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人在屋裏說了半天的話。便是阿愁什麼都沒聽得清,隻憑著感覺,她也知道,大概她師傅沒肯點頭,宋老娘這是在勸著她師傅。
不過,就莫娘子的性格來說,阿愁也覺得,她大概不會同意。一則,阿愁始終沒發現她師傅待季銀匠有什麼特別之處;二則,隻單衝著最近那各種各樣的風言風語,她師傅就再不肯點頭了——怕被人說:“看,就知道是這麼回事。”
而雖然之前阿愁因為這件事跟四丫吵了一架,其實那時候她更多的隻是反感別人在莫娘子的婚姻大事上指手畫腳罷了,對於莫娘子跟季銀匠之間的事,她還是挺樂見其成的,特別是,如今季銀匠還特特托了媒婆上門,這至少證明了,季銀匠心裏應該是有她師傅的。
果然,宋老娘一臉失望地從莫娘子房裏出來了。
阿愁看看宋老娘下樓去給季銀匠報信的背影,轉身就進了莫娘子的房間。見她期期艾艾拐著彎兒地一陣打聽,莫娘子笑了起來,道:“有什麼話直說便是。”
於是,阿愁便果然真個兒問了。
叫她驚奇的是,莫娘子竟真個兒地答了她,且不僅把季銀匠如何要宋老娘來提親之事跟阿愁說了一遍,還特特給阿愁分析道:“我猜他大概隻是好心,覺得最近的流言拖累了我。如今他能來提親,不過是盡到他的禮數罷了,我若真應了,才是不知禮呢。”
阿愁不由眨巴了一下眼。不得不說,以她對季銀匠的了解,不定還真有這種可能的。
“那您對阿季叔那人,可有什麼感覺?”她問。
莫娘子驚奇地看她一眼,道:“我跟他又不熟,能有什麼感覺?”頓了一頓,又笑道:“從這件事上來看,他倒是個好心的。”
阿愁盯著莫娘子的眼一陣仔細觀察,莫娘子也回應她一片坦蕩的眼神,於是阿愁便知道,至少她師傅對季銀匠是沒什麼想法的。
和不知道什麼是隱私的大唐人不同,阿愁自認為她是個來自後世的文明人,既然莫娘子做了決定(特別是,莫娘子對那人還沒什麼興趣),阿愁覺得,於情於理她都該站在莫娘子這一邊。
於是乎,和她那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的師傅一樣,阿愁也假裝著季銀匠沒有請宋老娘提過親一般。
隻是,經了這一遭,她和莫娘子所指望的“風平浪靜”則徹底沒了指望。
大唐的規矩禮教認為,婚嫁一事該避著所有未出嫁的女兒家。便是阿愁如今已經能夠獨立執業了,這件事於她來說依舊是件不方便在她麵前提及的禁忌。於是阿愁便發現,之後的幾天裏,小樓上下的鄰居們總愛拉著莫娘子說悄悄話,可隻要她或四丫等未出嫁的女孩兒一靠近,那些人頓時就再不言語了。
靠著這個禁忌,阿愁好幾回把她師傅從王家阿婆和小李嬸等熱心過了頭的鄰居們手裏救出來。
看著莫娘子煩不勝煩的模樣,阿愁心情很有些古怪,有些同情的同時,又莫名覺得有點好笑——難怪世人都愛看別人落進這樣的窘境裏,連她也不例外呢。
就在莫娘子的臉色一天比一天陰沉時,接到宋老娘回音的季銀匠又托宋老娘帶了話過來。
同樣的,這對於阿愁來說,是個禁忌,她依舊什麼壁角都沒能聽得到。
宋老娘走後,阿愁再次試探著問莫娘子“怎麼回事”,莫娘子雖隻簡短地回答了一句“沒什麼”,卻到底還是回答了她。這不禁叫阿愁很有些詫異,她以為心情不好的莫娘子得回她一句“小孩子家家的莫亂問”呢。
雖然莫娘子回答阿愁的是一句“沒什麼”,可顯然她對宋老娘的“提議”依舊還是搖了頭。
於是乎,宋老娘又來了第三回、第四回。到了第五回時,卻不是宋老娘再去莫娘子的屋裏,而是季銀匠去了宋老娘的屋裏,然後宋老娘把莫娘子也請去了她那裏——顯然季銀匠已經不滿足於隻托宋老娘帶話,這是要當麵談判了。
此時,已經和好了的阿愁和四丫,以及那正好休沐在家的二木頭,幾個人都很想知道樓上在說什麼,隻無奈宋老娘守在門口,叫他們無處偷聽,便隻能抓心撓肺地猜測著。
四丫道:“我就不明白了,阿莫姨幹嘛不答應?”
二木頭道:“大概因為阿莫姨不喜歡阿季叔吧。”
“怎麼可能?”四丫反駁道,“之前阿季叔窮成那樣,阿莫姨都沒嫌棄過阿季叔,如今阿季叔已經成大匠了,阿莫姨怎麼反倒嫌棄了?”
阿愁道:“你怎麼知道之前沒嫌棄過?”
四丫白她一眼,道:“那時候你還沒來呢。當初阿季叔那個師兄在坊裏到處說著阿季叔壞話的時候,連我阿婆都信了,隻有阿莫姨不信,還不避嫌地替阿季叔說了許多好話呢。”
阿愁不由就斜了一眼這滿腦子浪漫念頭的小丫頭。且不說那王阿婆從來都是聽風就是雨,隻她師傅替季銀匠說好話這件事,怎麼聽怎麼跟別人說季銀匠為了她師傅才插手管了她把李穆撞出鼻血的事如出一轍——都是事後的演繹罷了。
果然,季銀匠一臉灰敗地從宋老娘的家裏出來了。她師傅莫娘子則是一臉的坦蕩。
到了晚間,阿愁再次沒忍住好奇,問著莫娘子道:“阿季叔跟你說什麼了?”
莫娘子看看她,就在阿愁以為她不會回答時,莫娘子卻又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她。
原來,果然像之前莫娘子所猜測的那樣,季銀匠一見麵就向莫娘子道歉,說最近坊間的傳聞,歸根結底都是他那天一時莽撞惹的禍,所以他要負起這個責任來……
阿愁:“……”
直到這時她才想起來,自那天路上遇到後,不僅莫娘子因避嫌再不許阿愁去李穆的別院,冬哥也再沒來找她——從此事便可見一斑,人家季銀匠未必就真是對她師傅有什麼心思,人家隻是出於騎士精神,決定要以婚姻來補償那遭遇“池魚之殃”的莫娘子罷了……
——莫娘子能答應才有鬼!
在阿愁看來,她師傅會拒絕是理所當然之事。可周家小樓裏的鄰居們卻似乎都不是這樣想,一向心直口快的小李嬸甚至拉住莫娘子一陣抱怨,說她“忒沒眼光了”。滿眼浪漫情懷的四丫也背著人責備阿愁:“你竟也不勸著些。”