心衰患者,一般不用β受體阻滯劑。如果病情穩定,無明顯體液瀦留,體重恒定,且不需要靜脈給藥者,即使心功能Ⅳ級,也可在嚴密監護下使用。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長期治療,不適用於作為搶救藥物。由於應用β受體阻滯劑症狀改善一般在2~3個月後才逐漸出現,所以治療中即使症狀改善不明顯,仍應堅持使用。
通常情況下,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合用,如果考慮增加β受體阻滯劑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的使用劑量不需要很大。因為大多數使用β受體阻滯劑的臨床研究中,使用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劑量不大。另外,使用小劑量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的患者,增加β受體阻滯劑後,可以明顯改善症狀,並降低死亡危險,其作用優於單純增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劑量,即使達靶劑量。對於當前或近期有體液瀦留的患者,在使用利尿劑前,不要給予β受體阻滯劑。因為利尿劑可以維持鈉的平衡並預防體液瀦留的繼續發展。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的禁忌證有哪些
(1)無論症狀輕重,準備使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應當沒有或僅有很少的體液瀦留或血容量不足表現,需要使用靜脈正性肌力藥物,以及住在重症監護病房的不穩定的Ⅳ級心力衰竭患者,應當先使用其他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待病情穩定後重新評價是否可以使用β受體阻滯劑。
(2)患者有呼吸道疾病,β受體阻滯劑可使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加重支氣管痙攣,故不適合用於支氣管哮喘患者。
(3)心動過緩和傳導阻滯,包括竇房結功能障礙,心率<60次/分鍾,或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不宜使用β受體阻滯劑(除非已經采用起搏器治療者)。
(4)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β受體阻滯劑有時可引起低血糖,還可掩蓋低血糖所致的交感神經興奮現象,如心率快、出汗等,故糖尿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
β受體阻滯劑的不良反應有哪些,如何避免
像其他許多藥物一樣,β受體阻滯劑也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麵:
(1)體液瀦留和心力衰竭惡化:多在開始使用β受體阻滯劑後數日內出現,通常沒有症狀而表現體重增加,最後導致心力衰竭症狀明顯加重。治療前有體液瀦留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更易發生體液瀦留。因此,在使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前後,應每日測量體重,若發現體重增加,即加強利尿劑治療。直到體重恢複到治療前的水平。
(2)心動過緩和房室傳導阻滯:一般在小劑量情況下較少出現,隨著劑量的增加發生的危險性即隨之增加。如果心率<55次/分鍾,或出現Ⅱ度或Ⅲ度房傳導阻滯,則應減少β受體阻滯劑的劑量。另外,應當考慮是否有藥物相互作用,是否可以停用其他引起心動過緩或傳導阻滯的藥物。
(3)低血壓:β受體阻滯劑特別是同時阻滯α受體的藥物,可引起低血壓。通常無症狀,有時出現眩暈、頭暈、目眩或視力模糊。發生此種情況時,可先減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或血管擴張劑劑量,或將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或血管擴張劑分開時間段使用,此時盡量不要減少利尿劑用量,以防體液瀦留。
(4)乏力:使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可引起乏力和虛弱的感覺。在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治療,經過數周乏力可自行消失。但有些患者的症狀可能很嚴重,不能繼續增加劑量甚至需要停藥。乏力的治療可采取減少β受體阻滯劑劑量,但是如果乏力的同時伴有外周的低灌注,則應當停藥。
(5)支氣管痙攣: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可使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從而加重支氣管痙攣,故不適合用於支氣管哮喘的患者。
(6)外周血管痙攣:表現為四肢冰冷,雷諾現象等。
(7)停藥反應: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突然停藥,可引起心悸、血壓升高、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所以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切勿突然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