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欲要反駁,又無從駁起,想起這一次起的風*波,更是煩惱,也悶聲喝了兩杯。
明榮適讓歌伎退下,歎道:“這件事說起來可虧待了小嫂子。不管怎麼說小嫂子與我也有知己之交 ,還請九哥多多安撫。”
端王聽明榮適為詩雙說話,心裏異樣,正要回答,聽門口傳來一聲高語:“聽聞端王與寧王世子在這裏,詩寧前來拜見。”
兩人轉頭看門口,卻見詩寧大步走來,給兩人各長揖一躬,說:“兩位貴人來此,真是蓬蓽生輝。”
兩人這才知道詩寧是這臨江閣的新老板,端王那時聽詩雙說詩寧開了酒樓,被別事打岔過去,後來再沒有特意問起,沒有想到卻是這家臨江閣。
臨江閣這短短幾個月就在京都大熱,本來隻是有些驚奇,可是這事放在詩寧這個年紀上來看,確實算得上是出手不凡,讓人敬歎。
兩人久身回禮,端王看著詩寧的手臂問:“你的傷都好了?”
詩寧忙回道:“隻是些皮外傷,已經無礙了。”端王點頭。
詩寧又向明榮適長揖一躬,說:“詩寧在此感謝世子當日相救之恩。本來成府想上門拜謝,可是成府與寧王府向來並未走動,這事聽聞世子也並未上報,怕冒然前去,擾了世子謀劃,所以未去府上去叨擾。”
明榮適與端王對視一眼,忙上前扶他起身,拉他入座,笑道說:“三少爺太客氣了。此事多有疑點,卻很少線索,查不到幕後之人,為免人們恐慌,所以沒有聲勢。我還在多處訪查,如果有發現什麼,一定告知。”
詩寧本以為明榮適會透露一點,卻一言不及,心裏失望,道:“這事還要辛苦世子追查,相信一定能給我姐姐一個交代。也請世子不要客氣,直呼詩寧其名就是了。”
明榮適哈哈一笑,說:“如此我就不客氣,我長賢弟數歲,也請詩寧不用世子相稱,稱我一聲兄長就可。”
詩寧大喜,道:“聽說榮適兄情性灑脫,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對著端王說到,“十年前王爺被稱為京都第一美男子,現在這年輕的一代,怕是要以榮適兄為首了。”
明榮適哈哈一笑,不以為意,見詩寧雖然言語恭敬,神情卻不卑不亢,大為喜歡:“詩寧過譽了,而且區區相貌何足掛齒,詩寧小小年紀把這臨江閣開得這麼有聲有色才讓人佩服。”
端王也對詩寧點頭道:“之前聽你姐姐提過你開了一座酒樓,想不到是這家,我本來以為你隻是開一個好玩,沒有想到真的做起來了。”
詩寧微笑:“皆因家父不讓我在外招搖,所以不便多說。像今天這樣,恰好遇上才是緣份。今天貴客臨門,我已讓廚房在準備拿手的菜肴,一會就送上來。”便拍了兩下手,一個小廝往樓下去了。
一會酒筵羅列,肴膳交陳,雖然不是什麼異樣稀奇珍羞,卻都色香味俱全,而且入口味道清淡,卻口齒留香,回味綿長,與別家口味大為不同。
端王與明榮適大加讚賞,此時窗外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屋內美酒佳肴,言談相契,端王也放開了心思,三人越談興致越起。
端王講些書畫趣事,花鳥仙品。明榮適不免提到各處遊曆所見山川異色,草原風光。詩寧大為歎服,默默記在心裏。詩寧也把自己做生意的趣事講給他們聽。
杯觥交雜間三人都有了些醉意,詩寧又讓歌伎進來低低吟唱。
那歌伎見客人不說唱什麼,便自彈琵琶,細細唱這春光風景:
蘇溪亭上草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