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已是延康十年。
立春時節端王妃又發了舊疾,詩雙與雪姨娘每日都到墨韻院服侍,幸好每天端王妃隻讓她們中的一個留到下午。雖然這次端王妃也病了半個月,詩雙這次卻比上次輕鬆多了,心裏覺得好笑,原來多一個妹妹還真的不是半點好處也無。
到了仲春,詩雙的肚子仍然沒有動靜,成夫人便派媽媽來約詩雙第二天去靜安寺燒香。詩雙請示了王妃,讓媽媽回去傳,第二天去成府會合。
第二天一早,詩雙帶了溫媽媽與杏兒一起去,因為要出城,王府的李田便帶了一隊護衛跟隨。經過一冬的寒冷沉悶,人們似乎都鮮活起來,街上的人熙熙攘攘,歡聲笑話不絕於耳。
一隊人馬到了成府,護衛在大門外侯著,詩雙坐在馬車上也不進府,在二門外侯著,隻等成夫人出來。卻見成夫人、姨娘、詩霞帶著媽媽丫頭出來,詩雙忙下馬車行禮參見。
然後成夫人一輛馬車,詩霞不肯跟成夫人一起,非要跟詩雙一輛馬車,姨娘一輛馬車,帶著王府及侯府的下人侍衛前去靜安寺,詩安與詩寧也跟著照顧。
出了城門,人漸漸少了,詩霞索性把車簾掀起來張望,詩雙笑:“小心夫人看到。”詩霞說:“她在前麵才看不到。”
此時已是暖春,春風吹進馬車來帶了花草的氣息。太陽明媚照耀著大地,地上的草連綿百去,一片淺綠嫩黃。一路有含苞桃樹,細芽楊柳夾道,更時不時飛過一對燕子,一行鴻雁。
詩霞左邊看了移到右邊看,右邊看了又移到左邊看,詩雙拍了她一下,她才坐好了。隻見路道漸漸樹木高大幽深,遮住了春光,也縮窄了視野,隻聽得林間鳥兒歡唱個不停。
到了不能行馬車的石階下,大家都下了馬車,留幾個下人守著,沿著青石板階梯往上走去。這靜安寺建在半山腰,氣象莊嚴,規模宏闊,蔥鬱樹木中殿閣嵯峨,此時階梯上人來人往,香火很是旺*盛。
知僧遠遠見到,迎出山門來,行了僧禮,大家也忙回禮,成夫人便送上一封銀子做香油錢。
知僧讓一個小沙彌立馬去請主持悟明,正好主持不在,便由弟子了塵出來接待。
那了塵年紀極輕,剛過弱冠,卻是一副莊嚴寶相,給各位行了僧禮,說:“主持不在寺中,就讓小僧帶各位施主到各處看看。”
大家見佛就拜,一時到了大雄寶殿,三尊大佛像高高在上,俯視著眾生芸芸,大家神情也變得肅穆莊重。丫頭們先燃了香,四人接過,一字排開跪在蒲團上,拜了三拜,各自許願。
成夫人許願菩薩保估成大少奶*奶、詩荷生產順利,保佑詩雲、詩雙早點懷*孕。
姨娘也許願詩雙早早懷*孕,並希望詩寧生意興旺。詩雙見姨娘不再糾結詩寧經商,反而為他求生意興旺,也放了心,低頭湊過去低聲笑道:“這菩薩喜歡送子,不愛管送財,拜送財菩薩要去白馬寺。”
姨娘瞪眼看她,說:“那讓菩薩轉告一下也就是了。菩薩麵前也嘻嘻哈哈。”詩雙忙斂了笑,默默許願,希望早早懷*孕,並希望與端王有情有意相守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