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羌寨風情(19)羌寨裏的好獵手(1 / 1)

泉水還是羌寨裏公認的好獵手,他打過八隻熊,六頭鹿,五隻豹子,三隻豺狗,他能用石子打下山雞,用斧頭砍死狼。長年的勞作和狩獵把他的臉變得黝黑粗糙,但卻未能改變他從父親那裏繼承來的清秀,他的清秀和他驕人的戰績使他成為了羌寨姑娘們爭相追逐的對象。

他早已過了相親成家的年齡,羌寨裏像他這樣年齡的小夥子早就抱上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高山雲朵裏的羌族人時刻麵對的危險和艱難困苦,迫使他們需要保持足夠的勞動力,因此羌寨青年必須盡早成親繁衍後代,這是青年人應盡的義務。

泉水沒有背負這種義務的負擔,他似乎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他可以和姑娘們在田間地頭嬉笑打鬧,可以吹著羌笛或者葉哨互相挑逗,可以攀上陡峭的懸崖為姑娘采摘靈芝,可以給姑娘們獻上深穀裏生長的蜜蘿花,但他卻從不曾在傳歌節裏站在白石塔前,對姑娘們唱《羊角花兒》,雖然他從母親那裏繼承了一副好嗓子。按照菩薩山羌寨裏的習俗,在傳歌節裏站在白石塔前對姑娘們唱《羊角花兒》,表明小夥子正式向心愛的姑娘求婚。泉水傷透了羌寨姑娘們的心。

泉水不站在白石塔前對姑娘們唱《羊角花兒》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母親,關若雲不想讓泉水因為母親的過錯,一生一世留在這深山老林裏,像盧鬆石那樣葬送自己一輩子。盧鬆石是迫不得已,泉水卻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他必須走出大山,走到一個廣闊的天地裏去,去尋找一個光明的前途。

深山裏的消息十分閉塞,外麵世界的變化幾乎不能影響到羌寨的生活。他們不喜歡外界打擾,也不想打擾外麵的世界,他們日複一日地按照亙古不變的生活規律重複著他們的生活。

關若雲對外麵世界的變化也和羌民們同樣無知。她從來到菩薩山落戶,出峪口都是有數的幾次,無非是到黃牛鋪買些必需的農具和糧食,連公社鄭書記那裏都沒去過。

離開喧鬧得失去理智的城市來到寂靜的菩薩山以後,她慢慢地變了,變得最厲害的是她的頭發。她原來有一頭烏亮濃密的頭發,她一直為自己這一頭烏亮濃密的頭發自豪。在梳頭的時候她對著鏡子欣賞自己的頭發,走在街上的時候,她讓自己卷曲的頭發在肩上跳動,和人說話的時候,她就有意無意地而且不停地擺弄頭發,先把頭發甩到右邊,再用手繞到腦後把它們捋到左邊,然後再甩到右邊。如此反複做兩遍之後,就改為捏發梢,左手手臂橫在胸前手背托起右手手肘,右手兩個指頭捏住一縷頭發,一會兒把發梢卷到食指上,繞一個彎兒放開,一會兒撥拉撥拉發梢,把發梢撥拉亂,然後頭一甩,讓頭發像瀑布一樣在空中畫一個半圓再回歸原位,回歸的頭發更加柔順烏亮。她宣稱女人隻能夠按照頭發分類,隻可以分成兩種類型:頭發好的女人和頭發不好的女人。她認為頭發好的一類是幸運的,她就歸屬於這一類。那時候,她經常笑咪咪地告訴大家:我媽媽的頭發和我一樣好,我隨我媽,天生的。

現在,她引以自豪的頭發變白了,稀稀拉拉地掉得差不多了,她把這歸咎於菩薩山裏成團成團的蚊子。她對羌民們說,頭發隻所以黑是因為有黑色素的關係,黑色素來源於人的血液,血液把黑色素送到頭發裏,頭發就黑了。現在血液都被蚊子吸走了,人身上的血液就少了,血液少了黑色素就少了,頭發就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