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十九點都不友好:(3 / 3)

裴修的娘是汝南王郡主,生了裴家的嫡長孫裴信。後來,有個庶子親娘早逝,郡主為了夫妻感情,就把這個名叫裴仲的庶子一並養在了身邊。裴仲剛剛記事時,郡主就又生了裴修。

郡主可以指天發誓,她對三個孩子在吃穿用度上,絕對是一視同仁的。

隻不過因為裴修的身體問題,她更加多關心裴修一些。連老大裴信對此都沒有意見,所以她就以為裴仲也不會有意見。

畢竟哪怕裴修身體很好,郡主更親近自己的親子,又有什麼錯呢?

但庶子裴仲卻覺得裴修的出生毀了他的一切,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十分記恨被郡主時刻護在身邊的裴修。但他為了討郡主歡心,偏偏還要裝作一副愛護弟弟的好兄長模樣,這樣一來二去的,裴仲就心理變態了。

可是,裴仲其實也是個沒卵蛋的慫包,不敢真的做出什麼傷害裴修的事,隻會在小事上膈應人。傳些無傷大雅的八卦,見人就要踩著裴修捧自己,好比說裴修平時有多任性,他這個哥哥是怎麼處處忍讓他的;又或者明明不是裴仲的錯,卻要替裴仲道歉,說什麼我弟弟小不懂事啊,請一定要原諒他之類的話。

說句難聽的,裴仲果然是妾生子,眼界就擺在那裏,也就隻會這些後宅手段,格局太小,日後肯定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其實我和阿賢也不太肯定是不是我五兄,很多指向他的證據都是模棱兩可的。所以阿賢才要先去確定一下。”

裴修簡單的給衛玠羅列了一下那些間接證明。

在衛玠看來,這個案子其實已經可以說是破了,但裴修和衛熠卻不想冤枉一個好人,兄弟鬩牆,畢竟傷人。衛玠可以理解,所以他特意讓拓跋六修想辦法去查了一下裴仲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

拓跋六修卻得到了一個更驚人的消息。

衛熠被扯進來,根本不是殃及池魚。

因為裴仲也隻是受命於人,他真的隻是單純的想整整裴修,不讓裴修好過,如果裴修能因此而娶不到他喜歡的人,抱憾終身,他一定做夢都會笑醒。

背後之人卻所謀甚大,想要毀了衛熠的名聲。那人以為衛熠是廣陵王妃候選人中最大的威脅。

廣陵王是傻太子司馬衷的庶長子司馬遹,就是那個本來是晉武帝的小妾後來被送給司馬衷的謝才人生的兒子。

自太子妃賈南風被貶去金墉城後,太子妃的位置就一直空懸,大家也就默認了太子不會再有嫡子。那麼也就是說,太子的庶長子——被晉武帝誇過有先祖之風的廣陵王——很可能會成為太孫。隨著廣陵王的日漸長大,各家為了廣陵王妃的位置,已經快打起來了。

晉武帝為了穩定局勢,也是為了緩緩熱度,就先安排了太子再娶,表示得當爹的結完了,兒子才能結婚。

有了正式的太子妃,廣陵王這個庶子繼位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但不少世家還是不想放過這個乘龍快婿。新的太子妃能不能生下嫡子還在兩說之間,哪怕生了也未必能追趕上與廣陵王二十年的差距,而且,退一萬步說,廣陵王沒繼位,自家女兒好歹也是個王妃呢,怎麼樣都不虧。

王衍那個貪戀愛錢到整個世家圈都聞名的妻子,就生生把自己的兩個女兒留到了如今,隻為她們其中能有一個嫁給廣陵王。

有了這樣的例子,腦洞稍微大一點的人,就也會覺得衛家留衛熠到十七歲,肯定也是在打廣陵王的主意。再加上太子對衛玠不加掩飾的喜歡和信賴,已經有人覺得廣陵王妃非衛熠莫屬了,即便對自己家女兒還懷有希望,也會覺得衛熠是他們女兒成為廣陵王妃最大的障礙。

這次的幕後之人就是這麼想的。她不僅要毀了衛熠,還在謀劃著幹掉其後最有可能成為王妃的兩個王家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