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堅持3(2 / 3)

貂蟬道:“你的失敗是因為你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問題。細節決定命運啊。”

香菱不解:“哪些細節問題?”

貂蟬道:“你在毛遂自薦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一,自薦時注意時間和場合。如果對方正在辦理非常緊急的、重要的事情,你最好不要去打擾他。你那天就犯了這個毛病,當時酒吧裏賓客滿堂,蘇小妹不可能有時間和你多言,所以你根本沒有機會向她充分展現你的才能,便被她三言兩語打發走了。二,不要吹噓自己的能力,有幾分能力就說幾分話,過於吹噓,別人會認為你吹牛,反而給人不實在的印象。三,強調自己的能力時,最好有具體的事實,讓事實說話勝過你說得口幹舌燥!我那天就使用了這種方法,我根本沒有說我多有能力,而是將我的能力蘊藏在我與他們的對話裏麵,讓他們透過我的語言而明顯地看到我的能力。四,如果你沒有事實來證明你自己的能力,那麼你的話語就一定要誠懇、實在。”

香菱問道:“那麼,什麼樣的事實才能讓對方對我的印象最深、而且又覺得我挺有能力,並最終錄用我呢?”

貂蟬輕輕笑道:“這個問題就不必要別人來交代你了。你要積極地去替對方著想,換位思考一下,去做對方希望你做的事情。當然了,對方希望你做的事情,無非是你能給他的運營降低成本,或者說是帶來更多的利潤,如果你能在這幾方麵給他獻計獻策,那麼,你一定會給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他會覺得你很重視這家單位。而反過來,他也就會重視、信任你並錄用你。”

香菱歎道:“貂蟬姐姐的話,簡直就是字字珠璣!袖珍錄用你而不錄用我,今天,我終於明白是何種原因了。我不如貂蟬也!”

選對行業少走彎路

 古人雲:不知水勢,勿輕易下水。

自此後,香菱對貂蟬佩服的五體投地,心裏早已將貂蟬當成了自己的職場老師,並經常借故向貂蟬請教一些職場方麵的問題。

香菱於袖珍落選後,又馬不停蹄地到一家人壽保險公司應聘兼職銷售員。她運用了貂蟬教給她的那招——注意細節問題,結果很快便被錄取。

按照保險公司的慣例,香菱和一批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們開始經過長達一個月的洗腦(培訓)。培訓師對香菱他們說:“自保險業務誕生開始,成長到現在,保險業務已經造就了無數個百萬、千萬富翁!實踐證明,保險公司就是造富的機器!大家隻要有信心,下一個百萬、千萬富翁的桂冠就會毫不遲疑地落在你的頭上!”

香菱等人聽罷,頓時熱血沸騰,信心百倍!大夥兒高喊著口號,似乎勝利就在眼前。但是,沒過多久,香菱便發現情況大大不妙。

香菱等人嚴格按照公司的指示出去拉業務,費盡心機和心血,結果大多數人毫無結果——一個單子都沒跑下來。僅有的幾個突破了零業務的人,也是在培訓師的循循善誘下,自個兒掏腰包給自家人買的保險。

香菱為此很苦惱,她想:“要說是我能力差,我也就認了,可是這麼多同事都沒取得什麼成績,難道我們這百十來個同事都是白癡?沒這麼湊巧吧?”香菱苦思不得其解,便隻好求助於貂蟬。

貂蟬道:“你犯的錯誤是:沒有對保險推銷這個職業做全盤性的認識,在尚不知這個職業是否適合你時,你便深入進去了,如此一來,失敗的可能性自然就大了。保險業務和上門推銷是大家公認的最令人討厭的職業,除非你有推銷的天才,否則最好還是避開這種職業為好。”

香菱道:“唉,我又走彎路了。我怎麼這麼笨呀?一錯再錯,我一定是無藥可救了!”

貂蟬安慰道:“不!香菱,你能將一部數寸厚的《紅樓夢》背得滾瓜爛熟,成為北大有名的‘紅學’小專家,說明你一點也不笨,隻是你在找工作時沒有注意規避忌諱而已。”

香菱奇道:“找工作還有忌諱?什麼忌諱?”

貂蟬道:“一般來說,找工作有兩點忌諱。

一是避免選擇那些生存機會隻有十分之一的行業。例如,廣告業務和你正在做的人壽保險業務。就說你的人壽保險業務吧,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人——經常是失業、下崗人員——他們事先並未打聽清楚,就開始貿然去銷售保險。弗克林·彼特格先生是美國最傑出的人壽保險推銷員之一,根據他的敘述,以下就是此行業的真實情形。他說,在過去二十年裏,首次兜售人壽保險的人90%會又傷心又沮喪,結果在一年內紛紛放棄。至於留下來的,十人當中的一個可以賣出十人的銷售總數的90%,另外九個人隻能賣出10%的保險。換言之,如果你銷售人壽保險,那麼,你在一年內放棄而退出的機會比例為9∶1;留下來的機會隻有1/10。

即使你留下來,成功的機會也隻有10%而已,僅僅能勉強糊口。

二是避免選擇那些目前已經處於擁擠狀態的職業和事業。例如法律、新聞、廣播、電腦、財會等熱門職業。在一所學校內,2/3的男孩子選擇了五種職業——360行業中的5項——而4/5的女孩子也是一樣。因此,少數的職業會人滿為患,這些熱門且競爭強烈的行業內的人士,極容易患上憂鬱症和焦慮性的精神病。如果你選擇進入這些熱門職業,那麼,你勢必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即使進去了,精神壓力也會很大,會產生‘這錢賺得真不容易’的感覺。”

香菱聽罷,連連點頭稱是。她遵照貂蟬的提示,果然很快便找著了一份兼職的打字工作,且報酬不菲。

時間是合理安排出來的

 業精於緊而荒於弛。又曰,時間乃是磚石瓦塊,合理安排自可組成大廈。

話說袖珍酒吧在北大的學生中影響極大。北大校園廣播台派出了一名資深學生記者吳大利對袖珍酒吧進行一係列的采訪報道。而蘇、沈三人考慮到新聞給袖珍酒吧帶來的廣告效應,便十分愉快地接受了吳大利的采訪。

下麵是采訪現場的錄音。

吳大利:“袖珍酒吧在北大師生中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啊。大家都知道,袖珍酒吧目前的經營者是北京大學某係一年級的三個學生,他們不但將袖珍酒吧經營的有聲有色,而且在學業上也是非常優秀的。但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很多同學每天都在學海苦讀,成績尚且上不來,總覺得時間不夠,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而他們和別人一樣,一天也隻有24小時,但為什麼他們卻能夠做到學業、賺錢兩不誤呢?下麵,我請來了袖珍酒吧的三個小老板蘇東坡、蘇小妹和沈括同學。請問你們賺錢的時間從哪裏來?”

吳大利將話筒伸向蘇東坡,但蘇東坡認為在榮譽麵前,應當學習孔融讓梨的精神,把榮譽讓給他人,才會贏取更好的人際關係。於是,蘇東坡道:“這個問題應當問沈括兄才是,他在這方麵有獨特的、深刻的見解。”

沈括推讓了一番後,道:“我認為,這是一個有效管理時間的問題。也許你一定會覺得好奇,因為時間一分一秒地走掉了,時間是不等人的,天下沒有什麼秘訣或大師可以教會人們管理時間,更沒人能控製時間,而真正能控製的,其實就是自己。

而所謂的時間管理,依照專家的說法,正確的定義應該是‘自我管理’。管理時間,首先要管理自我,規劃自我。如果時間管理得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賺錢、學習兩不誤。對於一名成功人士來說,存在兩類時間:一類是屬於自己控製的時間,稱作‘自由時間’;另一類是屬於他人他事的反應時間,不由自己支配,稱作‘應對時間’。這兩類時間都客觀存在,都是必要的。毫不謙虛地講,我覺得我們這幾個人的時間管理都很到位。目前很多同學之所以不能像我們這樣做到賺錢、學習兩不誤,是因為他們沒有‘自由時間’,他們把學習當成是自己唯一的任務,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因此,對於學習,他們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狀態,他們隻有‘應對時間’,不能自己支配時間,這種人也許是一名好學生,一名聽話的學生,但卻絕對不可能是一名卓越有效的創富者。”

吳大利:“我剛才看到了你們的作息時刻表,發現你們將時間安排的確實可謂是絲絲入扣,有條不紊。但是,我不明白的是:比如早晨,你們和其他同學一樣都在6:20起床,而且疊被子、涮牙、洗臉、聽新聞、跑步,一樣不落,其他同學做完這些事情後,都要在6:45才能夠到達教室裏上早自習,而你們卻能在6:40甚至更早就到了教室。其他諸如你們酒吧的經營采購、營業等也是一樣,似乎總是比他人要快一拍。請問你們是如何具體安排的?難道是你的動作要比其他人要快、要敏捷?心智比其他人要高?或者說是你們簡化、省略了某些事情?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做的事情的效果卻並不比他人遜色,請問這其中原因到底是什麼?”

蘇東坡:“這得歸功於我們對時間的精心規劃。我們並不比別人聰明,隻是找到了化繁為簡的時間運籌藝術,也就是如你所說的簡化、省略了某些事情,但我們的學習、賺錢的效果卻並沒有降下來。在這方麵,我倒可以談談我個人的心得,供大家借鑒。

一是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即抓住學習上、工作上的關鍵環節不放,善於排除工作中的主要障礙,‘快刀斬亂麻’,使紛紜複雜的狀況變得有脈絡可尋,從而使問題易於得到解決,不致糾纏不清而導致浪費時間。

二是簡化不合理的工作程序,或者叫做‘優化事序’。我每天都要麵對大量的學習和雜亂無章的瑣事,相對一般的同學來說,我可能比他們的壓力都大,所以我必須將我的工作、學習都係統化,按事情的輕重緩急,根據事情在係統中起作用的程度、貢獻大小分為不同類別,從而排定事物的優先次序。這種方法有利於我把有限的時間安排在效率高的、最重要的事情上,同時機智地拒絕或拖延不必要的事或次要的事。一件事來了,首先要自問,這件事值不值得做?

三是立體統籌。比如早晨6:20起床後,別人要花1分鍾疊被子,15分鍾聽新聞和天氣預報,然後再花5分鍾洗臉刷牙,之後再花5分種跑步或早練。他們做完這一係列事情時要花小半個鍾頭。而我不一樣,我起床後,便開始疊被子、刷牙、洗臉,然後把收音機打開放在兜裏,一邊聽新聞一邊跑步。從起床到跑步完畢,我總共隻需花15分鍾,但什麼事情都沒落下。在這方麵沈括做得比我還好。比如在工作上,沈括就能夠做到一邊爆玉米花,一邊給顧客開啤酒,小妹和貂蟬也能夠做到一邊刷盤子一邊聽英文廣播。”

吳大利:“聽了沈括和蘇東坡的內心直白後,我想起明朝文人祝世祿在《祝子小言》中說過的話:‘祈年莫如愛日。尺璧寸金,未足為喻。能愛日,可使一日為兩日,百年為千載。’時間就是效率,這條真理在此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吳大利發現小妹在一旁沉默不語,為了活躍現場氣氛,吳大利將話筒遞向小妹:“蘇小妹同學,你是如何看待賺錢、讀書與時間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的呢?”

蘇小妹擺手:“我和他們倆的觀點一樣,時間是合理安排出來的。”

吳大利:“能否詳細點?”

蘇小妹謙虛地道:“我這個人比較笨嘴笨舌,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再說了,該說的都被他們倆說完了。這樣吧,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

一天,時間管理專家為一群商學院的學生講課。

“我們來個小測驗。”專家拿出一個一加侖的廣口瓶放在桌上。隨後,他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把它們一塊塊地放進瓶子裏,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問:“瓶子滿了嗎?”所有的學生應道:“滿了。”他反問:“真的?”說著他從桌下取出一桶礫石,倒了一些進去,並敲擊玻璃壁使礫石填滿石塊間的間隙。“現在瓶子滿了嗎?”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應道。“很好!”他伸手從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然後專家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麵與瓶口齊平。他望著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一個學生舉手發言:“它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時間多麼緊湊,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勁,你還可以幹更多的事!”“不。”專家說,“那還不是它的喻意所在。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不先把大石頭放進瓶子裏,那麼你就再也無法把其他小東西放進去了。那麼,什麼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塊’呢?那就是你的信仰、學識、夢想。切切記得先去處理這些‘大石塊’,否則你終生都不會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