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祖大壽求援(1 / 2)

祖大壽回到錦州之後每日裏胡思亂想,極有可能患上了憂鬱症,幾度產生了自殺的年頭。

現在自己就是風箱裏的耗子---兩頭受氣,有時候真想一狠心放棄遼西地區投靠滿清算了,這倒省心了。不過那樣的話自己家族就會留下汙點,永世不得洗清,給祖上丟人那!祖大壽這麼想也在情理之中,人過留名鳥過留聲,誰都想自己的美名劉芳千古,更不願意遺臭萬年,祖大壽越想越窩火,眼瞅著好端端的一個人變得沒精打采,瘦的皮包骨了。手下這些將領們尤其是他的外甥吳三桂心疼自己的舅舅,隻能好言相勸,這些人輪班上陣,車輪戰開始為祖大壽做心裏疏導工作。

話是開心鎖,一日兩兩日三,慢慢的祖大壽心裏算是開了竅了,煩惱憂傷漸漸淡去,心裏亮堂許多。說道這裏啊,咱們提點題外話,咱們遇到事情別太較真,別專死牛角尖,有的是就是自己嚇唬自己,沒事別瞎捉摸事兒。

書歸正文,快到麥收季節,祖大壽非常惦念自己家這點糧食,今年這點糧食可是相關錦州百姓口糧問題,一旦今年小麥收割的好,那麼今年乃至明年全鬆錦一帶的軍民不會挨餓,要是弄不好就得喝西北風。於是,祖大壽親自督導組建秋收糧食工作小隊,自己任名譽隊長。

秋收的日子終於到了,工作隊組織人員先把鬆山、杏山的高粱收割完成,回去好多釀高粱酒。今年收成還真別說,長勢喜人,穗大杆長,一畝可打他個三四百斤紅高粱米,也沒打農藥,沒施化肥,純天然綠色食品。這批次完成後,下一波就是錦州以北的小麥收割計劃。

可正當收割小組在城北十裏外的馬家窪子一帶收割小麥之時發生意外,誰料想,在金燦燦的麥田裏出現了大量黃衣刺客,周身上下一身黃,跟混入小成熟的小麥裏根本分不清,每個人手持短把彎刀,瞬間就把工作隊來帶的一千多收麥子的民工全部幹掉,動作之快可見這些強人的來曆不小。而後,這些金衣蒙麵人點燃準備好的火炬將大片麥田全部焚毀,一粒糧食都不給留下。這些黃衣人漸漸的消失在了火海當中。

事事難料,誰知道收麥子的功夫還把小命搭上,這不扯呢嗎!不過有的不該死的,這一千多民工裏有個叫吳老二的人,在收麥子的時候他掉隊了,原因是拉稀跑肚,也不知道吃了什麼不幹淨的東西了,走一路拉一道,正趕上他在樹林裏拉屎,突然前方火起把他嚇了一跳,一下屎被嚇沒了,提上褲子也沒擦幹淨屁股就跑出來看看怎麼回事。不看則可,一看那,屁都嚇涼了。怎麼麥田被大火燒成樣了,特麼誰幹的好事?不對啊,我們的人呢,都去哪裏了。吳老二開始在周圍尋找自己人。當發現自己人已經倒在血泊之中,馬上明白了,肯定是有人搞破壞,撒腿跑回錦州報告祖大壽。

回到錦州之後,吳老二嚇的連話都不會說了,看到祖大壽光張嘴不說話,急的祖大壽上去就是一個大嘴巴子,一下將吳老二抽醒了。祖大壽就問:“到底怎麼咯,工作隊其他成員呢?”

“完了、全完了,咱們的麥田叫人給燒了,一千多弟兄死去非命。嗚嗚嗚嗚。”吳老二抱頭大哭。祖大壽一聽這話簡直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怎麼可能呢,誰敢在我眼皮底下犯事呢,莫非是義州派來的刺客,還是沈陽派出來的呢?祖大壽腦子又開始胡思亂想瞎捉摸。

想來想去,最後決定自己要親自查看,到事發現場看一看。

等到這一看傻眼了,千畝麥田毀於大火,燒的一幹二淨,連根草次都沒留,收樁帶包圓,麥田裏還冒著濃煙,離近點直刺鼻孔。手下這些帶兵的將領無不憤怒,這可是咱們一年辛苦的成果,就這被滿韃子給破壞了,太不甘心了,找他們報仇去,對,也把他們的糧草燒了,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祖大壽暗罵義州的濟爾哈朗和沈陽的皇太極,你們這是夠損的了,絕我糧道,好再一次上演大淩河一案。嘿嘿,你可想錯了,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

那麼這件事是皇太極指使人幹的嗎?還真是這回事。

皇太極臨走之時叮囑了濟爾哈朗與多鐸他們二人,給他們安排了進攻錦州城的計劃,這放火就是其中的第一步,這叫步步為營,小步快跑。祖大壽豈知道這其中的奧秘!

濟爾哈朗派出兩千名偽裝部隊,喬裝改扮身穿金黃死秋衣秋褲,手持彎刀,日夜潛伏在麥田裏,待明軍收麥子之時全部斬殺,而後燒毀麥田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