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籌集糧餉(2 / 2)

像崇禎這樣低聲下氣找下臣要錢的皇帝,在中國曆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像明末這幫絲毫不給皇帝麵子的權貴們,其奇葩程度,也極其少見。

那有的讀者說了,你身為皇上難道沒自己的私房錢嗎?有的話你就多掏點,這何苦來的。

崇禎有錢嗎?曆史上有個“崇禎小氣亡國”的說法,其來源是一個叫楊士聰在《甲申核真略》的記載,說是李自成打進北京後,在宮中找到了崇禎的內帑3200萬兩白銀。也就是說,崇禎明明有大把銀子,卻不舍得花,留著下崽,即將國難當頭了,還涎著臉找大臣要錢。

反正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籌集到錢糧不到一千萬輛,除了給關內中原平叛匪患之用,一半的錢糧打發人派往遼東交於祖大壽,並寫書信,告訴祖大壽這批糧食的重要性,如果用完了就沒下回了。

很快糧食到達錦州城裏,祖大壽看到了這麼多的糧草還有銀帛心裏就踏實多了,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無論當兵的還是當官的,乃至老百姓都怕挨餓,這回錦州的糧食充足了,軍兵將士無不開心,祖大壽馬上安置好這麼多糧草,將其安置在地窖之內,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不得食用,留點後手。

轉眼到了來年,也就是公園一六四一年,明崇禎十四年農曆二月份。二月份的遼東地區還是天寒地凍,數九寒天,冰封雪地,整個世界成了隻大冰櫃兒,山冷地在顫抖,河凍地僵硬了,空氣似乎也要凝固起來。遼東地區的各條河水被凍得老結實了,甭說在上麵騎馬行走,就是開坦克也照樣開走。

義州城裏的濟爾哈朗與多鐸二人,在上一次的偷襲麥田一戰中嚐到了甜頭,認為過了二月二龍抬頭,就可以實施新的計劃了。正當二人實施新計劃的時候,盛京派來二路人馬作為接應,好輔助他們奪取錦州的勝利。

那麼皇太極派來的是誰啊?主將便是多爾袞,副將阿濟格。

愛新覺羅·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以後再下一部中再詳細介紹。

愛新覺羅·阿濟格,萬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烏喇那拉氏,中國清代親王,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將。剽悍少謀,就是能打。

皇太極總覺的義州人手還是不夠硬實,通過上一次的危機當中看到了祖大壽的厲害之處,所以決定再派出一些狠人去增援義州濟爾哈朗他們。

四人見麵接大歡喜,不過都是表麵過的去,內心卻有些猜忌,濟爾哈朗看不上多爾袞,總認為這些小年輕的不夠尊重老領導,總是跟自己牛X哄哄的,所以特煩他。不過沒辦法啊,皇上的安排誰敢違抗。

濟爾哈朗把自己製定的幾條圍攻錦州的計劃於他們三人做了交代,多爾袞把嘴撇的,心裏暗笑:“什麼破計劃,都是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東西,你到也是拿點新鮮的東西出來,叫咱們開開眼。”不過嘴上沒說,可麵部表情帶出來了。濟爾哈朗一眼看出來了,便問多爾袞:“我說老弟,怎麼我的計劃你認為有何不妥的嗎?”

“額。。這個嗎?”一句話把多爾袞給問住了,自己連忙解釋道:“沒有、沒有,隻是小弟認為對付祖大壽沒這麼麻煩,倒不如派出一支生力軍踏平錦州城就算了,幹嘛還布置那個布置這個的,即麻煩又費事。”

濟爾哈朗笑著想勸道:“老弟,這可都是皇上的旨意,我哪敢自己定奪啊!”

多爾袞這才無語,點頭稱善。

最後決定多爾袞留守義州城,負責看管城池調配軍隊。咱們不能齊勝不顧家,家裏必須留守個智勇雙全之人,多爾袞欣然領命。其他三人負責攻打錦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