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甘油三酯血症對於僅有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膽固醇含量正常的患者,其飲食治療的要點與上麵不同。關鍵在於限製進食量,降低體重,達到並維持在標準範圍的體重。標準體重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男性:身高(厘米)-105(公斤)
女性:身高(厘米)-107.5(公斤)
第三,限製甜食,此類患者對糖類特別敏感,吃糖可使其甘油三酯含量更加增高。因此,白糖、紅糖、水果糖、蜜糖以及含糖的食品和藥物等應盡量少吃或不吃。第三,禁酒,酒可使這類患者的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第四,適當增加蛋白質,尤其是大豆蛋白。
第五,適當限製膽固醇,每天低於300mg,允許病人每周吃3個雞蛋,其他含膽固醇食物也可適當食用,隻要總攝入量不高於上述界限即可。
第六,適當限製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
(3)混合型高脂血症此型患者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都增高,飲食治療的要點是將上麵兩型結合起來。即適當限製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控製食量以降低體重,忌吃甜食、戒酒,適當增加植物油、豆類及其製品,多吃蔬菜、瓜果和某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心力衰竭病人如何進行飲食治療
心力衰竭係指心功能改變,心排出的血量,不能滿足機體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營養治療原則,主要是少量多餐,食物容易消化,以減少心髒的負荷,並限製鈉鹽,防止水腫,保護心髒。
膳食要求:
(1)少量多餐。心髒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髒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物和水分。
(2)限製鈉鹽。這是控製心力衰竭較為適當的方法。為了減輕水腫,應限製食鹽,每日約3克以內為宜。
(3)適當限製蛋白質和熱能的攝入。心力衰竭明顯時,每日蛋白質可控製在25~30克,熱能2510.4千焦(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4184—6276千焦(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減輕心髒的負荷。
(4)應吃易於消化的食物。心髒病病人由於血液循環功能減退,胃腸道瘀血、水腫,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用食物應易於消化。開始可用流質、半流質飲食,然後再改用軟飯。
(5)應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無機鹽。如維生素B1及維生素C,可保護心肌。供給適量的鈣,可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鉀對心髒有保護作用,不足時會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藥時,除補鉀外,還應注意鎂、鋅的供給。
食譜舉例:
早餐:煮雞蛋35克(約半個),大米粥50克;
午餐:肉末碎小白菜,糖醋萵筍絲,軟米飯100克;
加餐:鮮橘汁1小杯;
晚餐:燴西紅柿蛋白,溜茄絲,軟米飯100克。
冠心病的人應如何對待吸煙和喝酒、咖啡及茶
吸煙。目前,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研究表明,吸煙危害人體健康,對冠心病病人則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有此惡習者,要堅決戒掉。煙內所含的尼古丁可刺激血管發生痙攣,同時可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誘發心絞痛。據報道,一位41歲男性,在連續吸煙20支後,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國外也有研究發現,吸1支煙可減壽12分鍾。吸煙既是公害,又是私害,應予禁絕。
喝酒。大量喝酒可刺激脂肪組織分解形成大量的脂肪酸,使肝髒合成的前β-脂蛋白量急劇增高。同時前β一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在血中,廓清速度減慢而加重高脂蛋白血症。以前有研究發現,喝酒可誘發心絞痛及心肌梗塞。但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研究認為,少量喝酒,尤其是低度酒,對心髒具有保護作用。因而美國心髒病協會推薦,冠心病病人即使患有心肌梗塞,也可飲低度酒,喝酒量以1天不超過50克為宜。
喝咖啡。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可刺激血脂及血糖增高。1杯咖啡中約含咖啡因100—150毫克。有研究發現,長期習慣於喝咖啡者,如1天喝2杯以上,其血膽固醇水平及冠心病發病率,比不喝咖啡或每天喝1杯以下者明顯增高。此外,喝咖啡可使體重增加。即使喝咖啡量很小,也可引起血膽固醇成分比例失調。因而主張,高膽固醇血症者最好立即停喝咖啡。即使是血膽固醇水平正常的健康人,也應盡可能地將咖啡攝入量降到最低限度。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咖啡味道多好,它對人體的影響都不同於一杯水。
喝茶。茶葉中所含的茶堿、維生素C和鞣酸對身體有益。我國按傳統做法的茶葉,所含咖啡因甚少,有助於消化,並有利尿作用。因此,隻要不影響睡眠,一般是可以喝茶的。但也應盡量避免喝濃茶。
冠心病的人飲茶應注意什麼
茶能降低膽固醇的濃度,減輕動脈硬化程度,增強毛細血管壁的彈性,因而茶是防治冠心病的極好飲料。但是由於冠心病病人的心血管已經發生障礙,因而飲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品種選擇上,要結合體質、病情,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對陰虛火盛的人,宜用綠茶,特別是半生茶,如黃山茅峰、西湖龍井;脾胃虛寒、潰瘍病、慢性胃炎患者,宜飲用紅茶。花茶(如茉莉花茶)是茶葉經花露熏製,性味微寒,或比較平和,適用範圍較廣。如果飲茶還為了降血脂、減肥,宜選烏龍茶,尤以鐵觀音為上乘佳品。
(2)茶能增強心室收縮,加快心率,濃茶會使上述作用加劇,血壓升高,引起心悸、氣短及胸悶等異常現象,嚴重者可造成危險後果。由於濃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吸收,也會引起大便幹燥。因此,冠心病病人宜清淡,不宜過濃。
冠心病的人能吃雞蛋嗎
雞蛋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每個雞蛋約含蛋白質5~6克,且絕大部分是白蛋白,同時還含有5~6克脂肪、30毫克鈣、1.5毫克鐵,7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及維生素B等。因此,雞蛋曆來是餐桌上的佳品。但雞蛋黃膽固醇含量較多,每個雞蛋黃約含300毫克,相當於成年人一天膽固醇的需要量。因此,人們擔心冠心病病人吃雞蛋會加重冠心病。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蛋黃中除含膽固醇外,還含有十分豐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可以使膽固醇酯化,使之變得穩定而不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美國的營養學家給動脈硬化患者服卵磷脂治療,三個月內病人的膽固醇從1000毫克下降到186毫克。美國學者馬加列弗林曾對116名32~62歲血脂正常的男子進行試驗,半年中他們每天吃兩個雞蛋,六個月後血脂仍在正常範圍內。英國科研人員的研究也證明,每天1個雞蛋,對血中膽固醇水平無明顯影響。
心肌梗塞患者的飲食原則是什麼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並發症,合理的飲食,對心肌梗塞治療有重要意義。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嚴格臥床,營養不宜過多,進食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限製熱量攝入,以減輕心髒負擔。尤其是發病初期,應少吃多餐,以流食為主,並避免過冷或過熱的膳食。隨著病情好轉,可適當增加半流食,並逐步增加熱能。允許進食適量的瘦肉、魚類、水果等。經常保持胃腸道通暢,以防大便時因過分用力加重病情。
(2)飲食應平衡、清淡且富有營養,以改善機體,包括心肌細胞的營養供給,保護和維持心髒功能,促進病人早日康複。應避免過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飲濃茶、咖啡。避免進食大量脂肪,因為有可能因餐後血脂增高、血液黏度增加,導致血流緩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拴形成。
(3)注意鈉、鉀平衡,適當增加鎂的攝入,以防此或減輕並發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發生和發展。一般建議低鹽飲食。膳食中鈉、鉀、鎂的攝入,應據病情隨時調整。
(4)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功能不全時,常有胃腸功能紊亂,飲食應特別注意,發病開始的1~2天,僅給熱水果汁。米湯、蜂蜜水、藕粉等流質飲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轉,疼痛減輕後,可逐漸增加一些瘦肉、蒸雞蛋白、稀米粥等飲食。隨著病情的恢複,病後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飲食治療,但飲食仍需柔軟,易於消化。
冠心病的人為什麼宜多吃豆類及豆製品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目前普遍認為,高膽固醇血症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預防冠心病,應從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著手。國內外在這方麵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發現了許多食物和食物成分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大豆就是其中之一。
國內外不少研究證明。多種豆類有降血脂作用。1977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動脈粥樣改化國際會議上,有人報告大豆可以顯著地降低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膽固醇含量,其總有效率在90%以上。實驗前血膽固醇平均含量為337.4毫克/100毫升,采用大豆蛋白飲食3周後,即下降至269.9毫克/100毫升。我國盛產大豆的地區如黑龍江,由於人群膳食中大豆及豆油較多,雖然進食膽固醇與北京相近,但血清中的膽固醇水平卻明顯低於北京。
為什麼大豆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呢?因為,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與穀固醇一樣,都是植物固醇。攝入植物固醇以後,人體不僅不能吸收它,而且還能抑製膽固醇的吸收。其原理可能是,植物固醇的分子結構與膽固醇的極其相反。可以作為競爭性抑製劑,抑製腸腔中的膽固醇水解,從而減少了膽固醇的吸收。有人認為,人體中膽固醇是和脂肪酸脂化後存在的。膽固醇與血液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脂化後,能形成一種較穩定的膽固醇酯溶於血中,當飲食中長期缺少多不飽和脂肪酸時,則膽固醇就與飽和脂肪酸酯化,此種脂化膽固醇不穩定,容易沉積於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多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促進膽固醇分解,使血中的膽固醇降低,可見,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降低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均有重要意義。豆類包括大豆、蠶豆、豌豆、赤豆、綠豆等,它們除含有大量植物蛋白外,均含有豐實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綜上所述,豆類,特別是黃豆可稱是冠心病人的保健食品。此外,豆類還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及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月至少應服食豆類1千克,以增加優質蛋白,降低血清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