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知府大人書一本(2 / 2)

書大人信奉一花獨放不是春的原則,四處孝敬,八方進貢,朝廷內外,一致誇稱。

讓書一本名動天下的,降了他的文才能幹之外,還有他的養氣之道。

大明朝名士顯貴流行寫自傳,幾年前書大人不能免俗親自操刀也寫了一本,名曰《不得不說的故事——好官難為》。

書中介紹他為什麼能慈悲愛民,為什麼能忠於皇上,原因就是他自幼苦讀聖賢書,尤其得孟子真傳,善養浩然之氣。

說起書一本的養氣經曆,卻是幾起幾落,曆盡驚險艱苦。

自傳中記載,書一本年輕時悟透儒學真諦,決心養出豐沛的浩然之氣。其間自然是迭加磨難,寒暑不輟,這些都不足為奇,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要命又奇特的是書一本的養氣出岔子了,仿佛煉內功的走火入魔,書大人養浩然之氣卻修出衝天的殺氣來了。

據自傳中介紹,那時的書一本雙眼血紅,唇紅齒白,唇紅得似火,齒白得象雪,時時要張開嘴吐出長長的白氣,心中時刻湧動著咬人殺人吃人的惡念,喝水非用雞冠花熬製不喝,喝酒非紹興女兒紅不喝,因為這樣的水這樣的酒才完全似血,才能暫時平緩他心頭的殺意。

無可奈何之下,書一本隻得另想辦法,殺人不行,殺雞殺狗不敢,隻好殺蚊蠅蟻虱來消弭胸中惡念,日日在庭院裏埋頭將蟲蟻狠狠摁斃踩爛,才得舒暢。

書知府將那種培養浩然正氣的奇特方法帶到東昌府任上來了。衙門裏始終養著四個心明眼亮,身手敏捷的小童,稱之為氣童。

四個氣童一年到頭就為書大人準備養氣之物。什麼螞蟻飛蛾,蚊子蒼蠅,蝗蟲蟬螂,跳虱臭蟲等等都在此列。

書大人公務繁忙,自然沒空將一個個蟻蟲蚊蚋捉拿殺滅,氣童們就每天收集一批養氣之物,弄得半死不活,能爬不能飛,困暇時捧到書大人跟前,讓書大人伸手一一摁斃。

書大人在這般奇特的養氣過程中,消除心中惡氣殺氣凶戾之氣,留下平和之氣仁愛之氣慈悲之氣,於是東昌府治下百姓就有福了。

書大人此一舉動,響應的自然熱烈,東昌府幾乎人人愛上滅蟲。久而久之,東昌府所有的人都記得一連串公式,諸如一隻螞蟻等同一隻蚊子,滅一隻蒼蠅等於五隻螞蟻,殺一隻臭蟲等同二隻蒼蠅之類。

後來書大人聽說麻雀成群結隊哄搶百姓穀粒,老鼠更是打洞掏牆,害民不淺,於是將這等害民之物也列入養氣之物行列,規定一隻麻雀等同百隻螞蟻,一隻老鼠等同一隻麻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東昌府百姓官吏都認為知府書大人真的是仁心仁德,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親自動手消滅害蟲,這份大恩大惠,哪能讓人不感動!

東昌府名士謅謅社的著名詩人郭泡沫先生激動之餘,將書大人養氣之道比擬為大唐英主李世民高喊“莫食民稼”而大吞生蝗蟲的壯舉,並寫下流傳四方的“書公祖滅害讚”一文,流傳四方。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書大人親力親為,殺滅無數害蟲,東昌府百姓官吏紛紛跟進,蚊蠅拍隨身帶,走到哪裏拍到哪裏,老鼠出頭人人喊打,家家戶戶張網羅雀。

縣官大人到知府衙門彙報工作,一般都會呈上一束束老鼠尾巴,表明緊跟知府大人除害的決心。這也是使得市場上老鼠尾巴如同幹豆角幹菜梗一般論斤論捆出售,方便需要者購買,生意還很不錯。

這樣一來,東昌府境內還真清潔了不少,蚊蠅大減,老鼠遠躲,麻雀逃入周邊府縣。就是成片成堆的蝗蟲似乎都知道書大人的厲害,輕易不敢過界,隻氣得周邊縣府的官員大罵天道不公,連蟲鼠都知道抱粗腿,卻也無可如何。東昌府上下歡慶不已。

多年後,書一本書大人年老致仕,蒙皇上批準退休回家養老,族中後輩齊聚一堂,恭請族祖書大人傳授為官之道。書大人圓睜老眼說了這麼幾句話:

其一,為官之道惟承上,上麵認為你能幹你就能幹,上麵認為你有功你才有功。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其二,會做不如會說,會說不如會寫,會寫不如會編,會編不如會吹,會吹的最高層次就是欺上上信任寵溺,瞞下下感激涕零。

最後感歎,大明朝的百姓真好糊弄哪!給塊糖甜半年,給點陽光就燦爛。族中後輩懇請族祖細加分析,書大人搖頭:為官之道惟有智者知之。此是後話,擱過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