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刑徒墓,左右墓道(2 / 2)

第三種是寶成寶頂。自秦漢時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續到宋代。但是經過唐代的以山為陵後,帝王們對方上和以山為陵的形式有所觸動,因為方上形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風蝕,成為圓鈍,山形也很難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時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現了圓形,倒鬥的都叫它饅頭形。

“三爺爺,左右兩條道,當年您是走的哪一條?”齊石問道。

“當年曾經對左右試過,最終是往左而去,在那裏發現了《氣運錄》。”舒易說道:“前頭基本沒有什麼機關暗道,不過之後嘛。”

舒易似乎不願意多說,擺了一下手苦笑道:“到時候就知道了。”

高大幽長的盜洞讓四人十分輕鬆自在,因為舒易是第二次前來,機關所在地已經一清二楚,在他的帶領下,可以說是非常輕鬆地前行,就算是楊硯卿,也按捺不住心裏的好奇:“三爺爺,現在傳來的臭氣是怎麼回事?”

舒易終於笑了起來:“原來你也有不鎮定的一天,放心吧,馬上就可以看到了。”

那股臭氣越來越濃烈,初開始大家隻是皺皺眉頭,一笑了之,後來就不得不用手捂住口鼻,以防自己被熏暈過去,舒易連開口解釋的精神也沒有了,苦笑了一下,指著方麵,意思是就快到了。

馬上,四人就看到了一百多個土坑,每個土坑不過是半米到一米的樣子,走近了一看,裏麵都是薄棺裝殮,沒有隨葬品,棺上都放著一塊或兩塊青磚,磚上鐫刻死者姓名、刑名、郡縣獄所名,以及死亡日期等。

這些土坑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這裏,每一個土坑裏都擺放闃一具屍骸,一丁點皮肉也沒有了,隻餘下骨架,骨骸上留有被器械刺殺、砍殺造成的創傷,主要集中在脊椎骨,這具屍骸的主人生前一定遭受過酷型,而且進行過高強度的勞作,這些簡單的墓葬裏,沒有一丁點的陪葬物。

齊石罵道:“這是什麼玩意,怎麼一點東西也沒有?”

楊硯卿仔細看著青磚上麵的刻的字,這是典型的小篆,手指拂過磚塊,終於有了自己的結論:“這些是刑徒。”

舒易目露讚賞:“沒錯,這些就是刑徒。”

刑徒,秦漢時被判處剝奪一定時期自由的徒刑罪犯。徒本是指服徭役的平民﹐由於長期被囚拘的犯人也要服役﹐故當時人以刑徒或罪徒﹑徒隸來稱呼他們,徒刑在秦漢時是較死刑為輕的一種重罰。秦律根據犯人罪行的輕重,將刑徒分為黥、劓、城旦舂、完城旦、鬼薪、白粲、﹑隸臣、司寇幾等。

秦漢時期把判決為刑徒的犯人押解到工地服役,秦始皇時﹐曾派三千刑徒伐盡湘山的樹木,在鹹陽修建阿房宮和在驪山修築陵墓的刑徒達七十多萬人。

看到這些,楊硯卿突然心裏一動:“三爺爺,不是這邊。”

齊石與吳老六對視一眼,不解道:“大哥說什麼呢,不是這邊嗎?”

“沒有機關引人進來,這裏還有要人命的陷阱。”楊硯卿說道:“一定還有要人命的陷阱,還有就是,這地方如果還有墓葬,不應該與刑徒墓在一起,這是有違身份的,三爺爺,我說得對與不對?”

舒易樹起了大拇指:“沒錯,這地方還有一個流沙陣,再往前,就隻能被埋在沙子底下了,設計這個地方的人十分會利用人的心理,人人都會往安全的地方去,可是被認為安全的地方真的就沒有危險嗎?不過是被隱藏起來罷了,老實說,這種感覺真讓人不爽啊,我們可能在被死人牽著鼻子走。”

“三爺爺明知道我們還是要回去,但想讓我過來看看這些刑徒墓?”楊硯卿說道:“這些東西說不定能夠給我一些靈感。”

“所以,你現在有什麼想法?”舒易問道。

“因為有刑徒墓的原因,秦陵的地宮肯定是遠離這裏的。”楊硯卿說道:“如果是爺爺,看到這個一定會是相同的想法。”

舒易的表情倏地一下變了:“沒錯,大哥說這裏不可能與秦陵地宮有緊密的聯係,而且阻止我們繼續探險,我們四個人,第一次,在這個地方產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